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上海朱家角古镇路线 【海上记忆】如何从一道菜开始,爱上上海

2018-02-14 04: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上海地铁到朱家角古镇_上海朱家角古镇路线_上海青浦古镇朱家角

爱上一座城市,从爱上一道菜开始。

早在清朝,就有各地移民在上海开铺子卖小吃。至于西菜和西咖在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918年,如果你到南京路周边逛逛,已经能看到大东楼、永乐春、共和酒楼夜宵馆,四如春、四时春、五芳斋、月华轩等点心店。而且其中还有扬帮、苏帮、京帮、广帮、宁帮、徽帮、湖北帮、山东帮之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上海的一道菜。可能是唤起江浙地区移民乡愁的排骨年糕、鸡粥、甜咸汤团,也有可能是带着异乡新奇风味的广式月饼、麻糖锅炸、潮汕饮食等。因为舌尖上的慰籍,五方杂处的人们和上海建立起了感情,也把各地的风味留在了这座城市。

今天,一起听听老上海和新上海人,对各自心里“上海味道”的描述。

乡下浓汤

我最喜欢西菜”乡下浓汤”。这道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很流行。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西菜风在上海逐渐兴起。许多人家都会做、上海人都喜欢这道菜。那时候请女朋友吃饭,一定要有”乡下浓汤”。(傅星 ,63岁,原《萌芽》执行主编)

??

??

我最喜欢的菜是清蒸大闸蟹。因为童年时,一到秋风刮起,大闸蟹上市,最喜欢吃大闸蟹的我爸爸就会操办吃蟹的事。当时大闸蟹一年中最多吃三四次。每次吃蟹就像过节一样,全家七个子女到齐,爸爸心情非常好,平均分配给我们吃。一边吃蟹一边喝黄酒、聊天,其乐融融。吃完还要将大雄蟹的大脚钳肉剔干净,做成“蟹蝴蝶”贴在窗户玻璃上。(孔明珠,以“孔娘子”笔名在多家媒体开设美食随笔。是我国知名作家、出版家、文学史家孔另境的女儿。)

清蒸大闸蟹

??

我最喜欢马桥豆腐干。无论哪餐饭,只要有一份马桥豆腐干,我就很满足。马桥是乡下,马桥豆腐干是乡下食品,以它为料的都是乡下菜。没错,作为乡下人,我喜欢这个菜!荷巷桥和马桥老街出的马桥豆腐干,真料实货。无论红烧、白炖,没有揭锅就能闻到豆香。又叫它马桥香干,道理在这里。马桥豆腐干可烧几十个菜。时间紧,蒜叶炒香干最快;时间松,豆干爆辣肉很下饭;再从容一点,香干熬筒骨最杀馋;要待客,可炖一砂锅大汤:开洋、咸肉、软骨,一早就炖起来;客人放下酒杯,说吃点饭,这时再把笋尖和马桥豆腐干放下去,也不迟。有了马桥豆腐干,菜是最好的菜,汤是最好的汤;这顿饭,也就是最好的饭。(彭瑞高,69岁,作家)

??

??

我是祖籍宁波人,我童年记忆最深刻的,是宁波人烧菜,油里先放盐,然后再炒菜,很咸,不知有什么讲法。春节里,我们家一道必备的基本菜是竹笋烤肉,还不错。(小编:“不是打人的那种竹笋烤肉吧?”陈尚君“哎呀,本来就是菜名!”陈尚君,66岁,浙江慈溪人,1977年进入复旦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

??

松鼠鳜鱼。这是因为我尊敬的一位老领导生前喜欢这个菜,他是辛亥元老李烈钧的儿子,上海市黄埔同学会会长李赣驹。每次他宴请台湾同胞时都会点这道菜。这道菜酸酸甜甜,很有江浙风味,能让台湾同胞也体会到大陆的乡愁。(李迅,上海市委统战部干部)

松鼠鳜鱼

??

金师傅大馄饨。来上海时,第一个国庆节,戏校的老师带我们吃的。当时觉得特别不好吃!(胡维露??,上海昆剧团演员)

上海青浦古镇朱家角_上海朱家角古镇路线_上海地铁到朱家角古镇

??

??

我选择哈尔滨食品厂的蝴蝶酥。我大学毕业后,老爸老妈来上海玩,他们想带点有上海特色的食品回去做伴手礼,就买了些蝴蝶酥。带回家后,家里人都说好吃,于是逢年过节我回家的时候就总会带上一些。(松松,安徽人,来上海八年)

??

??

我最爱的上海味道是奶茶的味道。虽说奶茶并非上海特有,但上海的奶茶文化尤盛,在街头,永远不缺的就是茶饮店,为了一杯茶排队的现象似乎也是其它城市少有的。来上海后,养成了喝奶茶的习惯,再忙碌再平淡的生活,只要有一杯奶茶相伴,日子就多了悠然与暖意。像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个性,高速运转却也洋溢情调与温暖。(沛沛,河南人,来上海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