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部编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020-08-26 16:1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雨的古诗

课文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一课由《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秋天的秋景。《山行》和《赠刘景文》分别是古代作家杜牧和清朝画家苏轼写的七言绝句,两首诗中的初冬景象,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富有着勃勃的朝气。《山行》的前两句写出了作家所发现的山间景色。寒山深远,石径曲长,白云袅袅,人家暖暖,一驱深秋清冷之意。后两句写出的枫林比二月春花还明亮,使诗人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充满理趣的名句。《赠刘景文》前两句写景,虽“荷”已“尽”,“菊”也“残”,但傲然挺立的“霜枝”给诗中的冬添了一份无畏的气节。后两句诗人以“橙黄橘绿”写出了冬季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蓬勃朝气,给人以蓬勃之感,也帮了好友刘景文勉励。

《夜书所见》是唐代画家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有别于前两首诗。诗的前两句写尽了秋天的凄冷。梧叶摇落、江上秋风烘托了冬季寒冷的氛围。秋风起时客已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乡思之情。后两句写由春天早晨的灯火想到的生活情景,这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缅怀、留恋,更显客居他乡孤寂无奈。

本单元的物理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这三首诗语言凝练,用词精准,所以抓住关键词来学习这首诗词是上好这课的关键,也可展现英语要素。教学古诗时,主要是通过注释理解“寒山”“萧萧”“促织”“篱落”等词的含义;同时还可以运用照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关键词“荷尽”“菊残”“雨盖”的含义;还需鼓励学生结合插图,展开想象,在心底中显现动人的场景,帮助理解深远的意境,感受诗歌的别致魅力。

学情分析:

对于三上年级的小孩来说,这几首古诗并不陌生,有很多学生都早已会背了,朗读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员按照古诗特定的词义规律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特有的意韵。在前两年的学习当中,学生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运用图文对照,想象场景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含义,本课的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在本课的古诗学习中不仅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含义之外,还需再次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诗句的含义。

三年级的小孩早已积累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式,识字时,可鼓励教师在初读时,标出不了解或容易读错的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如“径”“赠”“残”“橙”可以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式记忆;多音字“挑”可以结合注释了解意思,复习另一个读音,组词识记;“君”则可以借助字理来进行识字。这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3个,大部分可迁移运用当时学过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写好这些字必须留意的要领即可。这首诗需重点指导书写“盖”“菊”“残”和“寒”这四个生字,可以观察结构,说说关键笔画,教师范写等方法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

(一)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借助先前的写字经验,端正、匀称地书写13个字。

(二)正确朗读诗歌,读出诗词的节奏。采用品读、齐读等朗读形式,感受诗中场景,感知诗歌大意,有情感地朗读诗歌。

(三)能通过译文,大致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从诗句中的景色知道古诗描写的秋天。

(三)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教学重点:

(一)正确识字、写字,感情朗读诗歌。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诗。

1.欣赏四季的照片,感受四季的风景特点。

2.交流:四个季节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谈话导入:古代作家也爱情诗赞美自己偏爱的春天。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赠刘景文》。

4.板书课题。齐读。

5.介绍作家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近代知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跟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最谈得来。苏轼喝着茶,非常开心,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再读诗题,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读通诗文,感知季节。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评一评。全班齐读。

3.讨论交流:这首诗赞美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那里读起来的?

4.引出生字教学:残、橙、橘、君

注意后鼻音,说说识记的方式,再一起读字卡。

写雨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雪的古诗

“君”:先出示甲骨文的“君”,解释含义,组词。看注释,了解目前这个字的含义,最后使学生了解古诗中的“君”指的就是刘景文。

5.教师范读,学生划节奏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6.学生按古诗的节奏齐读古诗。

(三)品读词句,理解诗意。

1.诵读一、二两句。

(1)对对子,师生对读诗。

师:荷 生:菊

荷尽 菊残

已无 犹有

荷尽已无 菊残犹有

擎雨盖 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2)读出景物,想象场景。

【板块一】荷尽

①出示两幅图片:“荷花盛开”图和 “荷叶衰败”图。

②观察图片,想象说话:

夏天来了,____________

深秋已到,____________

③比一比,哪幅图是画家苏轼看到的景色,并看看理由。

④顺势理解“尽”“擎雨盖”。

看注释。

联系生活。“雨盖”就是雨伞

引导:下雨天走过荷塘边,你会用哪个方法遮雨呢?

