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日常生活刷桌子教案
蒙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自我成长
蒙台梭利教师的成长之路
成为一名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师,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成长之路;唯有不断的自我学习、反省与鞭策,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与孩子长期相处的蒙台梭利教师都知道,必须研读许多与孩子相关的知识领域,才能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发展和掌握幼儿的现况,引导着他们的未来。
愈深入探究幼儿的发展,就愈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及时解读他们的所作所为,营造出和谐的教室氛围。
现已是蒙台梭利教师或即将走上蒙台梭利教师岗位的工作者,对自己的蒙台梭利教师成长之路是否感到茫然
要成为一位蒙台梭利教师是一条漫长的成长之路,不管是已在道路上 斩荆披棘行走的人;或是走走停停,如坠浓雾之中的人;甚至行走多年认为已经领悟到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人。
每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需要突破的学习 瓶颈。
蒙台梭利教师应经常反观自己在蒙台梭利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是什么
甚至当自己遇到障碍而举棋不定时,是否要放弃当初信誓旦旦所追求的理想
还是寻求外援
或向蒙台梭利教育的资深人士请教解惑
而已经在蒙台梭利教学领域深入多年的资深教师,更要思考自己是否仍在原地踏步
或是能从过去的学习历程 中,将自我体现的经验,作为辅导后来者的资源,让这些对孩子有充满爱意、胸怀理想的教师,有很好的咨询依托。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赋予教师许多的责任,去支持、滋润和启发孩子的成长。
为了达到此目标,教师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并认为个人的成长是 永无止境的。
一位熟练的蒙台梭利教师能应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满足孩子的个别需求,同时也要让儿童之家或幼儿园的管理者及家长一起来关心孩子的问题。
蒙台梭利教师需 要运用很多技巧,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时,也会随着需要改变方式。
而这些技巧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使教师具有经验
如何引导和支持 初学者,尤其在他们预备当蒙台梭利教师的期间,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不同的能力。
学习有关“教”与实践“教”是不同的,研究这样的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复杂且个别的学习过程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的分类学,在1984年创造了一个学习模式(见图一),说明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 障碍,而且每个成长阶段都环环相扣,下一个阶段必须建立在上一个阶段中,整理理论以知识为基础,且具有阶段性的学习模式。
这个理论提出了一项惊人的想法-学习不是直线性的,而是向上来回移动的过程。
皮亚杰曾提出:当一个新资讯产生时,会造成学习的不平衡,接着,调试或同化会接踵而至,新的思想在往 前推进时,我们会回到旧经验做整合后,再产生新的认知。
如同胃部消化食物,产生新的营养素,再供给身体各器官。
蒙台梭利教学理论涵盖不同知识领域,也有不 同的层次人,所以每位蒙特梭利教师都有不同阶段的领悟。
第一阶段:知识的获取
刚进入蒙台梭利教学领域的初学者,通常是以灌输性、记忆性的方式记取授课内容,机械化的照单全收。
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期,比较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仅止于知 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会学习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蒙特梭利教育哲学、教育示范、环境设计、观察记录等知识,他们用心预备,想要去“教”孩子,以实现想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的愿望,但还未能以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想要“学什么
