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语文教案课时分案模板(共5篇)

2020-11-13 23: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_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

第1篇:【教案】第1课时 分桃子

分桃子

教学内容:分桃子(教材第

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独白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式,并可恰当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乘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缓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式,并可恰当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减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

12×3=

20×4=

24×4=

36÷9=

48÷4=

72÷6=

二、导学新课

1.创设“分桃子”的情景,启发学生按照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难题。

板书:分桃子

1/ 4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受到了这些数学信息?

(关注学生能够按照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难题)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68中的6表示图中的那部分?8呢?” (2)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3)解决问题。

①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68÷2= ②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运用上面学习过的常识,思考口算除法该怎么计算? 学生汇报: 口算:60÷2=30

8÷2=4

30+4=34 竖式计算:

请你根据今天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式。

2/ 4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上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哪个?

(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兔子分到34个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式简洁的“安装”了回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状况就能够表示了。

对于算式(2)的方式,进行改进,并使学生感受到除法竖式计算的通常手段: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2.又来了一只兔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补充完前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追问,余数2的实际含义是哪个?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

3/ 4

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用竖式计算的之后需要切记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应写具体;

(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4/ 4

第2篇:植物籽粒拼图分课时教案

第4课

植物籽粒拼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学会根据绘好的图样,选择颜色大小样式适合的花卉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式。

2.感受拼图创作的真谛,提高学员选择进行构思的素养和动手制作的素质,培养合作观念跟能力。

3.感受音乐的活力,学会从生活中看到美,在生活中成就美。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运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原则,培养教师创新观念跟实践能力。

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_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

教学难点:作品的独特生动,富于美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堂讲义,拼图,学生准备各种昆虫籽粒白乳胶彩色纸板图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植物籽粒,欣赏作品,学习贴画制作技巧,练习作画图稿,根据手稿选择植物籽粒。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教师作品,学生欣赏。

2.谈话:这些画和我们曾经画的画有哪些不同? 3.揭示,板书课题《植物籽粒拼图》 二. 认识,欣赏植物籽粒。

1.课件展示不同的动物籽粒。学生欣赏品味。 2.学生谈展现。(绚丽的色调,奇异的颜色) 3.欣赏你收集至得植物籽粒。(看看,摸摸,说说) 三. 赏析作品。

1.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思考问题:(1)作品运用了这些植物籽粒?(2)作品借用了动物籽粒的这些自然特征进行创作?(3)作品主要利用拼线而是拼面的方式进行制作的。 2.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4.学生利用刚才学到的技巧赏析书上的佳作,同桌交流。 四. 探索制作方法。

1.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制作方法图。 2.抽生说一说。 3.教师小结。 五. 练习创作图稿。

1.教师出示几幅图稿,学生观察,说说和我们经常画的画有哪些不同?

2.教师小结:图稿以一种事物为主,线条简洁,构图细腻。 3.抽生上台展现画自己拿手的事物,积累学生创作素材。 4.同桌商量创作一幅图稿。 六. 探究根据图稿选择植物籽粒。

1. 教师和师生合作完成一幅图稿的植物籽粒选择。

2. 同桌共同研究怎样选取植物籽粒,选选,摆摆,展示。 七. 回顾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涂白乳胶,拼花纹,拼面,完成拼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探究涂黄乳胶。

1. 认识白乳胶,教师讲解白乳胶的特征用途及他的危险性,提醒学生留意使用安全。

2. 教师示范讲解如何涂白乳胶才能粘的牢。 3. 学生练习。 三. 探究拼贴线,拼面。

1.学生探讨:怎样拼贴较大籽粒?怎样拼贴较小颗粒? 2.教师小结。

3.学生练习:用较大颗粒拼贴一条直线,用较小颗粒拼贴一个圆片。

4.学生展示,谈展现。 四. 同桌合作完成拼贴。 五. 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六. 拓展。

1. 展示一些用其它材料拼贴的作品,生活中采用拼贴进行装饰的照片,感受艺术在生活中的利用。

2. 送同学们一句话:美,无处不在,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双眼,一双善于搭配的手,生活中将处处充满艺术。

