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第三章理论课教案T3教案讲WORD(2)

2022-11-06 13: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输入设备:计算机系统用来接收信息的设备

问题:告诉我,我们通常使用的输入设备是什么?

2、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数据和控制进程的部件。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处理器总线组成。它是计算机中完成所有工作、思考所有问题或进行所有处理的部分。

运算(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计算机执行的所有数学和逻辑功能。控制器(控制单元):控制计算机的所有其他部分 3. 内存:有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问题:告诉我,我们通常使用的存储设备有哪些?

4. 输出设备:从计算机系统输出信息的设备

问题:告诉我,我们通常使用的输出设备是什么?

12.记忆测量单位:(时间:10分钟)

我们知道我们用“米”和“公里”来衡量长度,用“克”和“公斤”来衡量重量。那么计算机存储数据是用来衡量什么的呢?还用“饭”?一个“米”的数据?

我们也早知道: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所以计算机内存是以位和字节来衡量的:8位1字节210=1024字节1KB 210=1024KB  1 MB 210=1024 MB  1 GB 210=1024 GB  1 TB 我们将在第 6 章中学习更多关于二进制知识的知识,所以如果你不明白也不要着急。

13.小结(一)(时间:5分钟)

好吧,这里是我之前所说的一个简短的总结: 问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电脑由这两部分组成?

3)。计算机硬件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各自做什么?

14.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时间:20分钟)

计算机完成某事的过程与人的过程非常相似,只是CPU运算的速度比人脑快,因此处理一个事件所需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程序所需的原始数据,然后在控制器(颇为人的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将数据在零时刻存入内存。在计算机的指令下取所需的数据,计算完成后,将结果返回内存进行零时存储,然后将结果输出到显示设备上,最后将需要永久存储的数据存入外部存储器,例如硬盘。这里的每一步都需要控制系统的参与,就像人类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神经系统来指挥它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内存是专门用于 CPU 工作的,用于存储零时间的数据。当计算机断电或执行程序时,数据立即消失。如果我们想保留一些数据计算结果,我们必须将它存储在外面。在存储中。

仔细分析和体验与人们完成事件的过程相关的计算机执行情况。

15.电脑分类:(时间:10分钟)

以计算机数据表示方式: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数字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法用数字表示。所有电子计算机一般都使用数字来执行操作。模拟计算机

该计算机以非数字方式处理数据。模拟数据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如:声音、电流、波形等混合电脑

结合以上两种类型的计算机来处理数据。

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大多是为某些特殊要求和应用而设计的。

通用计算机是为满足大多数应用而推出的,可灵活应用于多种领域的计算机

按尺寸、性能分类: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是个人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PC)。

微机应用于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已经开始成为城市家庭的常规电器。

小型计算机、小型机器机器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和试制周期短、易于及时采用先进技术、软件开发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大型分析仪器、测量设备、企业管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也可作为大型和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辅助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这类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力强,性能覆盖面大。一台大型机可以使用几十个微型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芯片来完成特定的操作。它可以同时支持数万用户和数十个大型数据库。主要用于政府部门、银行、大公司、大型企业等。

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速度极快,容量巨大。应用于国防前沿技术、空间技术、大型长期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领域。目前,此类机器每秒可执行数百亿次操作。

16、了解电脑的基本硬件组成:(时间:10分钟)

微机系统的硬件宏观上可分为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部分。

主机内部可分为:CPU、主板、内存、CPU风扇、显卡、软驱、光驱、硬盘、显卡、网卡、电视卡、声卡等;

通过图片识别具体的硬件设备。(轻微地)

17.小结(二)(时间:5分钟)

以下是我刚才所说的一个简短摘要: 问题:

1)。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简述计算机的分类。

讲座总结:(时间:8分钟)

本章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问题:

1)。电脑是什么?

2)。计算机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电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内存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标准是什么?

扩展部分:

想了解更多硬件知识,请观看本章课堂案例视频:新电脑课----组装与维护

课后理论作业:(时间:2分钟) 1.什么是电脑?

