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经验交流发言稿
讲课经验交流发言稿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演进,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是成为在特定的情景中供写作表达使用的书稿。怎么写发言稿才能导致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授课经验交流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各位阅读。
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大赛可以说不计其数了,每次总认为充满新意的设计会为自己增添意料中的顺利,精心的预设着教学的每位环节,细心的揣摩着每位学员的心理,但经常总是觉得还差些什么,感觉课堂不如想象中的那种完美,感叹自己在这些地方的处理不够到位,但仍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这个学期的几次研究课,收获了不少。
一、备课——细节决定成败
1、问题的设计。在当时的头脑中,一直存在一种意识,就是设计应“开放”,在问题抛出后,要使学生的认知可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难题,但这样做一是使老师对教学对教师的掌控提升了一定的难度,二是有时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局限的状况下,无疑缩小了学生的参加面,好多的学生会因为不知从何角度去探讨,导致把眼睛闭了出来。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备好《三角形特性》第一次试讲,是在四(6)班,当时也有想法说,学生不爱回答疑问怎么怎么样,由于课前哪个铺垫都没做,直接面对那样的学生,我是做了相当坏的准备的,尽量吧,但是没想到一节课出来,学生的小手始终是高高的举着,此起彼伏,让我兴奋不未,下来后,建英的第一句话,我记得最明白,“看,还是同学设计的问题吧,问题设计不能太大,”也许从当时突然领悟到原来如此好的设计模式,为什么会讲不出一节让人觉得舒服的课来,总是感觉皱巴巴的,学生提问问题不够积极,其实不是学生不肯回答,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爱于表现的,但老师的问题得有师生表现的机会。教师的难题和活动的设计,是真正确立在知道学生的基础上,是因为教师把大的难题细化了,学生可以答得出,学生的脸自然的张开了。
2、活动的设计。本学期所讲的三节课都是概念课,概念课难就难在非常抽象,要想超过学生对概念的真切理解、清晰分辨,并可灵活运用,我认为更关键的是使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不失时机的设计相应的活动,在直观的活动中超过抽象出概念。如《三角形特性》中学生活动的设计:“找一找——引入课题”、“摸一摸——发现特征”、“画一画——形成概念”、“摆一摆——理解特性”、“想一想——解决难题”;在《质数合数》中“排一排——联系生活,引入新课”、“找一找——掌握技巧,完善概念”、“辨一辨——运用方式,形成能力”、“猜一猜——激发兴趣,提升认识”。
教师在设计时,一是,必须确立每个环节要超过什么样的目的,运用何种材料,以什么样的方法展现;二是,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应借助得淋漓尽致,不能走过场,讲求实效。如《质数合数》找质数合数,设计了运用学生的学号牌进行活动,先找50以内的偶数合数,请质数站在前台,然后采访下面坐着的合数,随机找一个2的倍数的合数,再使具备同样特性的数站起来,最后与前台中相同是2的倍数的“2”形成对比,得到“除了2以外,是2的倍数的数都是合数”,接着引申“合数中是不是还有其它倍数的数呢”,3、5、7的倍数的问题也有特殊数“1”也都自然而然由学生解决了。三是,活动设计应有层次感,层层递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从表象到理解,再到本质,最后应用,随着活动,学生的体会逐渐的增进,认识逐步的推进,运用能够灵活自如。
