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

2021-05-24 07:3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1 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信息窗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信息窗1:5 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即将学习了乘法的初步了解,理解了乘法 的涵义。本节课,是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是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 教材通过营造“看杂技演出”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 —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 问题”的由“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的物理学习过程,从 而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另外,本节教学5 的乘法口诀,采用了“小九九”的结构,较好 地解决了“大九九”句数多不好记的特点,同时把5 的乘法口诀作为 学习的起初,便于学生发觉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原则。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基于教师对乘法的涵义有了一定理解,但是乘法口 诀还是第一次学习,可能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早已有了一定的 乘法口诀的记忆跟积累,但是它们很少经历乘法口诀的科学编制过程。 所以设计本课,充分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形象思维 活跃和偏爱在活动游戏中学习的特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跟生 活经验,让学员自主提出疑问,并通过学具解决难题,进而理解知识、 科学记忆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常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编制5 的加法口诀的过 程,熟记5 的乘法口诀并初步学会运用5 的加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强调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培养教师应用 数学的观念。 3.培养探索精神和变革观念。 教学重难点:编制5 的乘法口诀的技巧。 教学准备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2 学具(小棒、圆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一)引导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老师就跟他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 彩的舞蹈演出,好吗? (二)观察情境图 1.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这是一场什么杂技演出? 2.再请小朋友用数学家的耳朵仔细观察自行车杂技演出,你可从中找 出数学信息吗?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看到: 每辆自行车上有5 个人,有5 辆自行车;每辆车上有1 人手里转动着2 块黑方巾,有5 个人手里转动着黑方巾,等等。 [教师板书学生强调的有效化学信息] (三)提出疑问 引导提问:小朋友,你可按照这种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难题吗?学生 思考后或许提出: 一共有多少人?一共转动着多少块黑方巾? [教师板书学生强调的有效数学难题] [设计动机:利用学生熟悉的舞蹈演出情景图,让学生经历“观察—— 发现——思考”的强调数学难题的过程,从而让学习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 础上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以下的学习中。

