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 麦穗理论(4)

2019-05-24 07: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柏拉图的辩证法在早期还只是一种从苏格拉底那里沿用过来的辨析方法尚未成为一种关于存在和真理的本体论只有在后期的《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中出于改造他自己的理念论的需要他才在其作为世界的真正本体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中发现了一种客观的辩证关系即对立面的统一关系。他受到埃利亚派辩证法的启发在考察一个范畴的内涵时同时考虑与它相反的情况你不仅应该假设如若一存在研究它将产生什么结果还要假设这同一个一不存在[它将产生什么结果]。 注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第 872 页。 但他不是像埃利亚派如芝诺那样以为否定了对立的概念如多就可以靠归谬法反证自己的概念如一 相反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证明一若孤立起来看正如多一样也会导致荒谬的结果假如一是一则我们再也不能对它加上任何断言和规定不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因为一加上任何概念它就不再只是一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一和它自身相同甚至不能说一是或有一 因为同或是本身都不是一结论是一既不是一也不是。 注见《巴曼尼得斯篇》 陈康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第 159 页。

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 麦穗理论_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

一这个概念在它的含义的自身展开中自然而然、不可抗拒地走向了它自己的自否定从一是一变成了一不是一论证过程没有任何不合逻辑的地方结论却是自相矛盾的。否定一的这一论证与芝诺否定多的论证恰好构成一个康德意义上的二律背反。其次如果不是把一孤立起来而是结合存在来看也是埃利亚派的命题存在是一 那么存在和一作为一个整体就包含有两个部分存在和一其中每个部分又都既是存在又是一如此类推以致无穷一就成了无限的多注见《巴曼尼得斯篇》 陈康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第 170 页。  。结论是一不是一而是多。 《巴门尼德篇》通篇都是以巴门尼德教导青年苏格拉底的口气在谈话但内容恰好是与埃利亚派唱对台戏的即用埃利亚派的论证方式证明了埃利亚派辩证法的另一半二律背反 说明埃利亚派自己也逃不掉自相矛盾的命运。不过柏拉图在这里还只是摆出了问题说明一切范畴自身都有向自己的反面转化的倾向至于如何看待这一倾向他还处于困惑之中甚至基本上仍然是持否定的态度 因为他还未找到克服二律背反的方法。 到了写 《智者篇》 时柏拉图已意识到对立双方其实并不是什么错误而是有其真理的一面。

如果没有《智者篇》 《巴门尼德篇》中的辩证法充其量只是埃利亚的辩证法的扩充只具有智者派的消极辩证法的层次但现在通过对智者派的明确批判柏拉图终于上升到了积极的辩证法使对立面得到了统一。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他在逻各斯中引入并大力贯彻了努斯的能动性。 柏拉图早期的理念论把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截然分离开来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使这两个世界都成了僵化的领域 现象世界变动不居 但只是非存在 它没有真理性 也不能 在此世跨越到彼岸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则永恒不变、不能通融类似于埃利亚派的存在或一。通过他的自我批判柏拉图意识到这两个世界各有其不可缺少的价值他把二者的冲突称之为巨人和诸神的斗争并试图对双方作出一种综合。他认为那些主张现象世界的真实性的哲学巨人应当把他们所说的感性的自然物非存在理解为存在的一种潜能(dynamis)一种向着真正的存在的努力 这样 非存在就不是绝对的虚无 而是存在的一种 潜在 状态了另一方面那些主张只有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则不存在的哲学诸神如埃利亚派和早期柏拉图的理念论则应当把主动的作用、灵魂和生命赋予存在注参看《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第 968-969 页。

  也就是要承认存在也有运动和非存在的一面 所以理念既是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又是非存在的、变动不居的。这样一来这里的存在和非存在及一和多、静止和运动等等都已不只是具有原来的绝对的含义了而是有了相对的意义因而它们都可以在同一个事物身上并行不悖。不过这种并行不悖并不像智者派那样毫无原则。在柏拉图看来发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依条件不同而变化的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思想但把这一点绝对化 热衷于到处寻求相反的东西 翻来复去地从这一概念推到那一概念去运用思想 注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 209 页。  这就会沦为诡辩。相对之中有绝对只有在绝对的统一的立场上相对才会有意义。 柏拉图对智者派的批评归结为一个原则即思想是理念的结合注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 210 页。  这意味着思想是对立概念的统一。但对立概念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结合或统一的对立概念只有在一个高于它们的第三者、即一个更普遍的种概念之下才能统一这就是通种论。例如动和静本身是不能直接结合的动不是静但在存在这个概念中动和静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存在既是动的又是静的。

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喜忌组合用神,在组合用神体系之上,搭配加入一点传统意义的忌神,适当的逆修从长远看更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短期抑制层次,长期提升层次。《理想国》诠释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理念社会和现实社会构成我们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会真实存在而且处于永恒不变的状态之中,但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会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实.人们感受到的世界由现象组成,时刻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不断变化.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柏拉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认识论,囊括理念论和认识论,以此来指导他的哲学教程.柏拉图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书写并流传了丰富的哲学著作,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影响尤甚.《理想国》几乎是一部“哲学大全”,大部分由对话体写成,文体之优美,思维缜密.柏拉图认为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将具体事物与理念事物准确区分开,因为他们能真正认识到美.柏拉图觉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联系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能主观能动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认识会受立场、知识、世界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和柏拉图的世界观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善、对于美,我们都是心怀感恩并敏锐感受着的,对于它们的歌颂我们有一颗同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