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_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_历年最高科学技术奖(14)

2016-11-26 21: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吴孟超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党,热爱医学事业。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国际肝胆外科界享有较高的威望。他教书育人,提携后骏,培养出大批肝胆外科专家。他年逾八十,仍然奋斗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为发展肝胆外科事业、更多地解除患者病痛而辛勤工作。

王永志,男,中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在新型液体远程和固体远程两种战略火箭以及地地战术火箭的研制中,为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

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

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1999年获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