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上海市东方肝胆医院后勤部_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_上海市瑞金医院肝胆科(2)

2017-01-08 21: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由于人体3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因此施行肝脏手术首先必须控制肝脏出血,否则会引起术中大量出血乃至死亡。此前国外多采用解剖肝门结扎血管、止血带、肝钳等方法,操作复杂、危险性大,止血不彻底。吴孟超在进行大量动物实验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独创性地采用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该方法可以先暂时性地阻断进入肝脏的血流,再作肝切除,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待肝脏手术完成后放开阻断,恢复肝脏供血。

考虑到血流阻断后引起的肝脏缺血对肝硬化病人可能有致命的危险,吴孟超又系统研究了肝切除后和血流阻断后肝脏代谢功能的变化,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肝硬化肝脏肝门一次阻断20分钟以内为安全时限的观点。至今这种常温下肝门阻断切肝法已是国内外肝脏手术中最简易安全的经典技术。

尔后又首创了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即不但阻断进入肝脏的血流,同时还阻断流出肝脏的血流,并可在常温下安全实施,对国外长期沿用的低温灌注无血切肝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良,为复杂、危险性肝脏手术的施行奠定了基础。

3.率先施行一系列肝脏外科的重大手术,建立肝癌外科治疗的基本体系

在病变肝叶切除手术中,中肝叶切除和左、右三叶切除在技术上极为困难,中肝叶位于肝脏的位置,附有进出肝脏的血管和胆管。20世纪50年代末,中肝叶在国内、外视为手术禁区中的“禁区”。1960,1962和1965年,吴孟超在国内相继首先成功地施行了肝右三叶切除、中肝叶切除和左三叶切除,此后,吴孟超又施行了许多危险性极高的手术,如肝脏尾状叶切除、解剖第三肝门的肝切除、肝脏第Ⅷ段切除等,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手术方法。1975年,吴孟超成功地为安徽省一位农民陆本海切除了迄今仍是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最大、18kg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存活29年。1983年,吴孟超为出生仅12个月的婴儿成功地摘除了重达800g的肝母细胞瘤,患者至今健康生存。以他为第一完成人的《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孟超在1960年开始在国内最早对晚期肝癌施行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治疗,1974年他观察到部分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经这种治疗后肿瘤缩小,然后可再行手术切除,1983年1月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原发性肝癌手术的概念,即对于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先行外科综合治疗,缩小后再行切除。

吴孟超于1964年成功施行了国际上第一例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术。率先提出原发性肝癌复发可进行再次手术的新观念。至今他所领导的医院已施行二次肝切除、三次肝切除、肝外转移灶切除及二次肝外转移灶切除达265多例,术后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3.6%和21.8%。这一观点和做法已为国内外同行广泛接受和应用,成为复发性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早期传统的肝切除术,须切除完整肝叶,这容易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25%。吴孟超于1966年率先施行不完全切除病变所在的肝叶,即:仅完整切除病变及其包绕的2cm肝脏组织的局部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25%,逐步下降至70年代的14.5%,80年代的3.5%,进入90年代几无手术死亡。

吴孟超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施行了4例临床肝移植。90年代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术共5例,有4例生存,最长存活时间已6年。

这些肝脏外科的重要技术,大多是独立自主完成的原创技术。1979年9月,吴阶平院士首次率吴孟超等代表中国医学界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国际第28届外科大会。吴孟超作“181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大会报告,手术例数和术后生存率等技术指标都远远超过其他几位报告者,引起轰动。吴孟超被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