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群文阅读 小古文

2019-07-07 11: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_徐孺子年九岁_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在教学中,我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注重研读的引领,在完成阅读教学的“底线”——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以“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思考”为读书路径,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使学生在体会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凸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色。2.2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对文章的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的体会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对于学生语感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文佳句,谁能说一说呢,

刚才你们说的这些古文佳句用的语言是古人的,用这样的语言写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2、我曾经认识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他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刘氏之女”,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3、这就对了,氏,指的是姓,“之”就是——

(预设,生:“之”就是“的”。)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_徐孺子年九岁_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4、谁会用老先生的方法做自我介绍,

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1.首先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导入问题的设置,达到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的同时引入角 的比较,引人与新知识的讲解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的能力,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 《6的乘口诀》教学设计 设计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 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 律, 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方法: 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轻松记忆6的乘法口诀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二,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三: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同桌同学互相提问回答1~5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让学生对2---5的口诀进行 背诵,方法的回顾,学会知识的迁移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为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二、导入课题,了解出处

1、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2、“杨氏之子”指的意思是——

3、《杨氏之子》出自,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初读课文(读懂字词,读准停顿,读通古文)

1、请大家翻开书到48页,自由地读课文。

2、谁尝试着读一读,(正音,为,应。根据注视理解词语)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_徐孺子年九岁_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设计意图: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禽”什么意思,“禽”指鸟。这一句中,“家”和“禽”是两个词语,“禽”字前面要停顿,才能让人听明白。

【设计意图: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看着老师的手势,跟老师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同学们练读。

师:停顿是读好古文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借助停顿符号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强化记忆。并能体会文言文读法的难度,引出文言文需按节奏朗读。】

四、再读,抓人物,感知大意

1、要准确理解,我们还得再读一读课文,碰上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找出问题,以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_徐孺子年九岁_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2/4页

师:有问题吗,

2、(出示:“杨氏子”、“其”、“儿”、“儿”、“儿”、“君”)再读读这些词语,又有什么发现,

3、第三句,没有人物,为设果,到底谁为谁摆上水果,

(预设,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

4、这里省略了“杨氏子”和“孔君平”。你们看,在古文中,同一个人,不同的称谓,不同的用词,甚至能省则省,这就是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十分简洁。四、品对话,感悟聪惠

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熟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过程与方法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类型的课文,这篇课文是让你们通过朗读自己来理解这篇课文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讨论探究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师:第一句总起,后四句用一个小故事具体写,这叫总分的写法。

2、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杨氏子的“甚聪惠”呢,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划下来。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_徐孺子年九岁_徐孺子赏月文言文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3、“未闻”是什么意思,

师:杨氏子可以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为什么拐个弯说话呢,

【设计意图:学习古文,一味单独地解词释句,只能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倦怠,从而失去对学习古文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对“未闻”的品读,而后再有滋有味地读徐孺子赏月文言文,增强了学习古文的情趣,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了很好的诠释。】

总结:这杨氏子多会说话呀,同样一个意思,稍稍拐了个弯,就委婉、得体、不失礼貌了。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这就是此儿的(指板书)——甚聪惠。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下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重点,而且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初步学习文言文的学法。1.利用课后注释和工具书,通过质疑、释疑掌握文言实虚词和文言句式。在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句、词句时,老师能再次为学生支架,告诉学生可以利用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可以通过“换词”来理解。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文言文中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