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电子教案】湘艺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课教案

2022-04-22 01: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点我点我

第四课

第一课时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2、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 1 | 2 —| 1. 6 | 6 — )

走啊走, 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

(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1 2 2 0|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

(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五、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

(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第二课时《嘎达梅林

教材分析

歌曲《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体颂歌,经音乐家安波整理编译成现在的四段歌词,全曲具有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情绪悲壮而沉重,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根据歌曲《嘎达梅林》改编的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由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组成的五部弦乐群。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放,主题音乐多次再现,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描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为基本的音乐欣赏、描述以及表现的能力。同时,音乐知识的学习,参与一定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为欣赏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人声音色的听辨、及其表现力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往往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不多,在课堂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感受音乐家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聆听歌曲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感受旋律豪放流畅的曲调,并会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第一段。

2、通过聆听,听辨了解男低音音色,及在歌曲中所表达的人物形象。

3、通过聆听欣赏和表演乐曲——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感受乐曲不同主题的音乐变化,感受马头琴音色和表现力。感受音乐家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导入)播放歌曲《嘎达梅林》片段,欣赏聆听,并师带学生做律动。

问:我们今天来到这个美丽地方是哪儿?答:内蒙古大草原。

二、新授

(一)聆听学唱歌曲《嘎达梅林》(评价任务1)

1、聆听歌曲第一段,回答问题:这首歌的情绪?

演唱者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师引出歌曲曲名及男低音独唱概念。

2、展示歌曲旋律乐谱跟钢琴演唱,并手划旋律线,问:旋律线有什么特点?

3、再次跟钢琴演唱乐谱,说一说两个乐句分别旋律走向、情绪有什么特点?

4、带上两乐句情绪特点,跟钢琴加词演唱。

5、师简介嘎达梅林的英雄故事。问:嘎达梅林是怎样一个英雄?

6、有感情演唱。

(二)聆听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师用二胡演奏《嘎达梅林》旋律。学生形容二胡音色。

2、聆听乐曲主题一回答演奏乐器,并完成表格。

表现:男生演唱歌词,女生做律动。

3、对比聆听乐曲主题二音乐教案怎么写,找出音乐发生的变化,完成表格。 (评价任务1)

表现:女生演唱歌词,男生作声势动作。

4、聆听乐曲主题三,完成表格。

表现:全体演唱,找学生乐器伴奏。

5、简介三段音乐主奏乐器马头琴,并模仿马头琴演奏姿势,表演引子部分。

(三)表演

1、全体学生完整表演乐曲《嘎达梅林》

2、教师介绍乐曲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拓展延伸 介绍其他版本《嘎达梅林》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

第三课时《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过程方法: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情感态度: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教学难点: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女中音独唱)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首歌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下来。

1、放音乐《打起手鼓唱起歌》,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乐器名称。

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农民丰收)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

三、听听想想:

1、乐曲中以手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热烈欢腾的情绪和气氛)

2、讨论:

(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2)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

(3)农民是怎样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4)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女中音独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既巩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音乐教案怎么写,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第四课时《小小驼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感受并初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与和谐的两声部效果。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唱第一段歌词。

2、 感受并初步学会表现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铺垫导入

1、 关于沙漠的印象

①播放图片“荒芜的沙漠”。

②请学生说说在沙漠中最渴望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驼铃声。

2、 关于驼铃的联想 用串铃跟随音乐模仿驼铃的音响(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关于两声部节奏的练习

①低声部:×0 ×0 ×0 ×0│×× ×× ×0 ×0│

叮当叮当, 叮当 叮当 叮当 。

要求:注意休止符,表现驼铃的清脆。

②高声部:X - -XX │×0 ×0 ×0 ×0 │

哎 哟哟,叮当叮当。

要求:表现骆驼的开朗稳重。

③高低声部合作练习(读)。

要求:声部间节奏要整齐;音量要适度;借助串铃帮助学生掌握两个声部的节奏。

4、高低声部旋律合唱

①驼队中还时不时传来这样的歌声,听——

②学唱低声部旋律歌词。音阶下行作渐弱处理;表现驼铃的清脆(小骆驼的活泼可爱)。

③学唱高声部旋律、歌词。第一小节表现骆驼作为“沙漠之王”的自豪感;第二小节表现大骆驼的稳重。

④生生合唱练习。

二、 歌曲新授

1、 歌曲导入:“同学们练得可真够认真的,驼队中的小骆驼们不禁也想来唱上一首了,听——”

2、感受歌曲:请学生用串铃模仿驼铃,随歌曲录音进行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

①齐唱部分

A.随琴学唱,初步掌握。

B.提示学生:有规律的节奏表现骆驼坚实的脚步以及晃动的驼铃。

C.作2小节对唱练习(师生;生生)。

②合唱学习

A.聆听合唱部分录音。

B.复习高低声部歌词的演唱。

C.两声部合唱(师生合唱;生生合唱) ③尾声歌词学唱

A.老师范唱,表现出不怕困难、乐观的情绪。

B.学生学唱(表现)第一段尾声,注意休止符的表现。

4、演唱歌曲(第一段):

A.随钢琴完整演唱。

B.随范唱录音齐唱合唱。

C.随伴奏录音齐唱合唱。

D.领唱合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演唱,帮助学生初步表现歌曲第一段。

(在歌声中愉快结束教学,引导学生似驼队迈着整齐而坚实的步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