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微课引导,课前自主学习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讲课为主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师生观、学生的学习观等。新模式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识,寻找相关资料,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连接世界各地的资源,学生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终端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线互动平台弥补了课堂有限时间内师生互动的不足,加强了师生互动,打破了以课堂互动为主的空间模式,实现了跨校、高中生跨区域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技术上,成为教师展示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工具,但并未深入学生' 学习。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主张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课前自学提供知识和经验支持,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讨论和展示提供多样化的工具服务,为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1.微课指导,课前自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学习的出发点是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厘清新知识学习中的困惑和知识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主要是通过教学计划和微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老师的指导是,学生利用网络和教科书材料,明确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成分的比例是多少,各成分的比例是多少。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学习课本内容,明确本课基本内容,形成课前学习题,然后利用网络查找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逐步丰富自己的理解例如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一群学生在网上找到显微镜下细胞膜的图片。动物和植物的细胞膜是不同的。在详细的图表中,他们可以看到细胞膜的成分和每个成分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老师会制作模拟细胞膜组成的微视频,上传到分享平台。学生将通过感官实验来完成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选择动物细胞?为什么要使用动物红细胞进行实验?然后继续学习。
2.多形式教学,开启课堂互动
课堂不是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以新内容为交流主题的师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为例,教师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学习问题,例如什么是碳水化合物?糖都是甜的吗?糖的成分是什么?糖的种类有哪些?糖的作用是什么?并给每组 10 分钟的讨论和设计时间。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展示。显示屏上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图片、视频、动画等,使内容更加直观直观。展示后高中生物教案范文,小组学生需要问“大家都明白了吗?”,如果有不明白的,请一位同学用简短的词语总结一下,看看问题是否掌握了。如果没有,请示范组的学生再次示范。遇到大多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网络为单位,讨论糖的三维结构,分析讨论,解决知识难点。
3.多层次总结巩固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内化和吸收需要课后的强化和巩固。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使用自绘结构图来完成课程总结和一周内容,通过书面作业完成内容的内化,效率低下,容易丢失。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将总结知识的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小组学员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设置,突破以往的结构图,利用漫画、公告栏等方式突出核心内容,明确知识点。根据团队的设计,选择了一个进行保存。同时,教师及时保存学生课堂讨论的内容,满足学生及时复习不清楚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互联网包含了丰富的综合作业,远比传统的纸质作业丰富和灵活。这些都是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关练习。 ,然后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相互评价、讨论,促进知识整合的灵活性。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互动交流平台,满足了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复习的需要。 ,真正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新形式。
[参考文章]
[1] 于立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6).
[2]黄静。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4).
[3]孙永红.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优势[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4]陈少飞。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融合模式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