2. 一台计算机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3.什么是电脑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了三个例子。

4. 硬件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5、简述电脑的工作原理(可以画图说明)。

第 3 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第 2 章的理论教案

T2

课程计划

操作系统基础第二讲

老师:

班级

小时: 2个学分学生必须符合标准

    使用常见的 DOS 命令

学习图形界面系统下的文件管理

可以对Windows、记事本、播放器等工具进行截图

掌握Windows 2000系统的简单管理和维护

本次讲座的主要目的

    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学习使用常用的 DOS 命令

用户界面 (GUI) 功能

了解 Windows 2000 Server 的管理和维护

本次讲座的重点

 学习常用DOS命令的使用

 用户界面 (GUI) 功能

 了解 Windows 2000 Server 的管理和维护

本次讲座的难点

 常用DOS命令的使用

课前复习预览

(时间:10分钟)

课程知识讲解

一、操作系统介绍:(时间:10分钟)

我们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转化为交流。沟通的首要考虑因素是语言。不管对方能不能理解,以我们为例。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有语言障碍,我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另一种是找口译员。那么说到人际交往,我们不懂机器的语言,就得找一个“翻译”,这里我们称他为“用户界面”。

所谓用户界面,就是给一个复杂的东西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像一个开关,我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可以点亮,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力系统的结构,电线是怎么排列的, 甚至不知道开关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原理教案下载,你只需按下它。

在人机交互中,我们也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来实现各种操作。首先,我们发出指令并通过计算机用户界面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界面的“翻译”成为我们用户能够理解的结果输出,从而完成一个沟通过程。

我们今天想要的“操作系统(OS)”实际上充当了用户界面。

2.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简单来说,一个操作系统就是由一系列可以执行某些特定功能的程序组成,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基石。其职责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组织计算机合理工作。

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a) 用户界面:使计算机系统和用户之间的通信更容易 b) 资源管理:控制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 c) 文件管理:管理存储在各种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帮助将文件从一个存储设备传输到另一个存储设备d) 安全管理: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帮助保护数据免受恶意用户的侵害

4、操作系统分类:

 按用户:

单用户: 多用户:

 根据用户界面:

字符界面:该界面只显示文本字符。Microsoft 磁盘操作系统 (MS-DOS) 是一个基于字符的单用户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用菜单、图标和对话框来表示程序、文件和选项。用鼠标轻松导航。

5.识别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

基于字符的界面有几个缺点: 需要记住许多命令;错误处理能力差;需要键盘导航。

图形用户界面具有以下特点:

关于二次备课电子教案养成了一部分教师的的“惰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下载_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教案_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关于第二节课的准备

电子教案培养了部分教师的“惯性”。有的老师上课前先看看现成的教案,然后直接走进教室。学生和班级之间存在差异。统一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我们所教的班级,是否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教案的统一编制,有很强的教师个人主观教学思想,所以在课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班级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重新准备,如重点突破等。以及难点、问题 设计是否合理,合规检测的内容是否有梯度等。

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效率。

要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在充分利用教案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案,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包容,不断研究创新,多方收集数据和信息,在反过来用它来指导教学计划的修改和改进。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一个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促进计划改进和升华的动态过程。

在编写、使用、修改和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得到锻炼,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都在强调二次备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呢?

1

第二节课准备的内涵

提到“二次备课”,很多老师肯定会针对课后课堂出现的问题,想到修改或重新加工教案。

其实,我们今天所说的“二次备课”还包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前进行,统一教学计划适度执行。此次调整是教学内容的再次丰富,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体现,是精彩设计的创新。

2

第二节课的准备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有时间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案。因此,“研究”和“修改”别人的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统一的教学计划符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可以在教学计划上写下主要的教学过程,预先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和相应的对策。

如果教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绘制或填写教案或圈点,使教案更加实用。每位教师必须亲自制定教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下载,删除、补充、修改教案,使其成为适合班内学生的教案。

在准备第二节课时,我一般要求自己“标记、添加、修改、删除、调整、补充”。具体方法如下:

标记:用双色笔对原教案中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主要知识点、比较、典型、易错等内容进行标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

补充:增加你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于简化的环节增加具体说明。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建议的方法写进你使用的学习计划中,把学习计划变成你自己的教案。

更正:更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合本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删除:删除原教案中你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链接。

调整: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变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教学计划中不适合教学理念和学习条件特点的流程设计顺序

补充:补充教师在自学、点对点学习、小组学习中的行为设计;补充演示的指导方法、演示内容的分配、演示方式的选择、演示角色的安排、演示程序的设置;链接语言之间的补充过渡,使学习内容衔接自然流畅,使课堂学习具有层次感和渐变感;应对课堂“产生的问题”的补充措施。

教师必须反思每一堂课。反思要简明扼要地反映本班的教学智慧、教学方法、教学产生、教学理念、师生的得失、成功、不足和改进措施。

3

第二课的内容

一、目标、难点

根据班级水平,即学习情况,解读原教案的目标和难点,看是否与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做出来。

教案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的具体体现。

教案设计的重点是“问题引导”,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

根据现有的教学计划,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写作意图,确立基本的教学方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把握教学内容。教材,结合学生特点。,以达到“因材施教”。

如果课前对教材不是很熟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学生的答案和自己预设的不一样,就会感觉课堂不流畅,学不会及时控制课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