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为什么春秋战国以后,就再没出现过有同等影响力的思想家?答案在

2018-01-08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孔子的思想主张_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_古代儒家思想变化

原标题:为什么春秋战国以后,就再没出现过有同等影响力的思想家?答案在这里...

如果能穿越,你们愿意回到哪个时代?

俞敏洪:春秋战国时代,因为那是中国思想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分子可以尽情表达。

高晓松:春秋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跟君王之间是师友臣的关系,是“布衣立谈成卿相”的美好时代。

那是一个思想盛放的黄金时代!

我们所受的教育中那是一个乱世;时代离我们太久远,我们知之甚少;影视作品除了宫斗剧很少涉足那一段历史,“暴秦”在民众心里的印象深刻。

那段历史真的是那样的吗?

其实不然,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秦帝国兴衰),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大毁灭、大创造、大转型的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中华民族强势生存,彻底竞争的精神,是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激烈碰撞的时代,是百家争鸣,名将辈出,大才如云,伟人圣贤迭出的年代!

如果想要了解那个思想盛放的黄金时代,小编向大家推荐两本书。一是《国语》,带你初步了解这个伟大的时代;二是《战国策》,带你深入了解这个的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

《国语》:媲美《左传》高于《尚书》《春秋》

西周是怎样演变成东周的?

礼仪之邦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小知识:

《国语》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周语》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晋语》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郑语》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和《越语》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作者态度客观,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蠡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

《国语》有明显的艺术特色:长于记言,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在语言上较为质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比《左传》前进了一步。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书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在今天依然受用。

古代儒家思想变化_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_孔子的思想主张

《国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战国策》:人际关系的百科全书

谈判、人际、沟通,真正在较量的是什么?

台上对话与台下的博弈,你都把握住了吗?

人情难却,又该如何“依法办事”?

领导质问,是解释、推卸还是另有高招?

用实力碾压对手,还是深藏不露?

战国时代,波谲云诡,策士纵横,风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