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汉弗莱 哈克_是大臣是首相与纸牌屋_是大臣(2)

2016-12-21 17: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两相对照,对于我们这个国度来讲,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剧集所表现出的对于的解构以及直面整个体制的大胆讽刺,即使对于我们现今来讲仍然太过超前。英国人将他们对政党、公务员体制、媒体乃至于更为化的外交政策以及与欧共体的关系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既是讽刺、批判,更多地则是对自身制度的自信。

J:伯纳,你想过从政吗?

B:我不想,大臣。

J:为什么?

B:我在我的字典里定义过。

J:怎么定义的?

B:煽动、阴谋、操纵、推脱、贪赃枉法、蛊惑人心……还是留给诸位主公来操心好了。我觉得我没有这些素质。

J:可别低估你自己,伯纳。

J:听好了,卑微的社会公器,欧洲各国本是一体,致力于同一个目标。

H:哦,哈哈哈!

J:什么这么好笑,汉弗莱?

H:大臣,我们客观地来看,这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场,我们为什么加入?

J:为了加强自由西方国家的联盟。

H:哦,是嘛!大臣,是为了离间德法,从而压倒法国。

J:那法国为何加入?

H:为保护他们没用的农民免遭竞争。

J:德国不是吧?

H:他们是为清洗种族灭绝的罪名,请求重新加入人类社会。

J:这也太尖酸刻薄了。哪些小国总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吧?

H:是嘛?卢森堡是为了赏钱,作为欧共体首都,外国资金滚滚而来。

H:大臣,英国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的欧洲。因此,我们联合荷兰压制西班牙,联合德国压制法国,联合法国和意大利压制德国,联合法国压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治之。您看,一贯的效果很好,为什么要改变。

J:这都是老黄历了吧?

H:对,也是现行政策。我们得打进去,从内部攻破。我们施加过外力,没有成效。现在可以从里面把他们搅成一锅粥了。调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高兴坏了,光辉岁月又回来了。

总体而言,推动整个剧前进的源动力的就在于以吉姆·哈克为代表的大臣(首相)和以汉弗莱为代表的常务秘书(内阁秘书)之间就政策推行之间的你来我往的交锋以及隐藏在大臣与秘书背后的重重矛盾。汉弗莱 哈克前者作为政客想要有所作为,捞取选票,博得资本;后者则代表的是整个不倒翁式的公务员体制,其初衷则是「不折腾」,尽可能地使得整个体制顺畅运转,以操控政党下的来去如流水的内阁。伯纳则既是大臣的私人秘书,同时又得接受常务秘书的领导,因此他的工作其实是「走钢丝」的艺术,不能过分偏袒任何一方。当然,吉姆与汉弗莱之间并非只是单纯的对抗关系,他们既互揭老底,同时又相互利用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既对抗又依赖的关系正是对抗中的常态,也为丰富剧情本身奠定了基础。无怪乎每一集的最后一句台词都是汉弗莱的一脸坏笑的说着:「Yes,Minister/PM Minister」,两人到最后总是能「可耻地」达成妥协。从整个剧集来看,揭露隐藏在政党背后的公务员工作、思考方式的内容占据了剧集内容的大头,这也是该系列剧集的主要目的所在,而对于这种公务员体制批判地最集中的地方莫过于在第三季第六集「The Whisky Priest(知易行难)」中:

H:好吧!大臣,如果您非要谈道德问题,请容我指出,道德只有对与错,没有小错和大错。

J:别绕弯子里,汉弗莱。

H:不追求道德。

J:是嘛!那追求什么?

H:稳定,社会正常运转,预防混乱,制止,屹立不倒。

J:为了什么?

H:您说什么?

J:如果不行善,那他的目的是什么?

H:大臣,不关乎善与恶,只关乎治与乱。

J:意大利用英国还不乱,你不在乎?

H:职责要求我不在乎,那是政客的事,我是执行政策的。

J:就算你认为政策不对?

H:政策几乎都不对!不过执行非常圆满。

J:汉弗莱,你有听过公务员为原则问题辞职吗?

H:当然没有,你怎们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