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及难点对策,值得收藏!!

2021-04-11 07:1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教学反思简短。

就是上完一节课的效果,以及你未提及的记下去加以总结.教案后面的课堂后记。

我认为没有固定的格式.我当时写过,效果比较好.说出来供你参考.教学后记应该是你把背好的课上了后来写的感想.你首先背了一节课,拿到班上去上,有些地方发生以及好甚至坏的结果,这是你事先没有想到的.如果上课后你无法把它记下去,总结一下得与失.这是最有利于教学的.这样的文章写好了,就是好的课堂手记.教案课后记大全。

3 植物妈妈有方法

1.会认12个生字、2个多音字和由这种字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恰当、流利地诵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培养教师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4.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重点

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或者文学语言的精妙。

难点

1.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分别指的是哪个。

2.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1.识写生字

本课包括构字方法较复杂的字(如“旅、离、察”等),宜置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随文识记。先逐段出示课文,让教师根据拼音将课本读熟练;再隐去拼音,让教师读正确、读连贯;然后隐去熟字,留下带韵母的成语或者词组认读,如第1节中的“如果、四海为家、植物、旅行、靠什么”;最后留下单个字词认读。其中识记仍有困难的字词,可以重点教学,例如结合音、形、义,先反复认读,再组词。

教师应该边示范边提示书写技巧:“法、识、娃、她”4个字左窄右宽,左右齐平,需要切记的是“女”字成为偏旁的之后,第3笔横变为提,要“避让”右边部分。“如、知”2个字左宽右窄,右部“口”包紧。“脚”字是左中右结构,教师提醒书写技巧:结构紧,错落有致。“它”字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毛、更”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找主要笔画,字的重心就表现在这一笔上。“毛”的关键笔画是竖弯钩,行笔过程中,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更”的关键笔画是撇和捺,重心应平稳。

2.朗读课文

把握句内停顿,注意句末押韵,读出诗词应有的韵律美是本文朗读的重点。可以利用“阶梯式朗读”与“问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句内停顿。阶梯式朗读:从动词到句子、从段落到长句、从一句到一段,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句子的长度,训练学生将词语读连贯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同时借助范读、辨析等方式帮助教师找到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在恰当辨析、反复模仿训练中,读好诗歌。

3.背诵积累

这是一首科普文学。学生针对文中出现的三种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非常陌生。因此,第2~4小节应重点指导背诵。教学时可以先帮助教师厘清关键点:植物的名称,植物种子藏在那里,种子靠什么的帮助进行传播;再指导学生通过关键词的提醒进行背诵。

学生的背诵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步骤,也可以指导学员通过插图背诵等。

4.迁移运用

植物妈妈有办法》以诗歌的方式讲述了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中将植物的种子进行了比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诗歌第2~4节句式一致,教学时能出示相关植物的照片,提问:这是哪个?它的种子在那里?种子像什么?帮助它传播种子的是谁?厘清之后,再照着第2小节的方式训练说话,迁移到了解其它的动物。这样的唱歌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又促使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预习提纲

(1)借助音标读课本,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详细的情境,随文识字,认识“植、如”等14个生字,会写“法、知、识”等10个生字。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句内停顿、句末押韵”的方式,初步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感受诗词的意韵美。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出示花、草、树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种总称叫什么吗?

课件出示:

出示词语板书“植物”,指名读。指导“植”字的读音:“植(zhí)”字是翘舌音,这个字是形声字,左边的“木”字表义,右边的“直”字表音。学生齐读。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文。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方法。

3.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预设:①植物妈妈在哪个方面有办法?

②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

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_如何写教案_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方法?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让学员通过照片迅速地知道了植物,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生字“植”,读好这个字的字音,根据形声字的特征去记忆这个字的字形,这样的导入扎实有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题目是文章的灵魂,经常运用题目让学生去看到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本,随文识字。

1.带着怀疑的困惑,自由读课本。圈出字词,借助音标读正确,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

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准备

观察 炸开 蹦着跳着 底下 带刺

如果 知识 粗心

2.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1)自由读,同桌互相认读。

(2)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旅”是边音“l”;读准几个翘舌音的字“如、炸、察、识”。

(3)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再读课本。

(1)现在,课文的拼音都早已消失了,你们都会读吗?

(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刺、察、旅、离”,谁可帮这几个生字组词?

提示:教学“刺”字,可借用仙人掌图片引导学员组词;教学“察”字,可借用人物观察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组词,让学生认识“察”的含义是认真地看;“旅”和“离”可联系学生生活组词,例如“旅游、旅行、分离、离开”等。

课件出示:

带刺 刺猬观察 察看 视察

刺骨 刺绣考察 警察

设计意图:

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本课包括与师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构字形式较复杂(如“离、察”等)的字,所以放在语境中随文识字。先使教师自由读课本,再隐去拼音,让教师读正确、读连贯。这样一来,识记仍有困难的字词,可以结合音、形、义,反复认读再组词教学。

三、再读课文,读好节奏。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课件出示: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1)谁可读读这句话?

