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2020-06-24 11: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_加速度教案模板_体育教案模板

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导数的概念是大学新课本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1.1.2的内容, 是在教师学习了物理的平均速率跟瞬时速度的背景下,以及前节课所学的平均变化率基础上,阐述了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的关系,从例子出发得到导数的概念,为现在更好地研究导数的几何含义和定理的应用奠定基础。

新教材在这个难题的处理上有巨大差异,它与旧教材的差别是从平均变化率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导数。

问题1 气球平均膨胀率--→瞬时膨胀率

问题2 高台跳水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探讨,立足学生的思维水平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长期的例子的剖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2、过程与方式:

①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②通过问题的探讨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通常的数学观念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动的看法体会导数的涵义,使学生把握导数的概念不再困难,从而促使教师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导数概念的产生,导数内涵的理解

难点:在平均变化率的基础上去探索瞬时变化率,深刻理解函数的涵义

通过逼近的方式加速度教案模板,引导学生观察来突破难点

四、 教学设想(具体如下表)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模式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幻灯片

体育教案模板_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_加速度教案模板

回顾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 2+6.5t+10.计算运动员在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探讨以下的问题: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2)你觉得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跑步状态有哪些问题吗?

首先解读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

在学生互相争论,交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 :大家受到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0”,但我们了解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静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的状况 呢?

引起学生的好奇,意识到平均速度只能大致地叙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状况,为了可最准确地描绘物体运动,我们有必要研究某个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发师生求知欲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概念的产生分了两个层次:

结合跳水问题,明确瞬时速度的定义

问题一:请你们思考怎样求运动员的瞬时速度,如t=2时刻的瞬时速度?

提出难题一,组织学员讨论,引导人们自然地想到选取一个具体时刻如t=2,研究它附近的平均速率差异情况来寻求到困惑的想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理解导数的内涵是本节课的课堂重难点,通过层层设疑,把学生走向问题的中心,让学员动手操作,直观展现来突显重点、突破瓶颈

问题二:请你们继续思考,当Δt取不同值时,尝试计算 的值?

Δt

Δt

-0.10.1

加速度教案模板_体育教案模板_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0.010.01

-0.0010.001

-0.00010.0001

-0.000010.00001

……….….…….…

学生对概念的感知需要通过长期的直观数据,所以我使学生运用计算器,分组完成问题二,

帮助学生感受从平均速度出发,“以已知探求未知”的物理观念方法, 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

问题三:当Δt趋于0时,平均速度有如何的变化趋势?

Δt

Δt

-0.1-12.610.1-13.59

-0.01-13.0510.01-13.149

-0.001-13.09510.001-13.1049

-0.0001-130099510.0001-13.10049

-0.00001-13.0999510.00001-13.100049

……….….…….…

一方面分组讨论,上台板演,展示计算结果,同时口答:在t=2时刻,Δt趋于0时,平均速度趋于一个确定的值-13.1,即瞬时速率,第一次体会逼近思想;另一方面利用动画多渠道地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第二次体会逼近思想,为了描述方便,数学中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即

数形结合,扫清了学生的认知障碍,更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体验数学的简约美

问题四:运动员在某个时刻 的瞬时速度如何表示呢?

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运动员在某个时刻 的瞬时速度如何表示? 学生意识到将 代替2,可类比得到

与旧教材相比,这里不提到极限概念,而是借助形象生动的逼近思想来定义 时刻的瞬时速度,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体现了特殊到通常的认知方式

借助其他例子,抽象导数的概念

问题五:气球在密度 时的瞬时膨胀率如何表示呢?

类比之前学习的瞬时速度问题,引导学生受到瞬时膨胀率的表示

积极的师生互动能帮助教师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重组跟迁移,寻找不同实际背景下的数学共性,即针对不同实际问题,瞬时变化率富于不同的实际含义

问题六:如果将这两个变化率问题中的变量用 来表示,那么函数 在 处的瞬时变化率如何呢?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_体育教案模板_加速度教案模板

在上面两个问题的铺垫下,进一步强调,我们此处研究的函数 在 处的瞬时变化率 即 在 处的导数,记作

(也可记为 )

引导学生放弃具体疑问的实际含义,抽象得到函数定义,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特殊到通常,帮助学生完成了认知的跨越;同时提到导数形成的时代背景,让教师感受数学文化的熏染,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循序渐进、延伸

拓展例1:将黄金精炼为燃油、柴油、塑料等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跟加热。如果在第x h时候,原油温度(单位: )为

(1)计算第2h和第6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表明它的意义。

(2)计算第3h和第5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表明它的意义。

步骤:

①启发学生按照导数定义,再分别求出 和

②既然我们受到了第2h和第6h的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3与5,大家可表明它的意义吗?

③大家能否能用相同方式来缓解问题二?

④师生共同归纳得到,导数即瞬时变化率,可体现物体变化的快慢

步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导数内涵

发展学生的应用观念,是大学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观念之一。在教学中以准确问题为载体,加深学生对导数内涵的理解,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变式练习:已知一个物体运动的位移(m)与时间t(s)满足关系S(t)=-2t2+5t(1)求物体第5秒和第6秒的瞬时速度

(2)求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3)求物体t时刻运动的加速度,并判定物体作哪些运动?

学生独立完成,上台板演,第三次体会逼近思想

目的是使教师学会用英语的心态去对待物理建模,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速度教案模板,更深切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归纳总结

内化知识

1、瞬时速度的概念

2、导数的概念

3、思想方式:“以已知探求未知”、逼近、类比、从特殊到通常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相互补充后进行提问,老师评析,并用幻灯片给出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_体育教案模板_加速度教案模板

让学生自己小结,不仅仅总结知识更重要地是小结数学观念方法。这是一个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自我了解过程,这样能帮助学生自行建立知识制度,理清知识脉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安排、板书设计(必做)第10页习题A组第2、3、4 题

(选做):思考第11页习题B组第1题作业是学员信息的反馈,能在作业中看到跟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同时兼顾个体变化,因材施教

附后板书设计清楚整洁,便于突出知识目标

五、 学法与教法

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

(1)合作学习:引导学员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讨论问题。(如问题2的处理)

(2)自主学习:引导学员通过亲自经历,动口、动脑、动手参与数学活动。(如问题3的处理)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构建新知。(如例题的处理)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计算器

教法:整堂课围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的课堂方法,突出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构建。②导——教师指导、循序渐进

(1)新课引入——提出难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理解导数的涵义——数形结合,动手计算,组织学员自主探索,获得导数的定义

(3)例题处理——始终从问题出发,层层设疑,让人们在探寻中自得知识

(4)变式练习——深化对导数内涵的理解,巩固新知

六、评价分析

这堂课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率再至导数,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研究过程。提出疑问、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给出定义,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再看到的过程,促进了个性化学习。

从旧课本上看,导数概念学习的起点是极限,即从数列的极限,到变量的极限,再到导数。这种概念构建方法带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学生很难理解极限的形式化定义,因此也制约了对导数本质的理解。

新教材不介绍极限的形式化定义及相关常识,而是用直观形象的逼近方式定义导数。

通过列表计算、直观地掌握函数变化趋势(蕴涵着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学生容易理解;

这样定义导数的特点:

1.避免学生思维水平跟知识学习间的冲突;

2.将更多精力放到导数本质的理解上;

3.学生对逼近思想有了丰富的直观基础跟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在学校的初级阶段学习严格的极限定义.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