的读音 国语罗马字,精英阶层再造文明的失败尝试
[摘要]国语罗马字前有注音符号和威妥玛拼音阻挡,后有拉丁化新文字冲击,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推行。在当代,它的知晓率也不如注音符号。不过,国语罗马字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确立了国音标准,并采用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原名)作为汉字标音的工具。但有一些知识分子仍然没有放弃改革文字的要求。他们认为,注音字母是脱胎于固有汉字、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字辅助工具。按照当时的认识,独体汉字的字母形式违背世界文字的主流发展趋势;他们还认为汉字极其落后,应予废除,“与其造世界未有之新字,不如采用世界通行之字母”,全面采用罗马字来拼写汉语。于是,精英阶层发起了“国语罗马字运动”,这部分人士后来被称为“国罗派”。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复(半农)等都是“国罗运动”的主要支持者或参与者。
京国之争,“数人会”确立的新国音
拼音方案是为语言服务的,确立拼音方案之前,先要明确标准音;所以,读音统一会先明确国音标准,再确立注音符号方案(可见《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17年6月25日《没有被继承的汉字标音尝试:注音符号的历史》一文)。由于老国音是荟萃南北的人造语言,注音符号颇为重视“闰音”即方言音,其声母里的“兀”即“ng”,“广”即“gn”,“万”即“v”就采自南方方言,为拼“闰音”用的;它还设了浊音记号。的读音老国音的声调是五声即有入声,有入声记号;并有区分尖团这一重要特点。
《国音京音对照表》
《国音京音对照表》例字
王璞《国音京音对照表》是描述老国音和北京音差别的一本书。从例字“七”的读音可判断,当时北京音尖团合流,读书音还保有入声。
但在1920年,国语推广不到两年,全国就爆发了关于京音和国音的大争论,史称“京国之争”。 南京高师(即后来的中央大学)的英文科主任张士一(江苏吴江人)出版了《国语统一问题》一书,率先挑起了国音和京音之争。张士一主张从根本上改造注音字母,以京音为国音。王照早在1900年就提出京音画一全国语言的主张,此观点也是有历史渊源的。但如此一来,读音统一会的成果都付诸流水。当时“京国”势不两立,还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国语运动史纲》记载了下面这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某县的小学,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相打,把劝学所的大菜台推翻了。某县开一个什么国语会,也是京国两音的教员相打,县知事出来作揖劝解。某乡的小孩子,兄弟两人,在一个学校里,各人学习了一种国音,回家温课,很有几个字的发音不一致,他们的家长大疑惑起来,去质问校长先生。校长先生只好说:“都不错!都不错!”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后,在“彻底改造旧文化”的旗帜下,“国罗派”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试图用26个罗马字母来表示汉字的所有读法。废除汉字的第一步当然是简化其语音。于是,“国罗派”也介入了“京国之争”,支持京音作为新国音。
《国音常用字汇》
“新国音”对“老国音”所做的删减
虽然老国音和北京音不是一回事,但其实两者差别极小,至多只有百分之五的汉字读音不同;而且根据官方确定的“国音京调”原则,除入声则按标准南京音外,阴阳平、上、去全按北京音。但“国罗派”还是嫌音过多,“国音的音多,京音的音少;多则难记,少则易知;减少几个读音,裁撤几个字母,由难趋易,谁不欢迎?”(《国语运动史纲》)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汉字,让汉字走西洋的拼音化道路,所以音素当然是越少越好,拼法也越省事越好。这就是都是南方人的“数人会”学者们会盯上北京音的道理,理由就是因为北京话的音素构成简单,且尖团音合流。
“越少越好”的心态可能对“国罗派”作品也有影响。众所周知,方言调查一般要取老年人作样本为宜,而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方言调查样本多是十几岁少年,譬如宁波。这导致了20年代《现代吴语的研究》记载的宁波音反而不如50年代《鄞县通志》的保守(后者样本为30年代宁波城厢老年人)。
但名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