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模板及规定
个人补充及反思
此环节设计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三)精讲释疑
个人补充及反思
(四)达标测评
个人补充及反思
集体备课安排表
学科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备注
语文
周一五六节
组办公室
数学
周二五六节
组办公室
英语
周三五六节
组办公室
物理
周一五六节
组办公室
化学
周四五六节
组办公室
生物
周一五六节
组办公室
政治
周三五六节
组办公室
历史
周四五六节
组办公室
地理
周二五六节
组办公室
集体备课的目的及流程
目的:形成导学案和共同教案
流程如下:
第一步:主备人初备规定主备课人根据备课组的规定,在研究教材和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确立本单元或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式;设计合理的试题、板书、课堂检测和随堂作业。学生活动设计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可使教师阅读的令学员阅读,能使教师问的令学员问,能使教师思考的令学员思考,能使教师讨论的令学员讨论,能使教师动手的令学员动手,能使教师总结的令学员总结,做到面向全体学员,关注各个层次的师生,因材施教。教师课件过程设计突出自学指导设计,精讲释疑部分突出思维方式鼓励。
第二步:集体讨论设置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征、学情分析、目标确定、导学过程、习题设计、教学资源的研发和运用。然后由成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认集体共同教案。
第三步:在共同教案的基础上产生“导学案”,将导学案在上课前印发给师生及学生。
第四步:形成个性导学教案在共案形成后,各位老师再按照自己应对的学情、自己的课堂风格等,对共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性化教案,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时尚的完美结合,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集体备课教案模板,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第五步:反馈评价完善教案 对课堂教学状况进行思考记录,并强调问题或更改意见,组内交流
集体备课制度
1.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制订学科教研计划,明确各章节主备人
2.严格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进行,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做好考勤记录
3.每一节课,每套作业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
4.主备人为中心发言人,主要探讨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易于出错的地
方、教学策略等。
5.主备人需要在进行集体讨论一天以前将初备教案文稿或电子稿分发的组内其它成员手中集体备课教案模板,便
于集体讨论
6.备课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探讨,人人发言,以可强调有价值的疑问,发表个性见解,多为
组内做贡献为荣。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它从而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预习为原则,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课堂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模式一改过去校长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充分展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跟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在这些方式中,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教案,认真阅读课本,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能强调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师生一同探究学习。这种课堂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校教师思维发展的还要,另一方面既可满足学校教师自我意识发展必须,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跟自我价值的彰显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学生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怎样阐释,提高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的通常过程
1、教师强调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方法跟知识平台出发,对大纲、教材和课本资料或者自己所教教师的思维能力跟认识水平等进行仔细的剖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显,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认知,增强教师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要具有下列特征: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可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确立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要作适度的提醒,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缓解中培养学生的素养,激发师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按照学生对问题的了解逐步增进。做到循序渐进,使学员意识到,要缓解学生设计的难题不吃饭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反思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能够真正从老师的设计的难题中找到解决疑问的方式,学会画画,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意愿,要让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觉挑战,一般学员得到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尝到顺利的愉悦,让每位教师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规定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教案,在课前发给学员,让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困惑对课本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师生自学过程中要进行适度辅导,使教师较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在学员自学过程中学生要做到下列几点:第一、要指导教师自学的方式。如告诉学生学案中这些内容即使略读教材能够把握,那些内容要留意知识前后联系才会解决等等。让学员逐步理解把握教材。第二,教师要要求学员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难题作好记录,让学员带着困惑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可大幅培养教师自主学习的素养。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跟正确的自学方式,而良好的预习习惯跟正确的自学方式一旦产生,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总之,课前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重要环节,其推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够推动。因此,教师应该高度加强。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师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洁、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要鼓励学生展开争论交流,形成议题。而学生在探讨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尽快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缓解。值得留意的是,在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引导学员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难题展开争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效率。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教师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师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遭遇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下面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应精。其次,精讲要具备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按照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要具备启发性。学生经过校长的适度点拨能缓解的难题要尽量使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面对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强调的具备独创性的弊端予以赞扬,而非常幼稚的困惑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师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素质培养目标及教师的思维水平进行。在训练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把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学校不同年级的教师训练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而高年级学生要把测重点放到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教师当堂完成,让学员通过训练又可消化、巩固知识,又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训练中发生的难题要尽快看到,给予指正,做出恰当的评判。讲评时要把重点放到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训练情况迅速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模式要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跟学员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员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员积极思维,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变革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师生,对所有的教师要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教师创设一个表现自己能够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老师的导跟学员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一直,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教学成为学生的满堂灌。或老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跟先进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益。另一方面既可促使教师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成效性。
教学常规
1.一个中心”:即以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为中心。
2.“两个至少”:即老师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教师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位学员进行一次面批面改。
3.“两个对待”:即学生应把每一节自习都只是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只是高考来对待。
4.“两个五分钟”:即学生连续授课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也就是每隔五分钟,教师要鼓励学员参加课堂教学1次;每节课的最终5分钟,教师应留给学生自己反思、总结。
5.“三个按时”:即对于学科自习课,任课教师讲课后按时到位辅导,上课时按时布置作业,下课时提早收作业。
6.“四精”: 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7.“五必”: 即学生在作业布置跟检查上应做到必发、必收、必批、必评、必补。
8.“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可使教师阅读的令学员阅读,能使教师问的令学员问,能使教师思考的令学员思考,能使教师讨论的令学员讨论,能使教师动手的令学员动手,能使教师总结的令学员总结,做到面向全体学员,关注各个层次的教师,因材施教。
除了垃圾米的垃圾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