(2)提示:有标点的地方,大家都明白停顿。可是,没有标点的语句内还有停顿,我们必须如何停顿呢?

指导学生“停”后可“连”,这样既可读出停顿,又能连续地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中也有这种的长句子,你会读好停顿吗?

课件出示: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谁可按照老师的提醒读一读?

②送回诗歌里,还能读好吗?一起来试试。(齐读)

2.读好押韵。

(1)师读课文第1小节。

比较一下每行诗歌的最后一个字,你有哪些发现?

课件出示:

孩子即使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_如何写教案_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

植物旅行又用哪个方法?

(2)要点:出现在每行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大、家、法”的韵母相同,都是“ɑ”。诗歌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叫作押韵。告诉你们一个朗读小秘密,押韵的字语速放慢,声音延长,就能读得更好听。

(3)找找诗歌中其它小节的韵脚的字,圈起来,试着读读。

小组内试读,组内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模仿、辨析、反复训练,把握句内停顿,了解押韵,读出诗词的韵律美,为读好文学打好基础。 第一节教教师找押韵的方式,再使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方式找找其他小节的押韵。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注意关键,规范书写。

(1)指导书写“女字旁”的字。

①课件出示:如、她、娃。

课件出示:

②指导教师写好“女字旁”的字,注意左小右大。“女字旁”撇点收在竖中线,折处不顿,点画要长,第三笔横变为提,要“避让”右边部分。

③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她”,注意结构,老师范写。“它、她” 都是第三人称,“它”一般指动植物,女生用“她”,男生用“他”。在课文中找找这两个字,注意他们的不同用法。

(2)指导书写“更、它、毛、脚”。

①课件出示“更、它、毛、脚”。

课件出示:

②老师鼓励教师写的之后应注意哪些。

提示:“更”,撇和捺舒展,重心平稳。

“毛”,独体字,最后一笔竖弯钩,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它”,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宝盖头”先写点,再写左点,然后写横钩。

“脚”,左中右结构,结构紧凑,错落有致。

(3)指导书写“法、知、识”。

课件出示:

提示:“法、知、识”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齐平。2.老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技巧,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提醒规范姿势:请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脚放平”;注意“眼离纸张一尺,胸离椅沿一拳,指距笔尖一寸”,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4.写完一个字后对照范字观察、点评。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师生的写字姿势是否恰当,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确立要求,严格规定,才能推动教师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培养教师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一、朗读短文,整体感受。

1.读完了这首诗,你看到了哪些?

2.课文讲了那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他们画下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3.植物妈妈在哪个方面有方法?学生提问,可以说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如何使自己的小孩去旅行。(板书:传播种子)

二、指导朗读,理解词句。

引读第1小节。

1.理解词语“四海为家”。

(1)“四海为家”是一个成语,猜测这个词语字面的含义,请一个同学来看看。

如何写教案_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_教案中的后记怎么写

(2)教师点拨:“四海”,古人认为美国四面环海,之后“四海”就称作全国各地。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哪个地方都可以当成自己的家,不眷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3)教师小结:我们按照字面的含义能预测句子的意思,这只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2.指导多音字“得”。

课件出示:

dé děi de

1.马儿跑得( )可真快!

2.孩子倘若已经长大,就得( )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3.我的作业得( )到了老师的表扬。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点读、评价读、同桌读。

4.自由读第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哪些好方法,把他们的办法画下来。

5.这些方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偏爱的词句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

语言训练是数学课堂的基础,在朗读中,采取诸多方式去理解词语。如“四海为家”根据字面意思去预测词义,“纷纷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理解。这样的课堂策略多样化,符合课文的特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

2.填一填。

蒲公英是靠_____来传播种子的。

3.出示课件: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跟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课件出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场景或视频,最后特写一株蒲公英从而理解降落伞。)

4.理解“轻轻”“纷纷”。

(1)做动作理解“轻轻”。

(2)理解“纷纷”。

①师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在风婆婆的帮助下,蒲公英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父亲。这就是“纷纷出发”。

②你能用“纷纷”说一句话吗?

课件出示:

_________纷纷___________。

_________纷纷___________。

预设: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

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学校。

③教师朗读“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④说说你或许看着了哪些。

⑤学生演讲后全班齐读。

5.创设情境,训练表达。

你们看,这就是蒲公英,风儿轻轻一吹,蒲公英的娃娃就纷纷出发,他们飞向天空,落到了森林里,落到了校园里,落到了田野里——他们飞啊飞啊,想一想,他们会飞到哪里生根发芽?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至( ),( )就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