第二阶段:理解
理解是比知识更复杂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每项学习的说明是必须的,如同应用题要经过理解才能做出有效性的回答。
为了溯本求源、研究学问、探讨问题,因 此收集资讯、增加知识是很需要的,也因温故而知新,使得现阶段与前阶段交错在一起。
这时期的教师会观察孩子在教室里的状况,去思考“为什么
而频频寻求 解释之道。
第三阶段:应用
应用是将获得的知识及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应用在工作上。
然而所学还只是一种“方法”,固定式的应用先前所理解的模式,称之为“这是我所学习的模式”。
而当应用的过程遇到盲点时,又会回到理解的阶段去寻求突破,如此反反复复的过程,又为下一个阶段学习打基础。
第四阶段:分析
透过分析将观念解析成各个不同的部分,而每个部分的特质,及部分与整体的关联性是什么,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架构出一种组织,这种分析能力能让你更明白彼此 间的关系。
蒙特梭利教师从应用所学到考虑孩子的个别需要,必须时时修正方法,有时方法不是上课所学的,而是自己思考出来的。
每一年,要依个人能力设计新的 学习活动,不断开发新的领域,但又不脱离蒙特梭利教学领域,这时再进修或咨询贤达者,就变得很重要了。
此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会让人无所适从,但当你 度过这个时期,你又会产生新的信心,突破心理障碍,真正看到孩子是什么,会为孩子的个别需求去研究探索,去思考“孩子要什么
而不是“我想教什么
在这阶段你必须经常阅读与蒙特梭利教育相关的书籍,你会比较满意书中意 思,但不要自得意满,而停止往更高的学习境界前进。
第五阶段:统合
在此阶段,许多先前经验被组织成一个系统,皮亚杰说“一个孩子想要了解某些事情,他必须要建构自己,还必须再创造自己。
这种说法也适用处于这阶段的蒙特 梭利教师。
为了了解系统里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创造自我意识,每位蒙特梭利教师都必须找出自己的典范,以蒙特梭利的哲学精神去支持自己的典范,营造与孩子互 动关系与方式。
第六阶段:评估
评估能力有赖前面各阶段做基础,这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而资讯获得的有效性更能帮助评估。
结束语
成为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布卢姆的分类学提供了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达成蒙台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蒙氏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把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温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蒙氏日常生活刷桌子教案
日常生活教学进度 小班:一、教室常规 1.走线:目的: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身体平衡能力。
(1)徒手走: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跟教师或同伴变换动作(学会观察)可变换音乐的速度或手部动作,学会自然走,熟悉后增加难度。
(2)持物走:(由易到难,既增加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予不同的指导)
托物走,易倾斜的物品—旗;易摇晃的物品—铃铛、串珠;易掉落的物品—大匙端球 2.寂静游戏:目的:听力,注意力的训练。
听力练习,听的记忆力训练、顺序性训练、差异性训练
3.铺工作毯: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铺、卷、搬、绕工作毯走、使用规则(可在各区域入口处放工作毯)4.拿取教具的方法:(老师应去重点培养的,是在建立秩序感,同样也要强化收工作)(1)正确掌握教具的方法(2)正确拿托盘的方法(3)正确辨别标志符号5.认识物品:
(1)认识班级中的物品(2)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小班可以贴小贴纸,中班开始用名字号次等)6.正确使用危险品(1)使用西餐刀(做一个刀套)
(2)使用剪刀(老师要注意:①让幼儿会拿②老师要妥善保管)二、大肌肉动作练习1、基本动作:(走:学会自然站立、跑、双脚跳;双手双膝着地爬;拍球;滚拍)2、学会基本体操(略)三、小肌肉动作练习1.五指抓:
大颗粒→中颗粒→(下学期)增加小颗粒 在准备材料时,可让孩子区别颜色、大小、材质等。
例:往盛手抽纸的盒子里抓球2.三指抓:
(1)融入分类的概念,按材质、大小、颜色的分类(2)练习点数,可以增加数量;(3)配对练习,相同物、相似物的配对3.二指捏:(1)较小颗粒的捏
(2)容器高度和口径的变化。
