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_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_历年最高科学技术奖(11)
吴征镒院士编著了《中国植物志》(包括英文版)、《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国际奖1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征镒院士治学严谨,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目前,吴征镒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2007年1月还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典》主编,近年来仍在发表重要学术论著。
吴征镒院士知识渊博,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
李振声,男,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五十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新抗源,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以长穗偃麦草为主的远缘杂交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40余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 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通过系统鉴定筛选氮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
李振声院士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