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课题

2020-04-30 23: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写儿童的古诗小学_古诗教案怎么写_关于写乐的古诗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技巧:能看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含义;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情绪;并可按照诗中展现的情境想象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师生阅读古诗的兴起,从而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像诗中所描写的诗意。

四、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两首描写春景的诗词,谁可背给你们看看?

(指名背诵《咏柳》、《绝句》)这些诗句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和魅力。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春天,因为秋天是美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态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全诗)

2、你了解这首诗是什么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扬万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及其背景。

(这首诗是古代作家杨万里写的。他人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赐死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大量居住乡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非常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色也就变得深刻感人,别有风趣。)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看到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把握这些景物写出了春日时节的美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状况。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儿童的古诗小学_关于写乐的古诗

2.你看懂了哪个?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提起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那几种景物?有哪些特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含义。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古诗教案怎么写,远望至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至近观,又发现了哪些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哪些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产生树荫?(因为叶子已长大)。理解时要“补”枝头上的花终于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两天天气如何?(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残破的树荫,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大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乡村风光图,你们看场景,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既看见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这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白色的花朵。 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花朵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出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境。“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让我们感到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词句,体会诗人心情?

写儿童的古诗小学_古诗教案怎么写_关于写乐的古诗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古诗教案怎么写,体会情感。

1.诗中把握这些景物写出了春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场景来表明是----------季节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味儿,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似乎看见了哪些呢?听到了哪个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浓郁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白色的花朵……,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哀叹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如此充满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场景边背诵。

(五)、作业:根据诗中展现的风景和小孩追捕黄蝶的情境,结合自己的想像写一段话。

(六)、课外延伸: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趣味。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出来,要画什么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种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课外亲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画家对季节和农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儿童、黄蝶、菜花(动)

追入

写儿童的古诗小学_关于写乐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意 色: 黄、绿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情感朗诵诗歌。

过程与技巧:理解谚语意思,想象古诗所展现的景色,感受半亩方塘的美好景象,明白活水对于方塘 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思,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常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展现的风光。

三、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藏的真切感悟。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这些关于读书的语录,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读书的诗词——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五步法吗?

3.首先,我们来知诗人,【出示朱熹图片】这就是朱熹, 你对朱熹了解多少?

4.接下来,谁可把诗题解释一下?

5.过渡:朱熹先生是谦逊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这节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思考,积极演讲,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会很高。我们追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

【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音节,读出诗的情韵;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文学 所展现的场景。

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相互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 展示交流

关于写乐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儿童的古诗小学

1)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可声音响亮,准确知道地把这首诗读帮你们看看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 徊” ,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帮人美的享受。谁又可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3) 这首诗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看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略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你们读出的魅力会很足。

2)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展现的是哪个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如何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提问?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鉴”是个生字,什么含义?(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之后再把它开启,这就是——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湛蓝。水的澄澈清亮还体现在那?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含义?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含义?这里也包括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字词。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哪个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风景,让人十分偏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读这两句诗,你似乎听到了哪些?【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也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更无法感染人,它优雅,自然,清爽,明朗,你可读出这些似乎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场景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3)品读三四句

(1)诗人看见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哪些问题?是啊,到底哪个因素呢?诗人作出提问——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示三四句】

(2) “渠”这里是指哪个?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

(3)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wèi” ,第四声,作什么含义?(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缘由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溶洞流下的水汇成小湖,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能够这样新鲜清澈。 )

(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含义。

(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如何?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啊!

4)配乐读词句,读出诗人眼中的偏爱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任务二】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竟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