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高考数学历史的做题规划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怎样分配才相当合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50分钟的时间,做300分的题目。下面就是小编给你们带给的,希望各位喜欢!
一
文综时间规划
300分题目包括35道选择题和5道大题高考文综试卷格式,这5道大题,如果分成具体疑问的话,应该是不会少于15问,每一道大题包括三个问题。多的之后,如果每个问题四问的话,可以到20问。这个做出来,时间是一点都不充裕。
下面给你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35道选择题,如果正常状况之下,应该是半分钟一道题。这需要将要是放的挺宽了,半分钟一道题,35道题应该是17分半分钟,差不多20分钟。
而且即使说这道题目,你都对着它看了一分钟了,你还不知道这个题的答案是哪个,说明你不会做,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赶快就做判断。
你跳过去,放下也行,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等完了日后,你也没有时间再去探讨这个难题了,也没有必要再反思了,因为你根本不会做这道题。你凭你的第一印象,A看着顺眼,就把A写出来,别空着,你选上A,还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空出来肯定没戏。
下面还剩下130分钟,如果平均分配到5道题目当中,应该是每道题目有25、26分钟的样子。这就非常主动了。再详细至每一问,比如3个问题,每一个问题7、8分钟,这个基本上够用了。所以第一个要做到,把选择题的时间压缩。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二
历史
运用各类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考察教师的常识理解、应用素养是多年来高考历史学科的传统。
在新课改使用多版本课本(北京市有人教版和岳麓版两套教材)的情况下,材料题的分量必须是只增不减。因此,掌握材料题的释疑方法对答好历史题至关重要。
材料型试题的做题步骤:
1、步骤一,审问题。
一般材料型的提问题在疑问的设定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需要完全按照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预测……”,解题时应联系所学过的课本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预测……”,解题时又应根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2、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阅读过程应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应注意材料中的逗号、分号、省略号。
3、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
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跟最终有提示。
4、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
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5、步骤五,作答过程。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材料(照抄材料是这些朋友一直犯的出错);要把握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恰当使用历史名词跟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对于文字型材料题,近年图表型材料题也逐渐增多。
图表型试题——主要是借助图片或表格的方式来展现历史演进进程,并规定考生按照图片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因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跟影响等内容。
对这类型的题,平时应加强教材上图表材料的剖析以及信息的再挖掘。在作答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图表所体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攀升的抑或增加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行的抑或总体向前的,同时运用好所帮的文字表明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常识,立足教材来预测、作答。
高三历史的复习的方法三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坚持“全、准、细”的方法。“全”即复习要全面高考文综试卷格式,以教材为根据,对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加强重点;“准”即对常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精确;“细”即强调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严谨,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教材中的序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解、书后大事年表及其它隐性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历史演进的阶段特点,整个学科模式跟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见解)等,复习时应面面俱到,不可偏废,要强记、记死,使之作为提升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正文知识点:时代特征、春秋诸侯争霸(背景、目的、条件、经过、标志)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开始的标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民族融合(途径、意义)(2)插图:地图《春秋大国争霸图》《战国兼并形势图》(图中包括诸侯国、战役地点、少数民族分布),图片《马陵道遗址》《长平之战遗址》(3)“楚王问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解“王畿”。类似这种的知识点很多,必须做到没有遗漏。
2.在记忆基础上对历史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了解,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了解,要深刻把握好相关常识的涵义和外延,培养教师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点。(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原因。(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消亡的民族,新兴起的民族)(4)成语体现的历史背景,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讲解中应留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常识(理论上不考的)。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中考以及以前的练习时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连续几年高考仍然出题的知识点及与今年时政相关的历史常识,这些知识要照着教材给学生点回来。
3.指导教师处理好教学听与记的关系,指导教师课后复习巩固。课堂主要以听为主,同时也应适度做好笔记,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似乎非常模糊的内容都必须记下去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根据。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制度浩瀚庞大,这个过程是相当耗时耗力的,解决办法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间断学习。必须确保每次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摆脱遗忘的的,也是的方法。要求学生把历史常识化整为零,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开掌握,每段时间不要太长,大约5-10分钟,这样零散的时间容易挤出来,也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后在第二天要回想一下,该记该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没有漏洞。第三天再回忆巩固。然后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解读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之后去点一下以激活学习认知;一个月的之后再借助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教师再好好的重回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建立出来,克服平常似乎没有多少东西能看,考时仍到处感觉生疏的现象,形成以前不考时“大忙”、小考时“小忙”,大考尤其是高三时不忙的良好状况。
其他用户也在查询
一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