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新课程理念下学校英语老师要怎么编写讲义
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改,从哪里着手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推行,惜时增效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笔者认为传统的撰写教案必须改,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目前,有的学校用固有的标准定期对学生教案进行检测、评比,有的并且将学生撰写教案与年度考核、评优、晋级及有关福利待遇挂钩。有些学校对学生编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如对教案编写的格式、数量、外观有严苛规定,表面追求环节的完美、数量的多少、书写的工整等。有些教师的教案基本上是从参考书或教案手册上抄出来的,平淡无奇、不鲜活又不符合当时当地状况,尤其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这样的背诵教案纯属无用功,既劳民又伤财。如何去完成“惜时增效”这一总体目标? 造成上述学生编写教案中的疑问有下列几个原因: 1、管理者的欺骗,追求方式,浪费时间。 长期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对学生撰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导致广大教师在政策约束下,陷入“教案八股”的编撰之中。据有关资料显示,教研人员对345名教师备课情况调查结果证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誊写教案,或者叫抄教案,应付主管部门检查。 2、视野狭窄,缺少创新。 除了管理上的误导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视野狭窄、信息闭塞。
相当多学生教研,尤其农村中小学教师,手头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课程标准,一本教学参考书。有的中学校长或者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其他哪些也没有,各种教学资料奇缺,学科专业杂志基本没有看见过。外出学习的机会没有或极少。而业务钻研不够,知识结构陈旧,学科水平低,导致缺乏创新素养。 教案改革势在必行。首先领导陈旧的教育观念及匮乏的教育模式得改。当前对学生教案应该重新考虑:1、取消数量、文字量的规定。2、不求完善求创新。3、不求形式求实用。4、重在看教学效果。其次,教案编写要因人而异,动态管理。新校长,任教新学科的学生及其它教学素质不强的学生应备祥案,要选定专门的骨干教师跟踪辅导;对素质较强的学生能备稍简教案,还可以将课备在书上,备在老教案上,教导部门要提高随堂听课。最后学校要引导学生教案创新,写出有个性特征的教案。要编写个性化教案,就要引导学生博采众长,发挥自己优势,要研究教学个性,独树一帜新课改教案模板,,自成一家。这样,教学研究才有生命力,教师的发展才有前途。 目前教案编写在“惜时增效、减负增效”大目标下怎样表现“动、乐、爱、创”这一教学特质呢? 1、观念决定策略,思路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理念的改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行一步,无不依赖教育理念的突破。
备课的变革也是一样,教师思想上意识上需要有所突破与变革,没有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重大装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技巧上的突破。部分学生在课改当中教案没有创新,还无法跳出“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教案模板,以教材为中心的旧方式,与其说是办法要点的落后,不如说是教育思想迂腐,教学理念落后。因此,可以说观念更新比技巧更新更重要。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所以,改革教研方法要先改革备课思想。 2、由静态向动态备课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学生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讲义,教学过程完全是由学生控制的。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能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细致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演讲、教师讲什么都由学生课前进行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像裁剪师为每个人“量体定衣”一样。教学设计要表现教师学习意愿的教案,绝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教学设计通过校长与教师、学生与师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自学)——解决难题(质疑)——开发新问题(引导)——解决新难题(训练)”循环中进行的。
唯其如此,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境进行面面俱到设计,只能做大体轮廓上的表述,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让人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加强。 具体地说,新课程教案设计,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非常粗花纹的第一次设计,而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或者教学中不断出现新状况,则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教案,进行二次设计。 原先这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常会照抄名师教案,没有照顾学生实际,学生想法和不上就生拉硬拽,将学生绳之以“案”。学生跟老师都成了教案的“奴隶”。现在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课本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实际上学生的模式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线索,教师也是引导学员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要以推动学生终生发展为己任;过去校长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 3、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备课,教师通常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课件,讲的是自己了解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自己熟知的教法。十几年、几十年备课上课全凭自己心得,这是一种老牛拉磨式的磨道循环。 如今新课程实施,备课应是开放式,备课内容、形式、方法都出现了很大变化。
备课不仅备课内必须备课外;不仅备教材还要备教材之外,如: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戏剧等,另外如自然风景、文物遗存、风俗民情、新闻、学生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作为数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下听课就是教研,备课就是课程变革。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每一次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否定与变革。教学设计推陈出新就是教学改革,因此时下教师备课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概括出来新课程备课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备课内容的开放性②备课方法的多变性③备课过程的思考性④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4、由个人备课向合作备课转变。 新课程的施行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如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也不再是文化的孤岛,课程的改进整合要求广大学生淡化学科之间的边界,与真实的外界生活接近,与教师、家长、社会建立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合作备课显得非常重要。新课程设计新难题多、困难多、矛盾多,靠一个人的智慧解决起来困难较多,如果靠集体智慧会增加备课质量甚至花费时间。 具体实行中将各语文组学生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备课组,先集体学习,统一认识新课改的课堂理念。再按照教材单元组合将数学知识点渗透于各单元中。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确定每篇短文的重点、难点及作业难易度。确立了很多后备课组将整个备课任务发布出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挑选一个单元备课任务,认真准备,这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一能减少学生备课工作量,二能发挥个人专长,效果比较显著。 教师在教研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落实每篇短文的知识点,以及常识拓展迁移,作业练习等。在课堂目标中,按照学生不同基础设计不同教学目标。 因此,备课既是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教学研究。
我们真的倒退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