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建国方略读后感_《建国方略》读后感_建国方略心得体会(2)

2016-11-28 13: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尽管如此,《建国方略——物质建设》的意义并未因它的前瞻试验性而丧失其意义,虽然孙中山平生领导和促发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影响深远的革命,一次果实被窃取,另一次则在端倪初发之时,他本人就已经与世长辞。但正如韦慕庭在《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结尾所说的那样,这个文件系统性地把经济建设、国民精神建设和政体构造结合了起来,并最终引导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后逐步实现了他为中国谋求解放的梦想。

通过一个多月的速读,我从中深刻体会到孙中山对于中国发展的远大理想。深刻体会到:《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外察世界潮流,内审中国国情,并在认真反省数十年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他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理想而殚精竭力的思想总结。最佩服他的地方当然就是,孙中山先生在10年前便能清楚的预料到十年后必定要发生的社会现状。他的理想与展望大都得到了印证。我想这正是这本著作流传至今的根源吧。建国方略读后感 作为一个理科生,第一次亲身体悟到查资料辅助阅读,再从阅读中得到自己的感悟的。以及中国历史的可研读性。我会一直为中国拥有孙中山先生而感到自豪!~

凭借所查资料结合书本后的个人拙见,如有错解原作之意,望见谅。

建国方略读后感(二)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关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他提出了基本构想,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艰苦奋斗,而今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诸多构想,已经成为现实。

孙中山于1919年写就《实业计划》一书,与《孙文学说》等书,合称《建国方略》。关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他提出了基本构想,当时曾被有些人斥为“空想”。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艰苦奋斗,而今盘点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诸多构想,已经成为现实。崛起的中国,实现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是三义精神的发扬光大

中国革命实践证明,三义与主义是相互融合的,说“不但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证明,而且在未来还要证明,中国党是(孙中山)革命三义最忠诚、最彻底的实践者。”三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所谓革命三义是随着历史进程渐趋完善的新三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第一次上提出“重新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他曾16次演讲阐述三义。他最后、最详尽的一次演讲内容中有:“民族主义,反对列强侵略,打倒与相勾结的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民权主义,实行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管理,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以治理国家;民生主义,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在多次演讲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必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这些精辟论述,十分切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也为中国革命实践所体现。中国特色,是孙中山三义精神的发扬光大。如,就民生而言,2012年,中国党十八次大确定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是三义精神的发扬光大。

二、建国三序在海峡两岸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

孙中山对中国体制的构想和建立,提出了一整套设计,这就是建国三序。所谓建国三序,是指当时中国要从一个军阀割据、民智未开的国家,过渡到一个自由的国家,不能一步到位,需经军政、训政、三个时期。军政时期,设立军,以扫除军阀割据、完成国民革命为要务;军阀扫除、国家统一,即可进入训政时期,由执政党培养训练民众学会并掌握权力之运用,党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法律的权力,以党治国;经过训政,地方自治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对选举、罢免等项权力已会运用,执政党即还政于民,制定宪法,进入时期。所谓以党治国,即在训政时期,由执政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此外,还有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等论述,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体制中考试、监察这些精神,设立平行的五院分别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大权力,其地位平等,且相互制约。这一整套设计,在当今社会里人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对于刚从二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脱胎而来的民国来说,的确是十分先进的制度。现今中国实行的合作和协商制度,如,人民、政协会议、国务院及地方人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实际上是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的体现形式,并有所创新。海峡对岸的,因历史原因与大陆分割,在执政时期,因岛内多乱曾长期实行军政、训政,自开放以后,也进入了时期。现今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人民开始友好往来,相信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和努力,可望实现“”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