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古诗教案模板 古诗词热带动图书市场持续升温,多元化传递古典之美(图)

2021-08-01 14:4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古诗词热带动图书市场持续升温,多元化传递古典之美

■记者许旸

前不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迎来首位盲人选手,古诗词成了她“黑暗中的爱与光”,她的出众表现引得网友们纷纷点赞。与诗词类综艺节目同步升温的古诗教案模板,还有古诗词出版市场。眼下,一批从多个维度解读赏析古诗词的图书集中面世,沪上多家实体书店也辟出醒目的古诗词专柜专区,吸引读者驻足翻阅。

古诗乞巧教案_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教案模板

跳出传统“注释式”模板,古诗词图书还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现在古诗词很流行,市面上各种书扎堆,但我们学诗词,不能局限于炫耀谁的学问大、或是看谁背诗背得多,关键要让这些诗和个体生命产生联结与共鸣。”评论家、作家李敬泽认为,在我们的生命里,总有一刻会觉得是诗来找你——此时此刻的一生情境,某一句诗不由自主浮上心头,好像古人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

这种古今相通共情的交错瞬间,正被越来越多作家学者捕捉并书写下来。不少图书摆脱了单一的时间顺序或诗作题材分类古诗教案模板,精心选取地理、节气、漫画等线索进行细分“科普”,并加载了扫码看动画视频等“附加服务”,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诗词带来的抚慰与启迪。

细分导赏,寻觅串起“诗词珍珠”的项链

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乞巧教案

学者方笑一认为,要让诗词文化能够细水长流地传播下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真正有效的诗词普及需要深入引导与细分导赏。

比如,从大江大河到三山五岳,从秦岭峨眉到岭南大地,古典诗词里不仅有悲欢离合,也藏着“中国山水寻宝图”。当我们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总会吟诵起诗仙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到长江三峡,难免联想到诗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新近出版的《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正是基于空间顺序和地理景观类型,以黄河、长江、大地、大海、名山、名城、名楼等章节为线索,犹如动感的吊坠串起古诗词明珠。

“浩瀚诗篇,从哪个切口进入?古诗词赏析的图书这么多,我还能贡献怎样的新线索?”该书作者杨金志曾出版《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春天之美》《给孩子的节气古诗词》等普及读物,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诗和远方”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没有“远方”的诗歌,往往苍白无力、空洞无物;没有诗歌的“远方”,则显得直白、冰冷,缺乏吸引力。“中国的古典诗词浩如瀚海,我们都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中国的壮丽山河不可胜数,我们所领略的不及万一。”全书融合了古典诗词赏析与地理科普,选取100篇(组)古典诗词,每篇阐释除了原诗、注释,还囊括了“诗人卡片”“地理卡片”和“大诗兄说”几个部分。

古诗乞巧教案_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教案模板

书中穿插的多幅手绘地图,特别标注古典诗词中出现的地名,直观呈现诗人创作地点和古诗词描写地点。以“旅行达人”李白为例,20多岁时他从故乡蜀地出发,顺长江而下,开始壮游,一路行舟、作诗,各地名山盛景均留下他的诗作。光是“长江”这一关键词,就能牵出诗仙的许多故事。比如,从《峨眉山月歌》到《渡荆门送别》,既是李白写给友人的诗函,也是为世人设计的经典巴蜀旅行路线。而聊到苏轼,书中认为这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一位“基建狂人”——年轻时担任凤翔府判官,修建了喜雨亭;在密州任知州,修葺了超然台;被贬黄州时,修建东坡学堂;任杭州知州时,又主持疏浚西湖,堆筑苏堤。他还为这些地标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等诗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直以来,读者只知道战士戍守边塞,边塞苦寒而又遥远,但并不清楚诗中玉门关到底在哪,春风又为什么不度玉门关。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涵义,才能更深入地认知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学者单之蔷评价,古典诗词与地理的联系非常紧密,诗词作者所在地理位置、作品创作的政治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都应视为诗词本身重要的构成部分。《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在这一细分领域作出了积极探索。

除了山水地理,传统节日、节气等脉络中,也浸润了古诗词的文化魅力。继《岁时书:古诗词里的国内节日》后推出的《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用诗词名篇串起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习俗、饮食养生等,将文化、风物、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由此,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的唯美,也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有了朴实饱满的呼应。

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乞巧教案

抓取泪点与笑点,唤醒当代读者的心灵共鸣

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国古典之美,为何依然打动当代读者?在学者陈引驰看来,能否给到不同受众最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及的效果。因此,无论是诗词中的“泪点”还是“笑点”,都与当下读者有着隐秘的感情关联,需要写作者加以挖掘串联。

日前,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李修文新书《诗来见我》,走进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大诗人的世界,不仅是评述他们诗句的涵义,更借古典诗词叙写人生际遇,写他们人在江湖的悲哀与感叹,写他们犹在笼中的困顿与艰辛,通过古今对话见证自我完成。诚如作者所说,“我所写下的除了是我的审美对象,而是我自身命运的一部分”。

古诗乞巧教案_古诗教案模板_古诗教案模板

当古典诗词由远走近,由古向我,由物及心,注释着每一条赤诚性命,书中诗句便不再限于意境中的优美,而是与命运融合时的“如是我闻”,抑或是“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的顿悟。这样的“诗与远方”,恰能直抵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修文谈古诗,不是鉴赏不是学问,他与古人白刃相见、赤心相见,他把命放在诗里,他让那些诗句有了热血和魂魄。”李敬泽如是评价。

比如,书中写到“贬谪之路的诗人”,串起了李德裕、黄庭坚、柳宗元、刘禹锡的诗篇,从“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作者似乎穿梭在由诗句构成的时空里,目睹了诗人们身处绝境时的抗争与感慨。

犹如命运的色彩悲喜交加,深沉的抒写之外,诗词也能穿上“幽默外衣”。沪上“混子哥”陈磊团队以漫画形式科普历史“干货”,畅销千万册的“半小时漫画系列”新近推出《半小时漫画必背古诗词》,用诙谐有趣的形式打开古诗词世界的大门。比如,谈到诗人陶渊明时,书中穿插网络热词,以风格夸张的两组漫画进行比对——有的作家以隐居作为“求职敲门砖”,而陶渊明是“为了做自己”,激发小读者进一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