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附答案),建议收藏!
教案反映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过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训练的设计特征以及互相关系。下面小编给你们带给关于学校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乡下人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成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积累好词诗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写景来抒发情感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丽,体会作者对村庄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乡间那富有温情和意境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跟他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体验农村生活的美丽。
二:自由阅读,整体认知
1:自由朗读短文,注意读准音节,读通段落,画出字词新词。
2:同桌互读课本,并交流生字新词的发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跟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段落,想一想,乡村生活帮了你怎么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体验。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觉得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景色,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原因,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起来。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何种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景色,请你想像乡村生活的场景,再读一读全文吧!
四:写写生字,记记单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农村生活是如此纯朴自然,又充满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帮你们唱,让我们共同来诠释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
1: 组内品读,交流体验。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 几场春雨之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到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技巧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站立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立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技巧使人感觉舒适生动、亲切可爱)
C:从它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公鸡,率领一群小鸡,在树林中捕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公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技巧,体现了恬静、和谐的农家生活场景)教师重点鼓励学员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或者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
3:体味语言情感朗读。将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情感的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加强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 :全班交流
三:积累语言
1:有情感的跟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他们背诵出来。
3:认真抄写或背诵你喜欢的个别。
四:阅读链接,布置作业。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生命 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切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反思,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表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含义。
2.引导学生反思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感叹起向日葵那坚韧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这种的事例,能阐述一些吗?生交流,师鼓励教师说一说从这种生命现象中体会到了哪些?
二、预习探究
预习提纲
1.轻声读文,注意把字词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抢读生字,读的好的教师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式。
3.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偏爱的方法读课本,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考考你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wàng zhuózhuàng chénwěn
() () ()
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xī
() () ()
2.给加粗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听诊(zhěn zhēn)器糟蹋(tā tà)
动弹(tán dàn)外壳(ké qiào)
3.按课文原意填空:
虽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们仍可以使_________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_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非常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全班交流,用简单的语言对三个事例概括,并进行板书,共同进行评点。
3.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教师自己选取的词句,联系实际谈感受。
四、品读体验
1.生命是哪个(生命的存在),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读文,我们了解课文讲了与生命有关的几个事例?(三个)默读2.3.4自然段,看看分别讲了哪些事例?
3.读后交流:
〈1〉第一件事主要讲了哪些?为什么我会忍不住放了飞蛾?(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引导学员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到飞蛾对生命的痴迷以及对我的震撼。)
〈2〉第二件事主要讲了哪些?这粒香花生的生长环境如何?你觉得这是一粒怎样的香花生?(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引导学员通过谈展现、朗读,体会到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3〉第三件事主要讲了作者从那里感受到了生命呢?
4.从课文的三个事例中,你感受到生命是哪个了吗?
5.让我们走进生活,看你可从场景中那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抽生答)
6.小结并过渡:从课文的三个事例中,从这种场景上,我们了解了生命,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而作者在一次静听自己心跳的时侯竟被自己生命的伟大力量震撼了,她也因而形成了怎样看待生命的反思。
7.这三个事例引起了作者那些思考呢?默读4.5自然段,勾出相关词语。
8.抽生答。再齐读。
9.引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让生命光彩有力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埋没它。)这句话写出了看待生命的两种心态,用了两个关键词,你可找回来吗?
