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78期【教学思悟】——品味诗词情味 延续千年浪漫——诗歌单元教学随感
编者寄语
与“语”同行,“研”续成长。张玉梅工作坊全体坊员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研讨,立足教学,扎实教研。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沉淀教育智慧。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让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成为教研的日常,让日常沉淀教育的意义。
品味诗词情味,延续千年浪漫——诗歌单元教学随感今日友人与我闲聊,共享杭州的今日,仿佛水墨画,感叹一句太美了,我突然回怼了一句“你读过的语文课本呢?”友人先是不明所以,随即哈哈大笑。想来甚是有趣。
又忽然记起今日课堂交由班级一位自号“诗人”的男生组织,他由落日图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入,提出我们为什么学诗。虽说的不够流畅,却也赢得阵阵掌声。一时有了些许感触,便在我班“诗人”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浅陋的一家之言。
——前言
每每教学诗歌单元时,内心便惴惴不安诗词教案范文,处处小心在意,生怕多说一句话坏了诗的意境,误了诗的理趣。这必修三第二单元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哪一个不是高处不胜寒,让人肃然起敬的顶级高手。可即便如此,该上还得上。好在,有了些许能称得上生活体验的感悟,加之已然熟悉了一轮教学,诗歌学习的意义和诗歌教学的目的性就越发清晰了。
犹记得去年冬天西乡初雪降临的时候,我将古人趣谈下雪的句子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并给了学生三分钟时间静坐观雪,有的孩子直接趴在窗户上看雪花洋洋洒洒飘落,甚至伸出手去接住雪花,感受雪在手中融化。在这沉默的三分钟里我第一次发现,课堂的适时沉默比课堂讨论来的更有效,因为这时的课堂有的是情怀,是情趣,是浪漫。
《再别康桥》教学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诗人气质——浪漫、洒脱和爱。暑假时碰上奶茶小哥的一瞥和那没有的然后,让我这个现实主义大龄女青年着实觉得浪漫了一回。曾也以为摩天轮上是浪漫,等真正坐上去却只觉得乏味。原来浪漫实在是不需要后来,当心里极度的中意,且恰恰停留在心间,游荡在脑海,最是那恰到好处的荡漾,和那拍一拍衣袖后的转身,爱的肆意又随性,爱的自由且洒脱。爱而不得是遗憾,而我愿意说爱而不得是永不被破坏的浪漫。哪怕是诗人徐志摩也未曾逃得了,他给了陆小曼柴米油盐的生活,林徽因便也成了他永远的浪漫。浪漫是需要遐想的,浪漫也是不可言说的,《再别康桥》的朦胧美也就不言而喻了,诗人既已给它蒙上了一层细纱,我们又如何再需要用苍白的言语揭开它呢?
《锦瑟》教学上,我与同门师姐产生了分歧。她认为诗歌学习不就得抓意象明情感吗?可我却坚持,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上,那些朦胧的迷离的,缥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和那些淡淡的忧伤,缕缕的情思,真的讲得通析得透吗?反而我们真正沉心静气回想年少时,大概每一个有情怀的人都曾有过这一缕淡淡的忧伤和莫名的烦躁。它是没来由的,也可能是积攒已久的,可这忧伤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就是会莫名冒出来,然后回过头来一想,不就是诗人笔下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然已惘然”吗?此时因何而伤,忧伤转瞬即逝以后又留下什么,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需要明白有情怀的人心中有情爱,有情爱的人间有正道,足矣!
那么,争论的同时问题也就产生了,文学一定要去道清楚说明白吗?大概也不尽如此。毕竟像诗歌这种体裁,真的全能说得清道的明吗?然而我们却能调动我们的感官去想象美,去感悟浪漫,进而达成情感共鸣,此时便需要丰盈的内心触动情怀。
今天结束琵琶行的教学,我顺着我班“诗人”的问题,又谈到我们为什么读诗歌学语文,“功利化的来讲是大家考试要考,甚至拿来作为攀比的筹码。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共情力强的经典,我们会脱口而出,等到你们有一天走出西乡他乡遇故知的时候,或许就会在某个节点记得我们在高中就曾提前体验的这感觉,只是没那么深没那么动人,然后脱口而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白是仙人,总感觉轻飘飘,我们与他相距甚远;杜甫是圣人,总感觉沉甸甸,我们与他相差甚远;唯有白居易是很真实的人,仿佛真的窥探了我们的生活。苦苦学习的样子像极了少年的我们,拼命尽职尽责的样子亦像极了青年力壮的我们,连安享晚年的样子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追求的未来。当然未来的你们会有很多可能性,当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妨易道而行,也学一学白居易。听了这一曲,流下了沾衣泪,也同时放下了自己诗文报国的已经破灭的理想,但绝不堕落,而是永远爱生活爱自己。”
我想,当我们总在诗歌教学上困惑头痛时,不妨也放低要求。毕竟等孩子们生活的体验有了,追寻的世界广了,这些儿时学过的诗歌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无师自通了。抛开功利的角度去看,将诗歌的情感价值代代相传,生活中也处处有了诗歌的浪漫,这不就是我们诗歌教学的意义之所在吗?
(附:阳春三月的某个语文早读。站立讲台,朝阳似火,突发奇想,让学生停下诵读课文,向外观望,感受旭日初升,并留下一个课外作业,将自己看到的朝阳用比喻修辞记录下来。一个学生诗兴大发,满腹情怀,竟作词如下,虽称不得上乘之作,实令我惊喜。予亦稍加修改,然亦只能让其朗朗上口,不可称之为有意蕴之作。现记录于此,当共记共勉,恳请有心人慷慨指正。)
工作坊简介
张玉梅工作坊,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第七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之一。张玉梅工作坊以省市县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生共长”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打造一支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语文优秀团队。
作者简介
余文文,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在读,西乡一中语文教师诗词教案范文,把于漪老师“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理想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在语文教学上,秉承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紧跟语文学科的理念发展,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好于读书。教学过程中,能基于学生学情,引导学生思考并观察生活中的语文。
排版:王 信
校对:岳云梅
审核:张玉梅
第七舰队扫雷大队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