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歌曲欣赏_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ppt_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本课小结 课堂巩固 * 北魏 [439~534] 南 朝 北 朝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7] 北齐 [550~577] 隋朝 [581~618] 宋 齐 梁 陈 北周 [557~581]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历史特征:短暂的繁荣 一、隋朝的兴亡 二、大运河的开通 课标要求:1、知道隋朝的统一和灭亡的原因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 三、小结与巩固练习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长安太仓 粮仓 五千五百多万顷 一千九百多万顷 垦田 四千六百多万人 三千多万人 人口 结论 隋盛时 隋初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表格和材料反映了当时隋朝的经济发展是怎么样的。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 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歌曲欣赏,认识到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说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理解; 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 本着以学定教的思想,我先对七年级学生做一下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歌曲欣赏, 通过少儿读物了解了一些历史故事、成语典故,但他们在小学没有系统的历史学科学习,学 生虽经过了半学期的学习, 但对隋朝历史知之甚少, 通过历史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的能力还需 加强。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提倡的启发式、互动式、合作式教学。我拟定了以下的教 法学法。 【说教法】 在本课授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 辅之比较法、 图示法、 材料分析法。 【说学法】在本课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河风光》结合大运河申遗,老师提问:1、你知道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 凿的吗?2、它有经过你的家乡吗?3、你知道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吗?通过设问激疑, 便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 ——《隋书》 1、国家统一安定 社会经济繁荣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隋朝运河贯南北 三点四段两千长 永通邗江北到南 涿郡洛阳通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苏伊士运河 1858年动工,1869年通航。3.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 ——《资治通鉴》 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五百公里 三点:三个城市(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分为四段水渠(永、通、邗、江)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2、概况 3、开通的原因(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 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区分什么好事或坏事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好事会变为坏事,坏事也会变为好事.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成败相随,好坏更替的统一体.聪明的人,都会尽力使坏事变好事,而提防好事变坏事.4.换一种心态就能换一种方式生活.一个乐观的人,在生活中,就能够笑看输赢得失,而不只认最终胜负.他们深信未来,也不抱怨现状,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步步向上攀登,而走向成功.5.简单做人,洒脱自在.简单是一种平淡,却不是单调,简单是一种平凡,却不是平庸。
败就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