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别光记心衰口诀!强心药活学活用 3 大注意(2)
图为洋地黄作用的鱼钩样反应
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没事儿,看懂看不懂的,先混个脸熟,再说我以前也是这样,慢慢就会了。
敲黑板的重点小结
洋地黄类一般经肝代谢,不可避免地受到肝药酶的抑制和诱导,这就会导致其药物相互作用非常繁杂,但有几点必须掌握:
(1)与治疗胃炎的制酸药物相互作用,该类药物会减少洋地黄类在胃肠道吸收,例如消胆胺、果胶、柳氮磺嘧啶等,这也带来另一种好处,我不说大家也猜到了吧?治疗洋地黄中毒啊!
(2)和β受体阻滞剂联用会增加房室传导阻滞的效用,搞个高度传导阻滞出来。这俩货临床上一般不合用,谁要是合用了,估计要被主任踢!
(3)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而且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好多人把 ACEI 类或是 ARB 类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合用,这可以增强洋地黄类作用,起到一片顶五片的作用,另一个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药物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
(4)洋地黄类绝对不能和镁剂、钙剂合用。具体为什么,说来话长,翻书去吧。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5)低钾血症的时候不能用,个人觉得一般血钾 4.0 以上相对比较安全。
儿茶酚胺类
这类药物以激动α、β受体为主要药物效用,它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这类药物都是时间依赖性药物,也就是说要让它发挥作用必须时刻保持它的血药浓度,一旦停止应用,很快就会在血液内消失,所以它一般都是用静脉泵持续输入。
它们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受体,对心肌细胞及其传导细胞起到正性肌力、正性传导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同时心率增快,单位时间内心脏做功增加,心排血量上升。其实从病理生理学基础上来说,这类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最终的共同作用通道都是使细胞内钙超载。
区别是儿茶酚胺类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解下主动使钙通道开放,而洋地黄类被动开放钙通道而已。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一个实验,离体心脏最大输出量的对应心率大概是在 170-180 次/分之间。但是在体心脏最大输出量对应的心率大概是在 220 次/分左右,这个差别就是因为儿茶酚胺类的作用,其不只是增加了心率,而且增加了心肌收缩力所致。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所有的受体类药物(当然也包括儿茶酚胺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受体上调和受体下调的问题。在长时间的应用这些药物之后一定有个渐进过程停用药物,否则就会导致反弹。这类受体药物还包括糖皮质激素、阿片类受体药物等,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这类药物平常最常用的大概就是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了吧。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咱就以多巴胺为例来说明一下。
其实多巴胺的药效非常繁杂,不同药物剂量对应着不同的药理作用。
2~5 ug/kg.min 的小剂量:一般认为是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改善微循环,对预防休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血压影响不是太明显。
5~10 ug/kg.min 中等剂量:一般认为是激动了β1 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增快,对心脏的正性变力作用和正性变时作用明显。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收缩压上升更明显,脉压差增加。
10~20 ug/kg.min 大剂量:激动了α受体,全身后负荷增加,舒张压上升,全身血液进一步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肺重要脏器供血。
大家可能头大了,这么乱的药物剂量让我们怎么滴这种药物啊?怎么计算剂量?
好,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还是以多巴胺为例。
大家知道多巴胺是 40 mg 一支的。我们以 5 ug/kg.min 为例。那么一小时的用量是多少?
我一般是按 50 kg 体重计算,这个体重比较保守,一般不会药物过量的。那么一小时的药物用量就是:
口头抗议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