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值得收藏!!

2021-07-27 15:4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学生,总归要编写讲义,教案是课堂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必须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们就能喜欢。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影响;

2、初步认识文学格律常识,了解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3、理解并把握诗中发生的重要隐喻及关键字词,准确掌握诗歌大意;

4、赏析品味三首诗,了解作家的构思方式,背诵并积累一些词句。

过程与方式

1、感受、品味诗歌韵味并领悟诗歌吟咏,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原则跟方法;

2、训练诵读诗文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反复吟咏,强化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壮丽,体会诗人的一生境遇;

2、感受画家忧国忧民的爱国气节,树立对崇高人格孜孜以求的信仰。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杜甫诗三首》中所寓含的杜甫的漂泊情怀。

难点: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着重理解杜甫诗中糅合的个人旨趣与爱国主义情感。

【学法提示】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知识链接”,了解杜甫及其思想,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

2、请同学们运用阅读六字诀,反复吟诵诗词,结合课下注释古诗教案怎么写,自主梳理诗句。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和“问题导读—评价单”的“预习评价”部分。将结构化预习中看到的难题,生成后交给学科长;

3、请同学们经过二次预习自主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难题。学习本文要在推动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探讨以下问题,通过反复诵读诗文,感悟诗意并整体把握三首诗歌的共同特征,解决生成的主要难题。

(1)“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的三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满着悲壮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杜甫在年老、多病、孤独、漂泊的之后,还能够忧国忧民,心系家国,其伟大就在于此。希望你们在欣赏时才会仔细的品读。

(2)“满纸漂泊言,一把辛酸泪。都云杜甫痴,谁解其中味。”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感动着每一个后来的国内人,他对自己的信仰孜孜以求的精神很是鼓励着每一个有志青年。课下搜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词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准备课堂中参加探讨、展示。

4、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并推进“多元评价”,确保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品质。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杜甫(712~770),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南阳(今属河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江淮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南京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体现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哲学传统的家庭中,是唐朝著名作家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生活可分4个时期。

写雪的古诗_写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_古诗教案怎么写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甜蜜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南京考举人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结婚,再已相聚。杜甫此期诗作存世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从军之职。仕途的消沉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非常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困顿,使他渐渐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作家。创作出现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忧国忧民)

(三)肃宗到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巨大。长安陷落后,他南下汉中投靠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失守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江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难过的杜甫贬官,于年底前往南京。代表佳作有诗集“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超过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南京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断续续住了三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上海。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南京到南昌的船上,年58岁。代表作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等(思想很明亮、诗风更深沉)

2、关于近体诗

旧体诗从古代开始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唐代曾经的诗都称古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不是指古代。这种表述尚未沿用了1000多年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的限制,写出来非常自由。

近体诗的格律始于唐代的齐、梁,形成于唐朝,完善于晚唐,它可以分为绝句与诗歌两种。四句一首的称元曲,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律。五字一句的称五绝,七字一句的称七绝。律诗是八句一首,它又分为五律和七绝。五字一首的称五律,七字一首的称七律。八字以上的五言称排律或长律。律诗有下列四个特点:

(1)每首的字数、句数都有规定,都是八句,五律40个字,七律56个字;

(2)偶数句押平平仄,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要求;

(4)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是要求。

3、作品背景

(1)《秋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唐朝、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南京生活丧失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十分孤独、抑郁的。《秋兴》组诗八首,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景,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温情,悲壮沧桑,意境深闳。

(2)《咏怀古迹》:咏怀古迹五首是作家杜甫在安史之乱所导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所写的。诗人在异乡之中发现天地一直,却物是人非,不觉与古人产生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共鸣。而残酷的现实,也使作者显得对带有非凡才能的前人更加崇拜。

(3)《登高》: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武汉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朝廷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两年里,他的生活仍然太苦难,身体也十分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作家在这极端穷困的状况下写成的。那一夜,他只身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石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叹,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可悲。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观念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诗意。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观念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诗意。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掌握含蓄隽永的意境。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用的表示手法,并思考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雪的古诗_写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布置】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国内古代诗文到了宋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进被后世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诩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实际主义作家,他的文学大胆地抨击了后来占领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体现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冲突,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选自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扬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魄和神奇秀丽的风光,也透露了画家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句;《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跟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决眦入归鸟眦(zì)

⑶白头搔更短搔(sāo)

⑷浑欲不胜簪簪(zān)

2、解释以下加粗的词。

⑴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⑵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边;阳:山的南面

⑶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应;凌:不尽

⑷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⑸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诵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本,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文学的却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_写雪的古诗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如何呢?葱茏的峰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时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依样画葫芦地说出自身的欣赏体验──在近代齐鲁两大国的国海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儿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华山的奇特秀丽和壮丽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经常出没于树林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干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场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出现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仍可“一览”,这似乎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却境美:

⑴这首诗词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征?从那些词语中可以看起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辽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⑵全诗中更使你觉得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原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作家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作家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⑶作者后来为什么有这种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③漫游泰山,热情赞扬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魄和神奇秀丽的意境,进而透露出作家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瓦解后终于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以前那种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落差怎能不使人惊心动魄呢!一座熙攘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抒情,却也痛切地传达了作家忧国伤时的情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让诗人见了甚至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至山河,再由满城至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迁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进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十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现在春深三月,战火却连续不时。多么希望家中长辈的喜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看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古今传诵的诗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像,眼望面前的颓唐之景,不觉于极无趣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青丝”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感慨衰老,则很增一层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