3、过渡语的衔接。前面的“问题跟活动”的设计组成了一节课的框架,它是非常“骨感”的,环节与环节仍然在设计时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要借助外在的语言表现起来,过渡语就像是一个串子,把各环节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认知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在教学《质数合数》时,郭校长针对内容设计的一些过渡语:“你们可自己找到质数和合数吗?刚才老师帮每个朋友都发了号,举起来挥一挥,下面的难题与每位人息息相关,仔细听”、“不知不觉中,50以内的质数我们都找回来了,数字再大一点的,敢不敢再挑战?就请同学们共同研究50到100这些数,看什么是质数,为了研究的便于,我们进行一下分工”、“数的全球丰富而有趣,下面令我们猜一猜,找一找,准备好比赛,注意听口令,先想,用铅笔将答案写在白卡纸上,谁也不能看谁的,老师要求举时,再举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流畅简练的过渡语,的确让课堂变得非常“圆润”和有“味道”了。
4、评价语的.设计。以前的设计中我觉得,评价语是在教学上随着学生的体现,遇到状况灵活应对,临场自由发挥的,提前的预设到时候可能在当年运用得不合时宜,所以也会随内容准备一些,但不会真正地变成是备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去对待。因此,在讲课前,心里对各环节的预设是充分的,但评价语的预设比较匮乏。现在想来,如果说问题设计的能否得当,是学生是否切实回答的根本因素外,评价语是否跟得上,一定程度上是导致学生不积极提问问题的原因。是啊“哪个儿子不期望自己受到赞扬”,课堂气氛的哄托,是在老师一声声激情高昂的评价中,激发起来的,一个孩子被表扬,两个孩子被表扬,会有三个、四个、更多的学员孩子争相站起来以高昂的热情回报你诚肯的赞扬,这时的老师的灵感从而激发起来,你的教学能够在教师跃跃欲试的气氛中,更加生动!
在《三角形特性》几次的试讲中,每次班级不同学生不同,但都可感觉到,面对同学这样那样的显然跟赞美,学生想回答疑问,想表现自己的热情跟梦想在快速的升温,“女孩巾帼不让须眉,男孩真是男子汉,暂时领先,落后的加把劲,大家真是不相上下,旗鼓相当,互不相让”、“你的觉得挺好,摸得真准;你最了不起,一下子就摸到了;别沮丧再摸一次,你必定行”……,只要同学舍得表扬我们的教师,相信它们的小手一定会举得很好很大!
5、开课和结课的设计。记得郭校长刚来学校时,在指导我参赛的课时,问我打算怎么开课,我训练了几遍,一遍和一遍不一样,当时真的是思想的差别,输在了很多细节的难题上。在此次的比赛中,在《质数和合数》所有的设计都非常成熟的状况下,我更多的关注了怎样开课。这时建英给了我好的建议,由于所讲的内容与“数”有关,就以“数”开头,以“数”结尾。课前在帮学员发完学号牌后,请1号学生站起来,学号从你开始,你很重要;请学号是最终的教师站起来,从你的学号老师了解了咱班的人数,你也很重要。其实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征,通过现在的学习,大家必定会看到其中更多的奥秘,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结课时,以科学家对素数合数的执着猜想、探索和探究,激励教师作为将来的科学家。
由此我想起了,对一件事情有多注重,就会形成很大的效果,设计强化了,感觉一切尽在自己的主宰之中,真正的胸有成竹体现在对细节抓住上。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每一处的小设计都闪闪发光!
