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著作_葛剑雄的书_葛剑雄代表作(2)
另外,我们老说自己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引以为傲,其实我们真的有五千年历史吗?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在三千多年以前中国是个什么模样?没有文字记载,谁也说不出来。再说法律,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距今有三千七百多年了,中国当时有没有法律呢?还是
谁也说不出来。再说建筑,我们现在有多少两、三千年以前的建筑?梁思成好不容易找到了晚唐时期的建筑,也只是距今一千八百多年的。照理说,我们应该谦虚一点吧,可现在不少人却有这样的调调:“你说华盛顿当总统是人民选举的,那我们的尧舜还是禅让的呢!你说牛津大学的学生很多很优秀,那我们孔子当年就有三千呢!”
上海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晶报: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辛亥革命百年的纪念日(10月10日)了,对于辛亥革命您有一些什么样的感想?
葛剑雄:我个人的研究重点不是近代史,也不是辛亥革命史,但我还是对辛亥革命很感兴趣的。因为我是上海人,所以我首先对上海在辛亥革命中起着什么作用,对今天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这样等等问题很有兴趣。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对辛亥革命后续的一些影响也很有研究的兴趣。
晶报: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对辛亥革命与上海之间关系的研究?
葛剑雄:我觉得对近代上海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租界,一个是移民,而恰恰是这两件事使上海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先来说租界。你看很多辛亥革命之前的活动都是在上海的租界里进行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租界可以直接跟西方、跟世界联系,租界受到的也直接是外来的影响。在战争之后,中国已经避免不了外来的影响了,因此很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不是在中国的中心发生的,而是在上海发生的,因为上海是中外势力交汇的地方。
可以说,上海的租界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近代化的实验室,因为在租界里管理相对规范,法制总的来讲也比华界要好,所以辛亥革命以前包括结社、出版、教育的很多尝试都跑到租界来了。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像上海一样在造、组织、对外联络等方面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晶报:地处长三角的上海也有着地缘优势。
葛剑雄:对,那时长江已有轮船了,上海有很多航线,武汉的消息很快就能通过轮船到上海,而上海当时又是全国的电报中转站,所以通过上海可以让消息传遍全国。当时的北京、武汉、广州都是策源地,可它们之间距离遥远,交通也非常不便,只有地处南北中间的上海最为便利。你看孙中山从海外回来,就是从上海坐火车到南京,当天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了。其实,辛亥革命很多关键的事情都是在上海解决的。为什么当时南北谈判不在武汉而在上海呢?是因为英国人施加了压力,所以北方代表唐绍仪这才临时从武汉改来上海谈。而后来宣统皇帝退位的诏书,也是在上海起草好才拿到北京念的。
晶报:我们再来谈谈移民在上海之于辛亥革命发挥的重要作用吧。
葛剑雄:我们知道,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上海人本身都是从各地来的。在辛亥革命前,已经有一批精英集中在上海,同盟会的中国总部为什么要在上海成立,就是看好上海交通发达、联络方便,而且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参与辛亥革命的人,邹容是四川人,他留学日本后回到上海,所以《革命军》就是在上海发表的。又比如秋瑾、徐锡麟、陶成章、陈其美这些浙江人的活动地点也都在上海。再比如于右任是陕西人,但是于右任办报纸就是在上海。
武昌首义之后,临时决定中心要设在武昌,但外交还是要放在上海,这就是所谓的“在鄂,外交在沪”。等到武昌战事不利,临时又到上海来了,后来又转去南京,除了南京在各个方面更适合做首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京离上海近,上海有租界,实在打不过清军,大家还可以往租界里跑(笑)。
去年猪肉19一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