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主义 大国的归宿只有一条路:被误读的“孟德斯鸠定律”
无疑,当今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是美国。
孟德斯鸠(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出了大国治理的不易。因此,强大的国家一定有强大的原因,根据现代国家学说的要义,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美国政府的基本框架是分权制衡,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思想则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离而建立的。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机构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机构行使三种权力,则一切都完了。”
《联邦党人文集》中特意提到,为防止权力对政治自由和民众权利的侵犯,美国建国先驱在制度设计时,“常常要求教和引证的先知,是著名的孟德斯鸠。”美国总统杰斐逊更是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杰斐逊之所以将法国看作人们思想的祖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孟德斯鸠的推崇。
作为现代国家学说的奠基人、法国启蒙运动三剑客之一,孟德斯鸠的理论,尤其是分权与法治,对18世纪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与政治体制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孟德斯鸠生平的同时期,正是大清的康雍乾“盛世”。倘若这三位中国的“明君”也听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估计会毫不留情地把他拉黑,甚至还有可能投诉。
因为,孟德斯鸠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被后世称为“孟德斯鸠定律”,所有看明白这个定律的皇帝,估计都会崩溃。
“伴君如伴虎”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原则
孟德斯鸠认为,大清是个地道的专制国家,且毫无改变之心:“人们曾想使法律与专制并行,但任何东西和专制联系起来,便失掉了力量。大清的专制在祸患无穷的压力之下,虽然曾经愿意给自己带上锁链,但事实上,它用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为凶暴。”
什么叫专制国家?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君主、专制,“在共和政体,人民整体或部分拥有主权;在君主政体,只有一个人统治,但依据确定的法律;在专制政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统治一切,既没有法律,也没有规则。”
政体不同,统治原则自然也不相同:共和制的原则是美德——人们要有对国家的热爱,要有为公共利益献身的精神,如果没有美德,共和政体就无法维系。
君主制的原则是荣宠。因为,“君主政体意味着地位优越、门庭显赫,乃至高贵的出身。荣宠的性质是索求优遇和赏赐,所以能在君主政体中占一席之地。古典自由主义”
专制的原则是恐惧。孟德斯鸠说,“人们越是心存恐惧,这个政体就越完善。”因为,“专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全部转交给受委托的那些人,自认为不同凡响的人有可能造反,因此,必须以畏惧窒息一切勇气。”
古装剧常讲“天威莫测”“伴君如伴虎”,在专断的权力面前,你永远无法预料你的行为会引起什么反应——专制权力就是靠这种不可预期,达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可预期,它就完蛋了。因此,专制国家必然要求和产生一种极端服从,“人如同牲畜一样,只有本能、服从和惩罚,自然情感完全不起作用。”
孟德斯鸠定律
“不同的政体,和国家规模直接相关。共和制只在小国才能生存,中等规模国家更适合君主制,而大国只有专制才能维持。”
这就是孟德斯鸠定律。
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因为,美国既是共和制,也是大国。
但康雍乾听了肯定很受用。倘若只听到这里就转身,他们也许会把孟德斯鸠塑成神像,供在孔子旁边。
不过,孟德斯鸠还有后话——应该是让皇帝们很心塞的话。
“孟德斯鸠定律”首先基于,大国“倘若不实行极端的奴役,就会形成自然条件难以承受的割据局面”,并且,大国必然积聚大量财富,引起更多人的觊觎,埋伏更多的战争机会,“因而温和精神式微,而在小国,公共利益更为直观,更为人所知,更贴近每一个公民,公权滥用则不那么普遍,因而也不那么容易受到保护。”
人银还不如什么都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