二、教研——成就精品课堂
一个人的成败,在巨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理念,取决于她前面的教研队伍。我很幸运,能在讲课中,有那么多的领导和同学在背后关注我,鼓励我、帮助我。一个人的观念,两个人的思想,许许多多人的观念,都聚集在一起,聚焦在一个点上,我成了一个圆心,是周边的那么多的力量在一同成为一节课。同样是这个人,同样是这么的设计,但思想仍可以决定成败。记得这个学期共研的第一节课是《比例的意义》,大家的看法一针见血的强调了疑问所在,也是我们数学老师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与其它课的非常和研究讲课稿范文,我知道了自己未来要尽力的方向。再之后就是参加市级观摩课《三角形的特点》,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了队伍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备课初期郝老师和曹老师成了我的臂膀,随叫随到,有求必应,随时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和我一起想办法,用杯子变成小棒当成展示的材料,她们的突发奇想帮我解决了操作环节的怎样展现的难题;设计模式成型后,当荆校长对照着课标跟我谈论每个环节所要表现的观念跟思想时,我诧异了,备课还必须这么吗?当郭校长提到备课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甚至一个小小的表情、手势、评价语都应牢记于心时,我惭愧了,备课原来是要这么的啊!正是领导的观念在变,让我们的课堂关注的重心在转移;在确立了方向后,建英则全程跟踪,如何让流程变得流畅,如何与学生互动交流,将环节细化到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忽然想起什么,不论哪个时间什么地点,都会打电话交流。
第一次有领导这么参与备课,第一次这样细致的磨课,第一次写设计的详案,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第一次在参与大赛前那样沉着镇静,是啊,“不去听也明白是好课”,是因为成竹在胸,不仅是领导,而且自己只是这样的豁达坦然。
随后省骨干校长的选拔赛,《质数和合数》虽然时间仓促,但我还是收到了郭校长在百忙中找到的那一份珍贵的教案,看着它我多了几分自信,也颇有了许多的灵感。试讲后建英、同组的两位教授跟五年级的三位老师,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当时我们实在是辩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利弊,寻找对策。中午稍做修改后,我总觉得少点慷慨激昂的觉着,也不够清云流水般那种的流畅,所以既去请教郭校长,修正了我一些不太成熟的设计,更使我佩服的是,过渡语和评价语那样的简练自然(在里面也提及了),当时我的手不停的写,后悔没有把这些都录出来,我感到我就是想一晚上都想不出如此适合的话来,我一字一句的把它记在了内心。第二天去南楼讲课,正如所想像的这样,我觉得我讲出了气势,讲出了的风格,在开心地同时,更多的是感激,感谢我们这么的教研队伍,成就了这种的一节好课。
三、学生——善于表达,学会表达
这个学期到外校讲课、听课的机会较多,对学生还有了一定的知道。刘家垴的学生爱表现,敢说,会说,不怕说错,对自己的看法有信心,娓娓道来,随时都可以辩驳起来;马家坪的学生非常活泼,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敢大胆的说见解,优生说得在理逻辑性可能强一些,而学困生即使是只清楚其中的一点点,也敢大胆的举手,一次又一次的举手,不怕别人笑话说错。讲课时,我就遭遇了三位这样的学员,每次都举手,无意中叫了几次后才发觉回答得应么不着边或是只靠近问题一点点,但就是这样一直笑着希望老师叫你们。南楼的学生也有敢想敢说,回答疑问非常有规矩,“我是××号,我如何怎么样”。我在我们四年级好几个班讲过课,只要我们设计到位,引导到位,训练到位,我们的学生在表达上不逊色于它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前的课堂上,多用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自信开朗地站起来,大声的表达看法,而且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参加力度,各司其职,扩大参与面。
虽然这个学期是忙了点,但我认为我收获很多了,备课思路转变了,教研给予我无群的智慧,对教师语言表达的着重,都感受到了不少。从原本比赛前怕试讲,到目前想着让你们多帮听听指导指导;从原本设计课时的粗花纹自由发挥讲课稿范文,到目前明确后的胸有成竹;从原本课堂上微不足道的评判,到今天学生高举的小手,我确实感受到了意识的转变,所带给的课堂氛围的转变。
“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在和建英一字一句斟酌,磨课之后,我终于领悟到了一节好课是如何设计下来的。一是问题设计一定要细,要做到字字斟酌,当疑问抛给学生时,部分学生可从容的规避;二是评判语一定要随教师的提问,作出针对性的评判,让其余的学生了解他的提问好在哪里,在这里教师的激情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激发学生想要表现的欲望。三是过渡衔接语随教学内容,一定要自然流畅。
总之,思想决定行动,细节决定成败,教研引领成长!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每节课就会是精品课。
【讲课经验交流发言稿】相关文章:
1.物理复课经验交流发言稿
2.学习小班经验交流发言稿
3.关于经验交流发言稿
4.经验交流发言稿
5.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6.学习心得交流发言稿
7.教学心得交流发言稿
8.提高讲课的艺术
9.《穷人》讲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