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

2019-06-15 14: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_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_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3.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a.史料 b.史料解释 c.历史叙述 d.历史评价。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盛唐开国之君唐太宗李世民仅仅活了50岁,享国23年,介绍李世民的文章比较通用的说法是因患痢疾而死,不过也有史家经考证,认为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药所致,太宗“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此说也有一些间接的史料为证,何况唐承魏晋之风,服食丹药很流行,诸多唐帝均有此好。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 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理解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 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 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 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 项结论材 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 【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念立场的影响。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 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行为是 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因此官修史书会带来修撰的政治色彩的增强。 03.(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 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 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 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 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的,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 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2016 年高考 01.(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 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 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 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

”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 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 历史的原貌 【答案】D 【解析】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是课外知识,但是以明朝的相关史实为切 入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分类的准确认识,即第一手史料与地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亦称 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同一时期)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 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影 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 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 图片、影像史料。但两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 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而口 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 02.(2016 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 “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这句话理解是:要想发扬祖先的光辉事迹,就要靠书籍来记录。 这应该是古人注重史学研究的一个典范。针对殷商的历史,可知当时的书籍就是龟甲和兽骨, 因此选择C 选项。A 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而是 饮食用具。B 选项出现时代晚于商朝。D 选项不是殷商文明的产物。 【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青铜时代 【名师点睛】中国是对历史研究最重视的国家。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的历史是最完备, 记录最全面,最详实的。印度的历史是一笔糊涂账,它们的史诗和神话结合起来,导致不知 道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神话。埃及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记录大多通过考古来发现。巴比伦文 明辉煌很短暂,之后经历了太多的变数,也造成了历史的不完备。 03.(2016 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 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帝国的统治 【名师点睛】奥斯曼帝国是15 世纪到19 世纪地中海地区重要强国,并在16 到17 世纪和西 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同为该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_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_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国外资料(含波斯文资料、阿拉伯文史料、欧洲文字史料、亚美尼亚文资料、叙利亚文史料、俄日文资料)。国外资料(含波斯文资料、阿拉伯文史料、欧洲文字史料、亚美尼亚文资料、叙利亚文史料、俄日文资料)。

西汉有过好几代海昏候,但根据墓葬里的陪葬品,考古人员私下里认为这座墓是刘贺的墓葬。刘贺墓开棺直播3月2日上午,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江西省和国家文物局领导出席了发布会,公布了重大考古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墓1号墓墓主人为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曹操墓真假问题,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表示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墓主的身份基本确定,“此墓的墓主人为曹操,其墓葬为曹操的高陵。

本 题要抓住表格中两者的对比项找出西高穴墓的墓主为曹操有可能存在争议的角度,然后进行 分析阐述。 06.(2016 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卷)《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文中 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 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 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 A.任务是如实叙述史事 B.目的是收集处理史料 C.在于棚信史料重推理 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 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 中可以看出治史重在还原历史的真相。所以答案选D。 考点:研究历史治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07.(2016 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3 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 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 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答案】D 【解析】 08.(2016 届湖北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高三上期末联考文综历史卷)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 素材。

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 史料是 【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 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 研究及诠释。材料中的《读通鉴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属于第二手史料, 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正确,即BCD 三项均排除,只有A 项符合题意,正确。 考点:史学理论史料运用第一手史料年高考 01.(年江苏卷历史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 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 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 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 项正确;A 只是对文学作 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 项错误; 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 项错误。

第5位:东晋渭水之战,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明确记载到美国西典军校的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员体现出来的战争素养几乎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而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后近五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设计意图:从读一人之言走向听多家之谈,从读他人书写的历史走向自己评价历史,从文言文诵读走向更广阔的诗歌诵读,个性表达、深层感悟、关联思辨、内化输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范式和史势的关系来看,由于历史研究关乎国家、人类的命运,就不可能不关注史势的特征、走向趋势,其关键所在就是不能隔离古今关系,不能认为历史就是历史,现在就是现在。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_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_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

类似的还有如何对待诗歌、小 说、民间传说等。 03.(年上海卷历史7)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 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国志》B、《三国演义》 C、《三国》 D、《三国英杰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注意本题设问是“第一手史料”。《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 著,是评价较高的正史,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 项正确;《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是依据 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故B 项错误;《三国》属于影视作品,是依据三国 时期历史的再创作,也属于第二手史,故C 项错误;《三国英杰传》属于电脑游戏,是依据三 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当然也属于第二手史料,故D 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割据与分立•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中国史学发展•史学理论•史料分类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判断材料的真实性、 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技能。本题以四种关于三国时期的史料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史料 鉴别的理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区别:第一手史料 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 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故此《三国志》应该属于第一手史料。上海 试卷对史料鉴别的考查比较普遍,这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重视的。 04.(年上海卷历史23)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史学的发展•古代的史家与史籍•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材料处理以及历史阐释的历史思维能 力,即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的能力。本题以史家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 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代史学和史籍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即 “信者,人君之大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创设新情景是上海卷高考比较拿 手的命题方式,较好的考查了考生历史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有意 识的对学生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