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 【中考倒计时130天】如何抓住各科常考的重难点?制定科学复习(2)

2018-02-08 06: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因为,中考的志愿录取批次,主要分为:1、自招,也就是提前预录取;2、统一批次。

自招又分为两批:一是推优,二是自荐。推优一旦录取,后面的所有志愿批次自动失效,而且推优不得放弃。推优失败的同学,可以参加自荐。

2017年,推优和自荐的录取人数,是差不多的,通过自荐被录取人数略多于通过推优被录取人数,两批共约8千多人。

2017年上海中考提前录取总体招生计划为8796人,其中,推优计划4359人,自荐计划4437人。公布的正式录取生名单中,推优生占3716人,自荐生4355人。

2017上海中考提前录取批次,录取比例为92%。推优生录取比例为85%,自荐生录取比例为98%

统一批次,又分为:零志愿,名额分配,平行志愿。(这些中考名词解释的文章很多,此不赘述。后期发在我们群里,供大家观摩、学习、参考。)

3、何时准备自招,如何准备自招:

对于一模考后的初三学生,也就是现在初三的学生,基本两拨分开来了,没什么悬念,自招和中考方向,各行其道即可,自招的上自招的课程体系内容,中考方向的上中考的课程体系内容,毋须多言。

对于每年秋季刚进入初三的学生,对于基础很好的,一直准备自招的学生,重心可以放在自招方面,但是初中课内的初三知识,涉及到一模考试也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对于初二的学生,如果年级别排名很靠前,一直基础很好,就应该至迟在初二寒假或者初二春季时接触自招的课程内容了。因为,准备自招的孩子,一般是初二暑假时,结束初中的所有课程。也就是从初二的暑假,开始初三的总复习,开始准备自招考试。

对于六七年级的学生,别一天鸡犬不宁的去东碰西撞上什么自招班了,真的还早。因为六七年级,主要是养成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夯实基础的关键时刻(竞赛班情况除外),如果这个时候乱七八糟的没个头绪,一味只图快和偏难的,基础没打扎实、系统性思维和学习思维习惯没养成好,到后面初二初三的时候,那时候,如果一是习惯各方面积重难返,二是知识方面也千疮百孔的情况,结果肯定是不得不回炉重来,更痛苦,追悔也莫及。

但是,六七年级也必须要在课内的基础之上,适当拓展竞赛的高难度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因为一来要能力的提升,二来对于自招内容而言,也是九层垒土、合抱之木非一蹴而能就,只是不同的阶段分清主次即可。

坦白说,中考的竞争是狼多肉少式的堪称惨烈,但是反过来说,有了这么多的批次,也就意味着有这么多的机会。那么,对于每一次的机会,我们该如何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当机会来临时,从容抓住它,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个人经验,好几年下来,接触了几千名家长和孩子,多数的问题可笼统归于两类:

一是急于求成导致手忙脚乱,家长其实不懂中考的游戏规则,更不懂课程的教研教学,在旁边瞎指挥的;

一是优哉游哉的温水里的青蛙式,总觉得太早,总觉孩子要轻松,到头来肠子都悔青的,每年初三这样的不可胜数。而后一种面对机会而无视其价值终致白白流失者,较之于前一种努力后的无效,更悲哀!

道理很简单,当你的资产,或者你的家族地位,没达到几何指数增长,当你的条件无法移民海外跑出体制内时,你最好做好一切准备去迎接体制内游戏规则所有可能衍生的一切后果。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避免人性深处当面临优劣对比时的心理落差与随之而来的无助和愤懑,尤其当你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身处于劣势的一方时,尤甚。

(此处是基于以往几千个家庭的实际案例而提供的建议,供参考。所述不涉及任何针对某一群体的议论,也无关于快乐教育教育学理论的相关探讨。)

第三,一模考后,自招希望不大或拿不到资格的同学,中考方向的同学应该怎么准备?

1、先来看看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整体架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