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细胞膜化学成分 有何特点 如何排列 疑问及解答丨必修1《分子与细胞》(6)

2018-01-17 00: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秋水仙素由于抑制了纺锤丝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去组成两个子细胞核,细胞也就不会分裂成两个细胞,从而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是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没有丝毫意义的!分裂期的前中后末都有一系列的变化。不能形成纺锤体,有的变化会继续发生,有的变化不会继续发生,要说停止于什么时期,就看你以什么来作为各期的标志了!

⑤正常情况下,前期发生染色体缩短变粗、核仁核膜解体、纺锤体形成等变化,中期发生染色体移到赤道板的变化,后期发生着丝点分裂和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变化,末期发生与前期相反的“两消两现”及细胞质分裂变化。单纯不能形成纺锤体时,染色体除了移动的变化外,其他的变化都不受影响;两个“两消两现”也依然会出现。到底停止于什么时期?就看你以什么标准来进行断章取义了!!!

⑥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由于染色体不平均分配,所以细胞不分裂,停留在后期。

⑦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重新形成染色质状态是在末期完成的,因而也可以认为是停止于末期!

秋水仙素主要是阻止纺缍体的形成.应该在前期就停止了,,因为纺缍体主要是前期时的纺缍丝或星射线形成的,所以应该在前期停止.

⑧我觉得还是不要说停留在哪个时期的好,因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比如后来着丝点也还是分裂了,那么这又怎么算呢?另外特别的是,染色体加倍以后的细胞不是还要加倍了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吗?怎能够说是停止了?

4.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中心粒复制吗?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同一个平面上,还是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解答:①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只形成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短暂的间期也应有中心粒复制,否则不能形成两组中心粒,自然就不会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同一个平面上。课本图中呈现的是在赤道板上下两侧(只是为了体现立体感,更好地呈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也是更好地与有丝分裂区别)。

5.问: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那么这里指的蛋白质的合成是在哪儿进行?

解答:核的蛋白都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中合成的,通过核孔定向输入细胞核。

6.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

(1)线粒体(2)核糖体(3)高尔基体(4)中心体(5)内质网

A.(1)(2)(3)(4)B.(4)C.(3)(4)(5)D.(1)(2)(4)(5)

解答:本题是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细胞器功能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回答此问题时要将运动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动态变化特点与有关的细胞器的功能联系起来考虑:有丝分裂间期,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这种复制和合成过程以及细胞分裂各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都需要消耗能量ATP,而ATP主要是线粒体提供的。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及细胞内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内合成,蛋白质合成后需经内质网运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内经复制产生的两组中心粒分离,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由此分析答案选D。

7.细胞衰老的时候为什么核体积会加大??我看有些网站上还提到核质比下降,为什么??

解答:蛋白质在细胞内不能贮存,正常情况下,细胞需要某种蛋白质时,相应的基因就被解锁并表达,合成这种蛋白质。当合成的蛋白质的使命完成后,这种蛋白质的水解酶基因也表达,合成相应的酶将这种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以供合成新的蛋白质时利用。细胞衰老后,基因的表达能力下降,合成了的蛋白质不能及时水解,积累在细胞核内,细胞核就变大了。

8.生物致癌因子中为什么只有病毒才是致癌因子?

解答:癌症的产生是由于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而产生的。这涉及基因突变,而病毒具有侵染功能,其中部分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中,这样引发基因突变。细胞膜化学成分 有何特点 如何排列而完整的细胞没有这种功能,所以细胞生物不是致癌因子。

9.有性生殖的类型有哪些?

解答:有性生殖的类型有三:

(1)单性生殖:

①孤雄生殖——蚜虫、蜜蜂的卵细胞可以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②孤雌生殖——花药(里面是精子)离体培养的新个体。

(2)接合生殖——水绵等。

(3)配子生殖:

①同配生殖——两个完全相同的配子的结合:衣藻、盘藻、丝藻等;

②异配生殖——雄配子与雌配子的结合:实球藻、空球藻等;

③卵式生殖——形成精子、卵细胞的精卵通过受精作用结合成受精卵,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