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导语: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养尤其是心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小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非常必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希望有所帮助!
一、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式
1.具体表现
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确保;专业理论素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
2.详细内容
学生在开启大学后,第一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心理职业基础课程学习,安排2~4周岗位认知实践和6周校内心理实训,完成基本能力跟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年,学生在校内心理实训室学完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以真实工作过程跟工作任务为抓手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安排1个月校内心理实训和1周到学校做准工人的职位见习,考取相应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岗位核心素养培育。第三年心理学教案范文,结合就业工作,安排教师到就业单位或校内顶岗实习基地的工作岗位,完成心理职业素养提升跟岗位素质提高的专长培育。通过上述机制,教学队伍逐渐建立1年基本素质培育、1年项目课程+心理实训、1年企业顶岗实习的“3个1能力提高”,最终推动教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
1.优化基础课程,使教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
根据社会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素质培育为本位,结合本专业各岗位群所需要跟通用的基础知识,以“够用”为方法,确定“宽基础”教学内容。比如,我们修改了观念政治课、文化素养课(大学英文、大学数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课(教育学)。这样,使学生可学到比较开阔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基本能力,既有短期就业的素质,又有适应新岗位的基础,并为现在的再次学习成就良好的知识系统。
2.强化应用课程,使教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跟市场需求,将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如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或者实训实践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项内容。专业技能课因专业的传统跟市场需求,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准,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点,避免学科间内容的重复,我们经研讨决定删除《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几门课程,增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儿童心理游戏》《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课程。对于选修课(如人际关系心理学、应用文写作、国学经典、环境教育、课件制作),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跟实际应该加以选择。
三、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1.能力模块。
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学队伍确定职业素质教育、岗位素质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素质拓展、岗位能力提高5大模块,构建以岗位核心培养为主线的阶梯型实践能力提高模式。
2.顶岗实习。
为了强化学生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团队积极拓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与毕业考察,使教师有效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常识,也为教师毕业之后成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顶岗实习的管控。包括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实习计划:实习第一周,每个学员都必须在知道实习单位基本状况跟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本人的实习计划,并还给指导教授审核。二是实习方案:实习方案主要包括教案、班主任工作细则、讲座方案、个别或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素质拓展方案跟培训方案等。每个学员在实习之后需要完成上述两类以上(包括两类)的实习方案,且每类方案不超过3个。三是实习调查:实习调查报告主要包含教育现象调查、单位组织情况调查、岗位工作预测报告、该单位心理学专业化建设状况调查等。每个学员在实习之后需要大约完成其中的1项调查。四是实习日志:认真填写20篇以上(含20篇)的实习日志。到医院实习的学员的日志需要包括3次听课记录(包括评课记录)。五是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每个学员要仔细总结,填写《教育学院学生实习总结》,字数2500字左右。
第二,顶岗实习的推行。重点推进好顶岗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阶段工作。第一阶段是实习前(计划打算):制订顶岗实习方案;公布顶岗实习的民企用人要求;宣传动员,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岗位,拟订实习计划;学习企业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三方面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力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习中(过程监控):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训练;教师定期访问学生和企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学员撰写业务报告(心理活动小结和业务总结报告);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员进行考核。每个老师在顶岗实习的真实环境中学习专业课程,结合顶岗岗位完成实用的毕业设计课题和要求的作业文件。第三阶段是实习后(评价总结):评价、总结、交流和表彰。
四、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
1.特色教材资源建设。
校企双方按照岗位核心素养培育需要,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开发与优质核心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教学队伍一方面选择优秀高职教材,另一方面以真实工作过程跟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团队带头人主持编撰《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核心课程读本。该教材具有下列两个鲜明特征:
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其课堂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给学员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常识,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与推动自身发展的素养,本书自始至终充分展现了这一初衷。该教材较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研究活动,引导学员积极参加大学、家庭跟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灵、态度与价值观的演进。教材在内容跟机制上有所创新,充分展现了时代传统,为教师再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分支学科确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应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全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书以实例、小故事、知识窗、小测试、小练习和团体活动设计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主题。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以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中所见到、所关心、所疑虑、所期待的难题为主线来构想。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举的心理训练或团体活动内容带有能操作性,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悟,行有所导;注重学生参与,让教师更多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常识的主动建构中来完善自我。
2.拓展教学资源建设。
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构建,本队伍在教学中,结合使用了相应的扩充性资料。具体说来,团队教师选定的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基础性资源。以院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借助心理学教案范文,为课程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团队带头人组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培训练习方案、心理试验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研发,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类是推荐性资源。作为教师的课外辅助性读物,我们向教师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我喝过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