板书:

植物籽粒拼图

巧妙利用种子的自然特征

创作{

拼线,拼面

勾勒图稿 步骤{ 涂抹胶水

拼贴

第3篇:第1课时 平均分(教案)

2 表内除法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准确情境中感受除法运算的涵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非常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用2~6的除法口诀求商的方式及缓解问题。 2.理解除法的意思,用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非常抽象,不易被教师理解。教学时,要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意义是确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为此,教学时通过教材设计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员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例子,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借助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加法口诀求商,关键是使学生认识乘、除法的关系。教学时,要修改情境或借助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然后着重鼓励学生构建怎样用加法口诀求商。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难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构建发现用乘、法要诀求商的方式。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员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除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物理能力的重要构成个别。本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无法非常熟练地用2~6的除法口诀求商。除了通过直观形式,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模式外,还必须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难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依照除法的涵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教师身边的例子),为教师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教师获得从数学角度强调问题的机会。对于强调的必须用新知识解决的难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办法。

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_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了解6课时 2.用2~6的除法口诀求商4课时 【知识结构】

1.除法的初步了解

第1课时 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本教材第8~9页例

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员认识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准确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详细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教师的合作观念与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教材第7页准备参观科技园食品的场景图。

2.谈话。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我们打算去科技园春游,高兴吗? 二(1)班的同事也开心,为了搞好这次活动,昨天,他们去饭店准备了春游的零食。我们来说说,他们打算了这些食品。

3.让学生观察场景,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新课讲授】

1.教学教材第8页例1,引出“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6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每份需要相同多”。 (2)动手分一分。

教师给出食品总数:24颗糖果,12个果冻,18个橘子。 学生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教师巡视。 (3)演示汇报,学生分组汇报分的结果。 生1:把24颗糖果分成6份,每组得到4颗。 生2:把12个果冻分成6份,每组得到2个。 生3: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组得到3个。

(4)提问:看看他们组分得的每份有哪些特征?(同样多)

(5)讲解:像这种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6)让学生把自己组平均分的结果用语言描述下来。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2)让学生用16张卡片代替枫叶,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平均分,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得的结果填空。

3.教学教材第9页例2,探索平均分的方式。

(1)师:我们将要知道了哪些叫平均分,那么如何能够平均分呢?请同学们按照例2的规定分组把18个橘子平均分至6个盘子里,可以如何分呢?

(2)学生分组活动:用实物照片或小圆片分一分。 (3)交流汇报。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式: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经常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让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出示教材第9页中做一做。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同桌交流分的方式跟结果。

(3)把10盒换成12盒、18盒酸奶实物图,仿上例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多次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会一些平均分的方式。

5.巩固应用——迎新年列队展示活动。 (1)让学员观看以前队列展示活动的图片。 (2)请同学们帮我们班设计一个最佳队形来参与这个活动。 要求:每班18名学生参与,每行数量相等。

(3)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之后在纸板上用18个小圆片贴上去。 (4)教师选择几张好的作品向你们展现,最后使全班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现出来。

(5)小结列队方法。

方法1:2

方法2:3

方法3:6

6 方法4:9

9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中第1题。 (1)学生自己读题,弄清题意。

(2)让学生按照“平均分”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巩固对“平均分”的了解。

(3)交流。答案:(

)(√)(

)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哪个?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平均分”这个新的物理术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希望你们进去多多练习、体会。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平均分(1)

兴趣是最好的同学,本节课的课堂设计,教师在教学时由语境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独特的学习兴趣。再使学员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等,帮助学生进行长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假象,在大脑中初步确立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_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

第4篇:语文两课时教案

语文两课时教案模板

教案中对每位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各个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应经过严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出来,体现着更强的计划性。以下是的数学两课时教案模板,欢迎阅读。

跟随着小洁的眼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猴”,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蛋糕纸塞进湖里的时侯,她看到哪清澈的河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夜空和秀丽的幽美。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攥紧了蛋糕纸,一直到船上船,才把它放进了需要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