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关于范文5篇,你不得不知的5个问题

2021-07-22 20:0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关于学校英语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学生,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使课堂工作很科学化。那要如何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5篇,希望还能帮助到你们。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9-20页。

在之前的课堂过程中了解到二年级下册的书又进行了改版,我很自然地将新旧版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比,发现特别在训练局部把原本的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以跟目测估计的练习改换掉,而最注重培养老师的数感以跟应用。如书中发生“少这些、差不多、慢得多、快一些”这些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十分口语化的词组,真正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同时对朋友估计意识的培养并未忽视。真是一题多练。

由于经验的缺少,我强行到网站上找一些公开课教案等资料,但鉴于是新版,而所有相关的资料都与旧版教材配套,因此我没法半参考半自我剖析教材,写下如下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复习引入

1、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非常

师:(手拿思品书与习字本)同学们,你可猜一猜思品书大概有多少页吗?(58)

[ 同学各自猜想一个数,请几个人说一说,注意表述的准确性,最好用“可能、大概”这样的字眼。由于有的朋友更加注重或是相信自身的判定,经常用语过于绝对,用“肯定、一定”等词描述自身猜想的结果。此时师有必要进行纠正。师板书准确的页数。]

师:让老师观察两本书的厚度,引出习字本的页数与思品书的页数“差不多”,你可猜一猜习字本的页数吗?(请老师说一说)假如给你三个选择15、60、150,你选择什么数呢?为什么?

组织比较,师:58○60,你是如何比较的?

2、两位数与三位数的非常

师:观察物理书与习字本的厚度,引出数学书的页数比习字本的页数“多这些”小学数学优质教案模板,你可猜一猜数学书的页数吗?

师先让同学估计,再选择50、104、500,说一说为什么?

组织比较60○104,你是如何比较的?

[ 这两个活动是按照课后习题3、4改编而来,一是便于同学练习时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知。而是他注重培养同学的合理估算能力,师借助让老师观察书的厚度,抓住“差不多、多这些”等字眼进行估算,也是提醒同学估算应合理。数字只是同学们学过的两位数与两位数,而后引到两位数与三位数比较,估算的同时复习了一年级学过的两位数大小的非常。并借助提问“你是如何比较的?”适当总结了初步的数的非常的方法。]

3、抢答复习旧知

师:你可用未学过的常识比较下列数的大小吗?

出示小黑板,6○20、66○62、100○89、75○57

边回答边说说比较的方式

[ 再借助这种典型的非常习题,试图使朋友渐渐想起起以前所学过的非常数的大小的方式,以便在旧知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跟掌握新知。在课堂过程中,就觉得老师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但是不太能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非常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上,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训练跟减少。要常予以同学交流、研讨、和表达的机会。]

4、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继续用非常数的大小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员可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恰当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小组整理计量单位跟进率。

2、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头脑中确立计量单位的详细表象。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帮你们带给了一篇由“小马虎”同学写的语文日记。(请一名老师读日记)

今天是20xx年4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7:30了,我立即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尚未过了20小时。该睡觉了,我端起一杯300L的酸奶一饮而尽,又喝了200千克面包和一个煎鸡蛋。吃过晚饭,我便逃离家门,步行500千米到达医院!进校门的时侯铃声刚刚响起!

师:你们笑什么?

生:他用的单位不正确。

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我们学习就必须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跟科学研究中,经常应接触至各类量,并且进行各式量的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高中后面学习的一些常用的量跟他们的.计量单位。(板书课题:量的计量)

师: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什么常见的量呢?(时间、长度、质量、体积)

二、分类整理。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量?它们各有什么计量单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们所学过的量跟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

过程要求:

1、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教师鼓励学员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部分指导。

三、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登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含义,并引导学员对演讲老师提出提议以及看法。(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

1、长度。

(1)什么是长度?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学过这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哪个?(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2、面积。

(1)什么是面积。面积:物体表层(图形)的大小。

(2)我们学过这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概是多少?用何种单位最合适?

(4)它们之间的进率。(1立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密度。

(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4、质量。

(1)常见单位:克(g)千克(kg)吨(t)

(2)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365天(闰年366天)

有31日的中旬是:1,3,5,7,8,10,12。

有30天的一月是:4,6,9,11。

平年的四月有28日。闰年的三月有29日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可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可被4整除小学数学优质教案模板,但不是闰年。)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补充时跟小时的概念区别。时是时间点,小时是时间段。)

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到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年底)。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修改一下“小马虎”同学的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象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还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为了使每位教师都积极参加备考,在组织课堂时,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员在独立构想、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利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功效,又不要削弱它的功用,要创造性地发挥它应有的功用。作为复习课,设计要有新意,要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计进行了适度的处理,这样很符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需求。

2.重视对学生缓解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解读,然后运用这种知识来解决难题,结合教材习题逐一练习。通过训练,将学员所学的常识整理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缓解问题的素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这些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推导方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及简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部分内容)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呈现知识结构图。

分数加减法

设计动机:引导学员回顾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复习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在学生的鼓励下画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健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常识网络,便于学生整理和记忆相关常识。

⊙整理复习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推导方式。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注意哪些?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

(2)先想一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如何推导,再计算以下各题。

+ -

结合上面的方程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推导技巧: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推导方式进行换算;②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规定: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完成教材94页1题前两个小题的计算。

+ -

解答: + -

=+=-

==

2.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

(1)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需要如何推导,再计算以下各题。

+- -+

1-- 1-

①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推导方式。

在推导分数加减混合算式时,主要有下列两种方式: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通分需要进行通分的部分,再进行计算。

②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相同。没有括号的,要根据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后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③学生在小组内争论、计算后交流结果。

(2)完成教材94页3题最后一竖排两个小题。

+- -

=+-=-

=- =-

== =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2个小题,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

=-- =--

=- =-

= =-

=-

②从后面的方法中,你看到了哪些?

学生探讨、交流后总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3.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数、小数是如何互化的,再计算以下各题。

0.75=( ) =( )

2.12=( ) 4=( )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英语教材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含义,会恰当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个别名称,会恰当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师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教师预测、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研究的素养。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什么方式表示他们的关系?可以强调什么疑问,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咖啡多1杯。

生2:果汁比鸡蛋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什么量跟那个量非常?

生:果汁的杯数跟香蕉的杯数相当。

师:3÷2求得又是哪个,又可以如何说?

生:牛奶的杯数跟咖啡的杯数相当。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非常手段,可以说成饮料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式对两种量进行非常。(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什么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跟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哪些?是什么量跟那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水果是香蕉的几分之几,是咖啡跟香蕉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水果是香蕉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咖啡跟香蕉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跟香蕉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种,牛奶是咖啡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饮料和啤酒的比。

生:牛奶是咖啡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饮料和水果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水果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跟香蕉的非常,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咖啡跟香蕉的比,而3比2是水果和饮料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非常,谁跟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