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 专访「硅谷老炮」马尔科夫:人与机器谁将拥有未来? ...(5)
机器之心:从2012年到现在,您一直非常关注中国。能否谈一下您对中国AI和机器人产业的观察?
马尔科夫:我看到了许多例子,证明中国的研究者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举个例子,在机器视觉领域有一个年度竞赛叫做ImageNet,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这个挑战赛中凭借深层神经网络技术的最新突破,获得了冠军。而这项工作有一半都是由微软的北京团队完成的。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近年来我真的看到了世界重心的转移。你知道在IT业界,控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平台能从中国诞生并走向世界,这将是中国成为AI世界级玩家的信号。最简单的平台就是操作系统,它能带来控制力和影响力。举个例子,2006年,我在欧洲做记者,当时似乎大部分移动计算的创新都发生在欧洲,而不是美国。结果,2007年,iPhone诞生了,一切都转向了美国,美国一跃成为了创新的中心,让我感到十分惊讶。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领域。例如,我跟人打赌说,人机交互的下一个大突破将发生在增强现实(AI)领域。但谁会跨出第一步呢?它会来自哪个国家呢?(机器之心:会是Magic Leap吗?)有可能是Magic Leap。或者,也有可能来自中国。或许创新会来自于小型化、激光或光学领域,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在中国。
我们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抢走吗?
机器之心:在《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您提到了自动化科技的普及带来的失业问题,但您并未深入探讨这个话题。而其他作家,比如Jerry Kaplan的《Humans Need not Apply》一书则认为,机器人的使用会增加不公平,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您似乎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而是认为通过税收等政策,就可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您是否可以详述一下您的观点以及原因?
马尔科夫:Jerry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总在争论这个问题。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观点都发生了一些改变,现在我们开始同意自动化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也不会在短期内消灭所有的工作。Jerry认为科技会带来不平等,而我认为这个问题尚有争议,并无定论。
美国经济的不平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兴趣,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我读过劳动经济学家David Autor [15]的著作,他写了很多深刻的文章来思考AI在工作自动化方面的局限。他普及了一个概念——美国经济正在被「掏空」(hollowing out),也就是中产阶级被掏空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科技的发展。比如说,曾经有一些工资很高的白领工作是重复性的劳动,这样的工作在过去的5到10年中已经消失了大部分,被高效的软件所取代。但我不认为这种自动化是AI,它只是电脑自动化,而不是AI自动化。所以,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并不清晰。Jerry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没有看到明确的证据,所以我们还在继续讨论。经济学家也在争论,究竟是什么加大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或许并不是科技,也有可能是税收政策造成的。
[15] David Autor是MIT的经济学家。(机器之心相关文章:MIT学者:为什么「与机器赛跑」荒唐至极 | 被自动化夺走工作的人类,你们的未来在哪里?| 认知技术时代:自动化如何重塑工作。)
机器之心:您认为哪些工作不会被机器人和AI取代呢?
马尔科夫:MIT劳动经济学家写了一份有趣的报告,研究了律师的工作。实际上,这份报告一开头就引用了我在2011年和2010年对e-discovery [16]软件的报道,这种软件可以阅读法律文件。事实证明,软件阅读法律文件的能力比人类更强。许多人看见这个事实,就说:「天哪,这一定会影响法律市场的增长。」劳动经济学家调查了律师的实际工作,结果发现,律师的工作包括12种,包括咨询、庭审和说服陪审团等,而阅读文件只是其中一项。AI影响的只是阅读文件,这叫做任务自动化(task automation),而算不上工作自动化(job automation)。在美国的白领工作中,许多技术类工作已经有很多任务自动化的案例,例如医生、律师、程序员、记者等等。最近还出现了会写故事的机器人。可是,机器能做采访吗?或许有一天能,但目前还不能,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所以,我再次强调,它只是将任务的一部分自动化了,而不是整个完整的任务。所以,我在思考——美国究竟有多少比例的劳动力会因自动化而危如累卵。最近,麦肯锡出了一份有趣的报告,给出了不同的路径。在美国,争议也正在转变。我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意经济并不会在短期内被自动化毁灭。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今天拥有工作的美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有一个指标叫做劳动参与率(labor participation rate),指的是实际劳动力在潜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在美国,劳动参与率实际上是非常低的。这与科技无关,主要是因为美国劳动力的老龄化。当我这一代人开始退休,他们就会离开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参与率。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应该大力提升女性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