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高中地理教案模板范文,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各省(区、市)将逐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学校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到 2025 年,这个概念,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全面贯彻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那么,我们对英、语、数三大学科的教材和课程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呢?对此,小剑老师做了一些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课程目标
基于课程的总体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分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学校英语教育。
1. 语言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感,能够在常见的特定语境中综合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并能正确识别表达意思的手段, 有效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意思和进行人际交流。
2、文化自觉目标: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取文化精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我的良好品格-提高,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文化能力。
3、思维素质目标:能够区分和分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对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建构新概念,分析和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观点和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具备多元思维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英语学习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监控、评价、反思文化,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逐步提高运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 课程结构的变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由三类课程组成:必修课、选修必修课和选修课。
1. 必修课(6学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打下共同的基础,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英语学术质量1级的要求,达到英语学科的基本要求高中毕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以必修课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
2.选修必修课(8学分),供有兴趣学习、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选修,与必修课形成递进关系;学生必须修满8学分的必修课才能参加高考。高考应根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以及学业质量的高低进行考核。
3.选修课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包括高级课、基础课、实践课、拓展课、国家规定的第二外语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结构示意图
三、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六大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涵盖整个高中阶段涉及的主题,不分课程类别进行描述;描述具体的内容要求。
1. 主题提供语言学习主题的范围或背景。学生对题目意义的探究应该是学生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2. 语篇类型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实践文等类型,以及多模态形式的口头和书面语篇:如文字、插图、歌曲、音频、视频等;
3.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语言知识的表达功能;
4、文化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取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
5、语言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和写技能。听、读、看是理解能力,说、写是表达能力;
6.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生为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的运用表现为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应用活动中,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为规范和管理自身学习过程而采取的学习行为。
4.附录更新更完整
1、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等级划分”。
2、2017年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共收词3000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1500个,义务教育阶段应学习掌握的词汇500个高中英语课程,共2000字。选修必修课学习掌握1000个单词,累计达到3000个。
3、增加结构分类;主从复合句部分,增加同位素从句;间接引语被删除。
4.新增“教学案例及原文”,也可作为教师日后编写教案时的参考。
5. 删除了“功能创意项目表”和“主题项目表”。
语
一、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审美的欣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二、十二门课程的目标
2017版课程标准已成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即: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对事物的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审美体验,文学作品的欣赏,美的表达与创造,中华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的理解,关注当代文化的参与。
3.课程结构
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选修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课程。三类课程设有7-9个学习任务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贯穿于三类课程之中。
四、学分与选课
必修课8学分;选修必修课6学分;选修课设计12学分,供学生自由选择。必修课,每个高中生都必须上的课;选修必修课,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入学考试要求选择修读;选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
5.明确学术质量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该学科课程后学业成绩的表现。学业成绩表现的总体特征。
该标准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为五个熟练程度等级。必修课需要1级和2级,选修课需要3级和4级,选修课需要5级。Level 2是高中语文学科水平考试的基础,Level 4是大学入学的基础,Level 5是对语文课程更感兴趣的学生的更高要求。单位参考。
六、两个热点
热点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最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于必修、选修、选修部分:
● 内容更全
“课内外推荐读物”部分,除保留原有的《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学生要求阅读的古诗文范围广泛,涵盖先秦至清末各个时期。
●更多份
明确规定“课堂阅读内容中,优秀的国学名著应占1/2”。
●更高的要求
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专题,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原标准“背诵题名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题名推荐”,推荐题名也从14个(第一名)增加到72个(第一名),提高了学习要求。
热点二: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另一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
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的结合。在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纳入必修、选修、选修部分的同时,还专门开设了“革命传统著作”专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
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度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篇、阐明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散文高中地理教案模板范文,以及有关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评论等。推荐文章包括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何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家作品,使同学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崇高的革命情怀。
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精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文集》和《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 ,并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深入了解革命爱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数学
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实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大体继承,删除了部分内容,调整了内容顺序,强调了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使整体内容更加合理。
一、课程结构
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必修课和选修课。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探究活动四大主线。他们贯穿必修课、选修课和选修课,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1. 必修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它们是高中毕业数学成绩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如果学生的目标是高中毕业,他们只能学习必修课程并参加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2.选修必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学生如果计划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必须修读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参加数学高考。
3. 选修课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华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如果学生想在以上选择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数学课程,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需要选择必修课或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
(一)必修和选修内容调整
常用的逻辑项和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相关、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必修内容调整为现行必修内容;
(2) 内容的删减
删除了必修三算法预备、选修2-2推理与证明、框图(艺术)三章内容,删除了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和三视图;“三角形的解决方案”已从原来的单独章节合并到“平面向量”一章中。在必修课和必修课中增加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
(3) 各章具体内容略有改动
1.必修课
话题一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用逻辑项、等式和不等式关系、二次方程和单变量的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常用的逻辑术语和相等与不等的关系上有所变化。
变化:
(1)删除的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定命题、逆否定命题;
(2)删除了简单逻辑连接词“或”、“与”、“非”;
(3) 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充分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4) 删除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话题二功能
函数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的应用。这些内容与实验版课程标准基本一致,仅作了一些小改动:
(1) Mapping从函数概念的内容中删除;
(2)删除三角函数中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切线)
主题 3 几何与代数
几何和代数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和初步的立体几何。
这三章的内容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致相同,变化如下:
(1) 将原单独章节“求解三角形”的内容整合到“平面向量”一章中;
(2)删除了《立体几何初阶》中三视图的内容。
主题 4 概率与统计
主题包括:概率、统计。
内容变化:
(1)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加入到概率中;
(2)统计中删除了系统抽样与变量的相关性,将“变量的相关性”移至必修课“统计”一章;
(3)统计中增加了样本估计的“百分位数”的内容。
主题5 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
本课题为新增内容,要求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开发。项目研究过程包括四个环节:选题、开题、立题、结题。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成果。
2.选修课
主题功能
内容包括:数列、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主要变化是:
(1) 数学归纳法原属于推理和证明,现在放在数列中,成为选修内容,不是考试的必修内容;
(2)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中删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和定积分
主题 2 几何与代数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
主要变化是:
(1) 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前安排在必修的2个圆和方程中,现在把这个内容放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章节中,这样知识联系更紧密,逻辑性更强;
(2)抛物线由原来的理解改为理解,降低了要求;
(3)去掉了直线与圆锥截面位置关系的表述。
对圆锥截面的总体要求有所降低。
主题 3 概率与统计
主题包括: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其中,内容变化为:
(1)概率中的超几何分布由原来的“理解”改为“理解”,降低了要求;
(2)增加了全概率公式,完善了要求;
(3) 提高了统计学对相关系数的要求,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关系的内容;
(4) 将必修课变量的相关性移至此处,但删除了统计案例。
12位工作室主持人讨论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我的观点是一位
昨天的一天,我和深圳市龙岗区的12位优秀直播间主持探讨了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的观点是,一个老师可能有多种教育理念,也可能不止一种教学理念。自己想想,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教学理念,比如:教学要教“学生”(链接:教学理念|教“学生”);教学要致力于促进思维。在这里,“让习题更简单、更有趣”也是小学低阶习题的命题。
鱼子酱我还真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