①怎样叫“白白地糟蹋”?(不爱惜生命,白白浪费光阴……)
②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学生由文中事例及第5自然段内容理解)
③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深入理解:你了解这些人是好好使用自己生命的?(生举例子)
④刚才我们把握这两个关键词、再借助联系上下文和举例子的方式理解了这个词语。再读读这句话,看也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⑤通过课外资料知道作者的观念转变,从而深入贯彻该句。(引入课外资料)
⑥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后,杏林子作出了这种的选择──齐读5自然段。
⑦出示:杏林子简介。杏林子就是这样用行动帮自己的生命加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10.回归课题,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想你对生命还有了自己的理解跟体会。相互说一说。
五、巩固延伸。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成语的含义。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敬佩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字词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教师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本,要求借助音标读准音节,读通段落,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字词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员认真听好,听她们读得如何?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哪些,说说你从中读懂了哪些?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院子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形状,生长特性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合影留念。
7、师总结初步认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繁多且易于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详细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重差不多。
4、 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本,思考探讨: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哪个?段与段是如何连出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跟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_第4自然段 a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次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形状跟生长特性的?并画出有关的词句。找出更可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十分繁荣旺盛。c 再读课本画出具体体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诗句。树叶:稠密,绿得暗淡,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句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员先理解清叙述次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_背诵。
(2)学_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语句,用“—”画出写樟树的语句2 学_第1—3句 a 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哪个地方。
3、学_第4—8句 a 自由读课本。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单词。 课件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味道。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那个词可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含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哪个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感受。
5、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樟树的内敛,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 a 师引读课本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哪个? 从那里看出它的味道可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男女生分层读课本。 C 练_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象樟树那样,一身正气备课教案范文,令敌人恐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敬仰和回忆之情,总爱在樟树下合影留念。
小学四
《花的勇气》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的认字,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体悟,树立无所畏惧的胆量和自信。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音节,读通段落。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一、导课激兴趣。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白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鲜艳的树叶,无疑是夏天里更华丽绚烂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调、娇弱的舞姿、清幽的韵味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凉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如何的体验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念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读课本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难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起来。
2.自学反馈:
a.指名按自然段朗读短文,师生共同正音。
b.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难题)
3.全班交流:指名朗读短文,认读韵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认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脉络。
1.仔细阅读课本,边读边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的差异。2..维也纳的秋天给作者留下了如何的印象?他的情感出现了如何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句,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的变化?
3..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句,教师鼓励学员理清文章的作文线索和作者的亲情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偏爱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巧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心里体会。必要时可以跟身边的朋友交换看法。(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心里感受,把自己的体会也写在旁边。
(2)将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种写有哪些好处。
(3)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偏爱的地方及理由,教师鼓励学员一同就这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终于反复阅读了著名诗人冯骥才的诗歌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大家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具体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依据学生的讲话引导人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读入情境,交流感悟。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迁,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3.有情感地朗读自己偏爱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鼓励学员入情入境地诵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
4.读了这篇短文,你对生命既形成了这些新的体会?结合上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反思。
六、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年级数学教案4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5
《清贫》
教学目标:
1、学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_简明生动地描述一件事,在表述中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学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_同志形成初步认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学校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 教师补充,强调_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_,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1、提问:_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三、 再读课本,深入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1、 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 什么是清贫?
(2) 文中哪些内容更可展现_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
2、 集体反馈交流。
3、 画出充满表现力的语句,圈画关键字词,在上面作正确的批注。
4、 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度点拨备课教案范文,注意学__惯的培养。
5、 教师鼓励学员讨论:你读了很多文字有哪些感想?你认为清贫这一可贵的品质对后来的革命有哪些意义?
四、 分角色朗读短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访谈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学朗读。点评:读得如何?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么读?
3、再次朗读。
五、 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 学生交流课前跟课中造成的问题。
2、 互相讨论,教师充分肯定学员的指责精神。
3、 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_“家底”的补叙有哪些表达作用?
(2) 志敏为什么应秉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 拓展,辩一辩。
1、 辩一辩:在推行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应该吗?
2、 学生充分阐释,辩论,教师最后做恰当的鼓励。
七、 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帮妈妈听。
2、有人说_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讲稿相关文章:
★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新课标汇集五篇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备课必选五篇
★ 人教版四年级下英语讲课教案设计五篇
★ 四年级下英语人教版教案参阅五篇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老师课堂设计
★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堂设计范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备选教案借鉴五篇
★ 2016小学数学人教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文档五篇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回顾教案设计五篇
芝麻粉本身就是熟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