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党史的手抄报内容_小学生党史国史手抄报_党史国史手抄报内容(14)
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叛变(向忠发曾担党书记)。领导机关遭到破坏,白区的组织相继破坏。此后,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先后责任领导工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在不抵抗的命令下,相继退入关内,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同年5月,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激起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抗日运动在全国迅速掀起。
中国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并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杨靖宇、李兆林、赵尚志等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1932年6月,反动派纠集60余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军事‘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由于张国焘的轻敌而遭到失败。苏区的‘反围剿’方针与临时发生了分歧,受到排挤,被撤销了的红军总政委的职务。是年冬,反动派调集50多万兵力进攻苏区,当时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的指挥下,灵活地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的经验,又取得到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缴枪一万余支。
1933年初,临时迁入苏区,王明路线在苏区控制了整个军事的局面。
1933年9月25日,反动派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采取了“关门主义”,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针。把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给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曾在二战期间在苏联的斯大林保卫战中立下过很大的战功),李德教条地运用苏联与德国战争那一套,再加上王明的极“左”路线,完全违反的战略战术,推行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反对游击战、运动战,实行“正规战”、阵地战,结果使红军遭到严重损失。使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了惨重的失败,从此全国大部分苏区失去了根据地。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退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这同时,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935年1月长征红军途经遵义,召开了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肯定了的军事方针,推选为局常委,确立了为代表的新的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经过将近二年艰难险阻的长征(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渡过大渡河,四渡赤水、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等)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工区会师,红军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3)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自1931年9.18日本侵占东北地后,1935年又发动了华北事变,企图把华北地区也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国党于8月1日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党领导了北平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得到全国学生的响应,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 。“12.9”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国党对东北军和西北军做了大量的工作。张学良、杨虎城也希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然而却仍然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各地抗日运动。拒绝张学良、杨虎城的抗日要求,并准备把张、杨部队调出西北,致激起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释放一切犯,实行等八项主张,并电邀代表到西安共商救国大计。冷静地分析了西安事变的错综复杂形势,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这一事变的方针,并派出由周恩来、秦邦宪、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谈判,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迫使接受了“停止剿共”、“与党联合抗日”以及释放犯等条件,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随后,张学良即释放,并亲自送他回南京。从此,张学良却遭到了的长期软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两党的新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2海里外发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