懂得:“擎雨盖”就是指“荷叶”

⑤学生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范读,引导学员体会诗人的心态——惋惜。

⑥加上语气词,指导朗读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雪的古诗_写雨的古诗

唉——荷尽已无擎雨盖

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菊残

①出示“残菊”图片,学生说图意。

②对比图片“荷尽无擎盖”“菊残傲霜枝”,学生说它们的不同,理解“傲霜枝”

③再次感受诗人的情绪——惊喜,加上语气词“呀”,指导朗读。

呀!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指名读,齐读。

⑤小结方法

3.诵读三、四句

(1)读词语,想像画面。

(2)体会诗人的心态,加上语气词,指导朗读。

啊!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结合刘景文简介,交流探讨:苏轼送给刘景文的只是是这首诗吗?还有哪些?

(4)全班齐读。

4.完整地看看整首诗的意思。

5.诵读全诗,尝试背诵。

①师生配合,借助重要词语背一背。

②结合图片背一背。

③配乐背诵。

(四)拓展积累,秋天的诗。

1.出示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刘禹锡的《秋词》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读准古诗,读出节奏。

3.选择其中的一首,借助注释,想象场景,说说诗意。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雪的古诗_写雨的古诗

4.试着读一读, 背一背。

(五)自主辨析,规范书写。

1.出示“赠”“刘”“盖”“菊”“残”“君”“橙”

2.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应留意什么。

3.重点指导“盖”“菊”“残”

“盖”下边部分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

“菊”下边的“米”的右边部分要写外面一点。

“残”右边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右上角的点不要忘记写。

4.教师范写“菊”“残”

5.学生自主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方法,导入新诗

1.复习背诵《赠刘景文》

2.复习学法。

3.明确任务。

这节课就是按照上节课学会的技巧,学习《山行》和《夜书所见》这两首诗。

(二)整体感知,读出季节

1.借助拼音大声读两首古诗,要求恰当、流利。

重点指导“挑”字。(看注释理解“tiǎo”这个发音的含义;再理解“挑促织”的意思“逗蟋蟀”;接着用这个发音组词;最后复习另一个读音,再组词。)

2.指名读,齐读。

3.按2/2/3的节奏再读诗。

4.猜猜这两首诗写的既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5.追问留疑:你是从那里读起来的?让我们到诗中去找找答案。

(三)运用方式,读懂古诗。

【板块一】《山行》

1.理解题目的含义:在山上行走

2.自由读诗文,圈出景物。

3.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解古诗教案怎么写,合作互助古诗教案怎么写,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出来。

4.师生合作,学第一、二句。

(1)结合注释,借用图片理解“远上”“斜”“寒山”的意思。

(2)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说话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词语。

(3)指导学员串讲诗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教师点拨纠正。

(4)再看照片,体会诗人的欣慰的情绪,指导朗读。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雪的古诗_写雨的古诗

5.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1)出示照片,学生试说词语意思。

(2)想象说话:诗人看见这片枫林,会如何赞美呢?

(3)带着诗人喜爱歌颂这片枫林的感情,再指导朗读。

【板块二】《夜书所见》

1.理解题目的含义:把自己在晚上听到的唱见到的写出来。

2.继续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解,结合照片,发挥想像,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出来。

4.理解第一、二句

(1)学生试说词语的意思。

(2)重点理解:萧萧梧叶

看图,想象场景:梧叶怎么飘落,又发出了什么声音→诗人看到、听着这萧萧的梧叶感觉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3)重点理解:江上秋风

听风声,想象→走近诗人,诗人看见这风声,又想到了哪些呢?→指导朗读。

5.理解第三、四句

(1)学生试说词语的意思。

(2)重点理解:“知有”

结合画面,辩析“知有”能否换成“见有”?

(3)引导体会:诗人小时候也捉过蟋蟀,逗过蛐蛐,想到那些诗人此时的心态怎样?

(4)指导朗读。

【板块三】诵读两诗,尝试背诵。

1.想象着文学意境,练习有情感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合唱后继续练习美读古文,体会情感。

4.欣赏图片,高声吟诵。

(四)自主辨析,规范书写。

1. 出示“寒”“径”“斜”“霜”“送”“挑”。

2.归类观察。

3.说说关键笔画。

重点指导“寒”,撇捺要放松,三点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4.学生试着书写。

5.同桌评价。

6.再写两个

(五)诵读两诗,默写《山行》。

1.配乐再背两首诗

2.试默写《山行》

学生默写→对照屏幕批改→订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