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蔚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学案的编写方法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表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导学案的撰写是重要环节。文章围绕大学历史导学的编撰展开探讨,以期共同提升,不断进步。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导学案 编写方法
目前,高效课堂改革在我县轰轰烈烈地推行,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改革的状况纳入日常检查和年末考核中。对此,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并选取部分班级作为变革的领头羊。我不愿落后于对方,进行了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高效课堂改革的前提是转变思想,与时俱进。首要前提是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教师学习的主要根据,也是学生进行教学的模式阐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跟导学案编写质量的高低有巨大联系。教师应该加强导学案的编写。如何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呢?我觉得要从下面方面着手。
一、集体备课,集备课组力量,形成高效导学案
要有集体合作观念,不保守,不违心,不冒犯,敢怀疑。并不必定每一课都要自己编写导学案,备课组组员可以先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个单元的导学案编写,然后互相交流,进行补充,再集中研讨,提出问题跟想法,不断完善,更切合实际,形成定案。
二、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写
由于本备课组有五个成员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在编写个人导学案时,要求统一格式,便于使用。首先规定一课一导学案,不能一个导学案使用两节课乃至三节课。其次要求每位导学案按如下格式撰写: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拓展延伸、课堂测试、总结归纳。
三、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
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要想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不切实际的。教师首先应熟悉教材,同时阅读有关资料,设计的难题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使学员意识到:要缓解学生设计的难题不吃饭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只看书不反思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员真正从学生设计的难题中找到解决疑问的方式,学会画画,学会自学。从“新课改、新理念”的视角编写导学案,真正推动学习方法跟教育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推动“高效课堂”的目标。
四、设计的问题的语言简约应表现自主性、开放性原则
既然是导学案,那么它主要是鼓励学生学习,要表现教师的主体性。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体现学生自己的观念,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开放性原则。如使用“你觉得”、“说说你的见解”、“试归纳”、“试非常”、“你说呢”等语言,如在《辛亥革命》一课导学案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觉得呢?说说你的原因。”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它们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真正阐述有效教学。
五、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问题的叙述应清晰明了,不要出现含糊不清的叙述,让学生可看懂题意;问题的设计需要鼓励教师阅读课本并探讨,启发学员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多、太碎,这样显得凌乱;针对高中生,设计的难题要尽量减少选择题的方式,因为现在考试根本不会考选择题;如果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学生常常对照课文填空,对号入座,抑制积极思维。一旦课文中找不到答案,学生就容易放弃。
六、问题的设计应层次化
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准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时,问题的设计应表现出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意愿。如在“自主学习”一栏中,既然是自主学习,那么大部分学生借助自己的学习思考,基本无法缓解这种弊端。如在设计大学历史必修二《明治维新》一课的导学案时,我设计问题:“1.尊王攘夷运动盛行的背景、标志和构成力量分别是哪个?2.尊王攘夷运动的主要领导、根据地和结果怎样?”这些难题在教师阅读课本后基本可以自主解决。在“合作研究”一栏中,学生不必定无法自我解决,需要跟本组成员一同讨论,才能够迅速解决这种弊端。如在教学《明治维新》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何无法取得成功?”学生单看课本是很难解答的,需要按照所学知识,结合集体的智慧能够回答,这样又培养了教师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总之,导学案的编写要阐述导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让学员在学习中快乐成长,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余明科.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效课堂[J].华章,2010(16).
[2]张曙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教师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3]李洪彦.高中历史学案式“自主程序教学法”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0(03).
[4]鲍学红.高中历史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成功(教育),2010(07).
看你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