]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小朋友,请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的算式:55=) (二)重温乘法的涵义 你可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吗?55 表示哪些? (三)学生尝试解答 要计算55 得多少,你有方法吗? 学生探讨后或许用下面方式:方法一:5+5+5+5+5=25;方法二:逐个 数;方法三:五五二十五 (教师应充分表扬学生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难题,和尚未具备的学前 知识基础) [设计动机:以上环节,先使学生借助思考探讨数量关系,从而抽象出 数学方程,然后进一步使学生写出用加法计算的道理,加深对乘法意义的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3 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用已有的物理常识和心得尝试缓解问题,了 解学生的认知状态,为设计教法做好准备。] (四)引导编儿歌 1.师生齐说儿歌 老师也是一种方法,运用编儿歌的技巧解答疑问,你们想知道吗?(出 示多媒体课件:一辆汽车2 个轮,上面共有5 个人 二辆小车4 个轮,上面共有10 个人 三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四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五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师生一同说儿歌) 2.引导续编儿歌 老师刚才看到,在说儿歌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不能一下推想出结果, 怎么办呢?请他们利用学具,小棒表示人,圆片表示车轮,摆一摆,数一 数,把里面的儿歌编起来,好吗? (学生摆学具,续编儿歌,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员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齐说儿歌,旨在锻炼学生 思维能力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检测迁移推理能力,如果学生提问流利,则不必进行第二步; 如果学生提问不流利,则进行第二步,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的方式,加强 直观,得出结果,为后续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从儿歌中抽象乘法算式 通过编儿歌,我们了解了 (出示课件:一辆汽车有5 个人 二辆小车有10 个人 三辆小车有15 个人 四辆小车有20 个人 五辆小车有25 个人) 你可按照每一句话写出数学算式吗?(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乘法算式: 25=1035=15 45=20 55=25) (学生每列一个算式,让学生说说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2.编制乘法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4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例如,第一句一辆汽车5 个人, 15=5,强以用加法口诀一五得来概括(随说随板书)。你可试着用这种 的方式把上面四句话跟四个算式编出口诀吗? (学生在小组中编制并交流、记录) 引导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他们组的研究成果?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并找不同的组进行再交流,表扬学生获得的顺利, 组织学员齐读两遍口诀) 3.发现规律 刚才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得出了5 的乘法口诀,每个组的小朋友表现得 都更棒。现在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5 等于多少他们会计算了吗?用哪一句口诀?小朋友,学习英语,除了要探索知识之外,还要 善于总结规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那些口诀,你可从中发现规律吗? 学生借助观察思考或许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5;5 的乘法口诀的结 果个位要么是0,要么是5;一共有五句口诀,前一个数按排序分别是1,2, 3,4,5,后一个数都是5。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教师表扬学生的看到,并总结,从而得出记忆的规律,并随机组织相应 练习,以锻炼学生认知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翻手游戏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玩个翻手游戏好吗?请举起一只小手, 当把手翻一下表示1 个5,我们就说一五的口诀,再翻一下表示2 着往下对。[设计动机:从口诀中抽象出物理方程,是编制口诀的前提。在编制口诀 时,先给后放,让学生自己去迁移,去总结,充分令学生反思、发现。在 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旨在使学生借助观察、思考、交流,掌握记忆规律, 加深对口诀的记忆。翻手游戏,指在巩固记忆口诀。]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解决第二个数学难题 学习了5 的乘法口诀,你们既多了一身本领。请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转动 着多少块黑方巾。你会计算吗?快快把算式写在本上,并想一想你用了哪 句口诀? (引导学员进行交流) 2.拓展练习 应用5 的加法口诀能缓解这些难题,让我们再认真观察情境图,看看你还 能用情境图解决这些物理难题?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记录 学生帮可强调以下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车轮?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巩固乘法的涵义和学过的乘法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5 3.活学活用 除了课本上的问题以外,在生活中,还有什么难题可以用我们现在学的乘 法口诀来解决? [设计动机:通过解决自己强调的第二个数学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加法 口诀;通过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图中的相关数学难题,培养甄别、 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 四、课堂评价 小朋友,通过现在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她们小组表现得如何 [设计动机:让学生公平地评价自己跟自己小组的学习状况,进一步促使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常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编制2 的加法口诀的方式,并会利 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强调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发展应用观念。培 养探索精神和变革观念。 教学重难点: 探索编制2 的加法口诀的方式,并会运用2 的加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同学们都喜欢看杂技演出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 技演出------顶杆表演。 2、你都发现了哪些?你可强调什么数学难题? 3、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咱们编首童谣来找答案吧。 你可接着往下编吗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6 二、研究素材,总结规律。 1、谈话:谁可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根据学生提问板书乘法算式) 2、谈话: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2 的乘法口诀,比如,“第 一句1 人脑袋1 人转圈圈”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来概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你能按照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3、小组探讨,编制口诀 谈话: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看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4、集体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 的乘法口诀,看你可看到哪些? 5、发现规律 谈话:谁想和你们交流一下你看到的规律? 三、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谈话:应用2 的乘法口诀可以缓解这些难题,让我们重回杂技演出现 场看看你可用2 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难题?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看到的疑问?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难题可以运用我们现在学的乘法口 诀来解决? 四、分享收获 引导学员总结学到的常识,充分表达自己的体会。 信息窗3 信息窗解读:呈现的是老师跟学员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 景。图中提供了灯笼、晃板、顶碗三组信息。通过学生有兴趣的编儿歌的 对话,引出对3 的加法口诀的构建。教学目标: 1.经历由减法计算加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涵义,了解乘 法口诀的形成。 2.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 的乘法口诀。教学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 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经历由减法计算加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涵义, 了解3 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教学过程: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7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艺术节的演出越来越精彩了。小丑头顶小碗,手丢彩球,每个小丑头 顶多少个盘子?手里有几个小球? 有一位小朋友又编了一个顺口溜,一个小丑3 个小碗顶在头;两个小丑6 个小碗顶在头。你可接着说进去吗?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摆一摆 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来表示小球,用木棒来表示小碗。 先表示出一个小丑身上顶的盘子的数量跟手里扔的小球的数量。 学生摆,教师巡视。 根据你今天摆的,你可来说说没个小丑身上有几个小碗,手里扔着几 个小球吗? 引导学生根据顺口溜的方法说一说。 2、现在你们再来看看两个小丑几个小碗几个球。 那么两个小丑____个球,____个小碗顶在头?你是如何了解的?学生提问时校长板书加法算式 3+3=6 4+4=8 3、你可用相同的方法先摆一摆,再说一说3 个小丑____个球,____个 小碗顶在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指生答,并看看自己反思的过程。 4、用相同的方式完成书上其他个别。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让学员在摆的同时理解相似加数连加的过程, 为鼓励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做准备 5、指生答:你是如何完成的? 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谈话:一个小丑3 个球,就是1 个3,那么可以用加法算式13=3 来表示。 指生说各个别的意义。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帮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三得三。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8 2、谈话:你可用除法算式表示2 个小丑手里的球吗? 那么我们也可以帮它编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二三_____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由几个算式编出的口诀 全班齐读算式和口诀。 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发现其中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你可把学过的口诀说个你的同位听一听吗? 2、看口诀,说算式 自己完成书17 的乘法口诀。3、自己完成自主练习 4、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了解了哪些?你认为自己的体现怎么样? 课时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2 的加法口诀,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涵义 2、能够利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可缓解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利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观念,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难题的愉快。 教学重点: 在经历2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构建、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 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具象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 谈话:上节课我们编制了哪些?(2 的乘法口诀) 具体来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综合训练,并学会用这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 问题。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看图数一数,请你把相应的算式填进去。 2、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怎样可以做得既对又快,和朋友交 流一下。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9 3、你可看到口诀写出算式吗?再说几个乘法口诀考考你的同位。 4、数筷子。 看图数一数,再填空。 5、看图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只鹅/ (3)你能够强调什么疑问? (要求学员提出疑问并解答。)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高谈话: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 相关链接 教学目标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使教师理解并把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次序。 教学过程 出示情景图,提出疑问。仔细看图,你可强调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提出两个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2)一共有多少个小红球? 解决难题。1、放手使学生探讨交流后,独立列式,促使学生看到不同的缓解办法。 2、学生可能会列列出:(1)35+2=17 或53+2=17 (2)44+2=18 3、教师鼓励学员说出计算原理,并细化运算次序。

4、鼓励学生利用其他方式计算,并表明理由。 比如:(1)可以列成:45-3=17 或54-3=17 (2)可以列成:54-2=18 或45-2=18 三、自主练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10 1、看图填空。 2、数正方形填空。 3、一共有多少顶帽子? 口算。5、一共有多少人? 6、一共有多少片叶子? 这些题目的共同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乘加 和乘减的弊端。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完成24---26 页“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