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和区别.doc(3)
答案:AC[感悟]比较△H大小时,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二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三要注意放热反应的反应热△H<0,放热越多,│△H│越大,△H越小。例4解析:②-①可得③,△H2-△H1>0,故△H2>△H1 ,A错,根据③,在常温下,灰锡会向白锡转化故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C错,当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转化为灰锡,灰锡以粉末状存在,故会自行毁坏。答案:D[感悟]利用盖斯定律可快速、简便地判断△H1、△H2的大小,记住: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计算中,盖斯定律大有用途。例5解析:碳与氧气反应放热,即ΔH1<0,ΔH2<0,CO再与O2作用时又放热,所以ΔH1<ΔH2;等量的固态硫变为气态硫蒸气时吸收热量,故在与O2作用产生同样多的SO2时,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即ΔH3>Δ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ΔH5>Δ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ΔH7>0,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ΔH8<0,显然ΔH7>ΔH8。故本题答案为C。答案:C例6解析:1 mol 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110.5 kJ,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大于110.5 kJ,即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醋酸是弱酸,与NaOH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答案:A例7解析: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对C而言稳定的氧化物指CO2(g)、对H而言稳定的氧化物指H2O(l)。所以A、B、C错误,正确答案为D。答案:D例8解析: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H为负值,通过定性判断,排除B、D,生成1摩尔CO2,放热b kJ,故生成4摩尔CO2放热4b kJ。答案:A[感悟]此题考察的是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吸放热与ΔH正负的关系,数值与物质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状态。例9解析:ΔH =[6E(C-H)+E(C-C)]-[E(C=C)+4E(C-H)+E(H-H)]=(6×414.4+347.4) kJ·mol—1-(615.3+4×414.4+435.3) kJ·mol—1=+125.6 kJ·mol—1这表明,上述反应是吸热的,吸收的热量为125.6 kJ·mol—1。 答案:ΔH ==+125.6 kJ·mol—1。[感悟]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为方便记忆,可作如下理解:断裂旧化学键需吸热(用+号表示),形成新化学键则放热(用-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的代数和,即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27.【答案】(1)5(2)0.034(3)ac(4)h2s+co32-=hs-+hco3- c(na+)>c(hs-)>c(oh-) >c(h+)>c(s2-)(5)10-35 2.5×10-13【解析】(1) 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1321+440-680-1076=5 kj·mol-1。解析:(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第二步将分好的三组分配到3个乡镇其分法有种所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案有=36种.答案:36将2名教师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________种.解析:先安排1名教师和2名学生到甲地再将剩下的名教师和2名学生安排到乙地共有c=12种安排方案.答案:12有9本不同的课外书分给甲、乙、丙三名同学求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分法。
答案:10 g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500 g × 4.18 × 10-3kJ/(g·C)-1×(62.4-18)C = 92.8 kJ,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297 kJ?mol-1,硫磺的燃烧热为297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2(g) = SO2(g);△H=-297 kJ?mol-1 例13解析:(1)对于本实验,让氢氧化钠和盐酸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小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上下搅动,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选用玻璃棒,而不用铜丝。(2)ΔH=-[100 g×4.18×10-3kJ·( g·℃)-1×3.4 ℃]÷0.025 mol=-56.8 kJ·mol-1(3)因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少,所以ΔH1>ΔH。答案:(1)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 Cu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2)-56.8 kJ·mol-1(3)> NH3·H2O 电离吸热【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答案:C 解析:比较△H的大小要把数值和符号“+、-”看作一个整体来比较,还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化学计量数的倍数关系。
比较中和热大小,还要考虑电解质的浓度及强弱。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0,所以B、D项错误。A项是比较a、c的大小,(1)中水为气态,(3)中水中液态,反应(3)放出热量多于反应(1)放出热量,故△H1>△H3,即a>c,A项不正确。C项比较a、b的大小,反应(1)(2)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相同,反应(2)中计量数是反应(1)中的2倍。所以△H2=2△H1,即2a=b C项正确答案:D 解析: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H2SO4溶于水时放热,其放出的总热量增多,醋酸是弱酸,随反应进行。醋酸继续电离,电离要吸热,故中和时放热较少。此题问的是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放热越多其△H值越小,D项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燃烧热概念,CH3OH的燃烧热应是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A错误;反应①为吸热反应,生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B错误;反应①吸热、反应②为放热,但都可产生氢气,C错误。答案:B解析:燃烧热规定1mol可燃物,A错误;1moI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890kJ,则1/2CH4放热445kJ,B正确;C(s)未完全燃烧,其反应热不是燃烧热,C错误;HF为弱酸,电离时须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mol,D错误。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mol-1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故不需要加热即能发生反应b.已知2c(石墨,s)+o2(g)═2co(g)△h=-221kj.0kj,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kj/,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o(l)═c2h5oh(l)△h=-44。如配平:p+o2p2o5,反应前有1个氧分子(即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5个氧原子,最小公倍数为2× 5=10,o2的化学计量数为10/2=5,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10/5=2,那么p的化学计量数为4,把短线改为等号:4p+5o22p2o5。
反应热单位是kJ·mol-1,B和C均错。2 mol C2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26×50 kJ·mol-1=-2 600 kJ·mol-1。答案:C解析:A中1 mol H2完全燃烧的反应热表示H2的燃烧热。B中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强弱无关。D项如: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与本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及简单计算。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化学方程式的区别。二者均要配平。答案:D解析:A、B反应放出的热均为中和热。C项由于醋酸为弱酸,其电离过程吸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D项浓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放出热量,总热量大于中和热。答案:D解析:由题给条件得:KOH的物质的量为5 mol·L-1×0.1 L=0.5 mol,与其正好反应生成正盐K2CO3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消耗0.25/4 mol C4H10,放出热量为Q kJ。由方程式可知:1 mol C4H10放出热量为16Q kJ,所以ΔH为-16Q kJ·mol-1(放热反应用“-”表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原因及表示。
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na作用有h2产生答案(1)氧化反应(2)羧基(5)c(7)183.在有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r—x+r′—ohr—or′+hx,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见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1 mol a和1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7)乙烯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在题给信息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cho在催化剂、氧气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得物质e,合成路线为:答案 (1)(2)浓hno3和浓h2so4(3) (4)碳碳双键、酯基(5)加聚反应(6) +nc2h5oh原创总结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维导图(2016·江苏,20(5))化合物h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已知:1.苯胺易被氧化请以甲苯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途径Ⅲ: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再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目标物.解答:解: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a,途径i:a中氨基被还原生成对甲基苯胺,则a为,反应③为-nh2中h原子被-coch3取代,反应④为氧化反应,最后发生水解反应又得到氨基,再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目标物,由于氨基易被氧化,故步骤③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不被步骤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我看到你心情就变的棒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