4.一直按:训练拇指、食指的力量。
(按接触点比较大的物品)5.穿脱外套 6.衣饰框:按扣→子母扣7.夹:夹夹子
8.叠毛巾
9.倒固体:倒豆子→倒玉米→倒大米10.舀:用大勺舀豆子→大勺舀米11.扫:(小班下学期)扫不易滚动的垃圾,往中间一点扫12.用水的工作:挤海绵→漏斗倒水(下学期)
中班:一、走线:1.持物走:学会自行调整同伴间的间距2.加大难度:(1)可加入快节奏的音乐(2)可加入手位
(3)根据幼儿的喜爱和能力,自由选择,。
材料:会破裂的物品、会撒落的物品(例:端水、端米)二、寂静游戏:1.听觉记忆练习:
2.专注力练习:传蜡烛、看口型猜字。
3.听力的方向性练习4.听力的记忆练习5.专注力练习 6.听力的连续性练习(你一句,我接一句)三、大肌肉练习
曲线跑,往返跑,单脚跳,传球,接球,跨跳。
四、小肌肉练习 1.五指抓:抓较小颗粒的物体。
2.三指捏:捏小颗粒的分类,摆创意图。
3.二指捏:捏较小颗粒,可改变容器高度和口径的大小。
4.一指按:(1)与几何图形嵌板图结合(2)通过按图钉自定义做分类,创意造型。
5.衣饰框:扣扣子→拉拉链
6.夹:改变夹子材质,大小,从轻到重7.叠纸巾 8.缝:粗针缝直线 9.倒固体:倒芝麻→倒其他小颗粒10.舀:用长柄中勺舀物品
11.扫地:扫豆子→扫米粒→扫地板上任何垃圾 12.用水的工作:杯子倒水→分水(把一杯水分成两杯或三杯)13.清理工作:
洗桌子→洗教具柜→洗黑板→洗手(洗手六步法)
大班:一、教室常规 1.走线:准确地走在线上,脚跟挨脚尖,变换动作。
持物:蜡烛、端水(易灭、易倒、易翻)
2.静寂:听力差异性,记忆,顺序性练习后做节奏练习(打节奏,说节奏)也可以加入语言的训练,词语接龙。
3.危险品的使用及管理。
4.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大肌肉训练(训练幼儿的身体反应速度、灵活)变向、变速跑、追逐跑、接力赛、立定跳远、平衡、跳跃
三、小肌肉动作训练(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注重日常训练)1.五指抓:抓米、抓沙(增加科学内容,提高兴趣)2.三指捏:捏小颗粒,摆图案(F10
的游戏与数学相结合)3.二指捏:更小的颗粒做创意练习4.一指按:高脚钉做复杂图形的按5.舀:与数学相结合
例:平均分、守恒等(数的守恒、量的守恒、容积、体积、面积、长短)6,倒:(1)与数学的容积守恒结合(2)与整除结合
(3)倒色水与色板三结合(颜色的配比不同,倒出的颜色也不一样)7.使用滴管(与科学内容中水的张力工作相结合)8.衣饰框:系皮带扣→系蝴蝶结
9.缝:用毛线缝→用丝线缝→缝纽扣(大班下学期)10.舀:用小勺舀 11.筛:把面粉和小颗粒豆子分开12.用镊子转移物品
13.清理工作:清理柜子、清理工作毯14.用水的工作:打泡泡→打蛋 15.切:切面包→切香蕉→切苹果→切萝卜
16.压碎捣碎的工作:压面包屑→捣花生→挤橘子汁17.烤制面包(大班下学期)
蒙氏日常生活中颜色分类的工作怎么做
水果配对:通过视觉认识各种水果、水果名称,增加幼儿识字量,为阅读做准备。
锁与钥匙配对:锻炼幼儿手指与手腕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珠子分类:区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练习拇指与食指协调的小肌肉运动。
粉红塔:认识物体形状的大小,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棕色梯:辨别宽梯的粗细以及粗细的名称,对二次元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顺序性。
彩色圆柱体:透过视觉辨别大小(黄色)、高矮(蓝色)、粗细(红色)、粗细高矮(绿色)。
彩色圆柱体排列栅栏:正确辨别大小,具有不同颜色和立体空间的感受,通过观察能确认相同的面积和高度的物体。
长棒:通过触摸比较感知长度的差异教案教学反思怎么写,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色板1:辨别红黄蓝三原色,为颜色的对比机组合做准备。
色板2:认识红黄蓝橙绿紫灰粉白棕黑这11种颜色,为颜色的对比机组合做准备。
构成三角形:在三角形的构成与分解练习中,对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相等概念有进一层的认识,培养对称感,为学习平面几何做间接预备。
几何学立体:培养幼儿对实体的感觉,通过视觉及触觉的共同作用了解立体的形状,为学习几何做准备。
布盒:发展幼儿触觉及对布料名称的掌握能力。
温觉板:辨别温度差异,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
触觉板:辨别光滑、粗糙的能力,以及粗糙的程度。
重量板:培养幼儿辨别轻重的能力。
二倍数: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知道物体的倍数关系,为学习数学做准备。
二项式:培养幼儿识别三维空间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教案教学反思怎么写,为学数学做准备。
高速成长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