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要点
设计导学案的八要:
要读懂学生,学会分析学情。
要探究文本,把握学科特征。
要设计目标,行为具体可测。
要对于目标,设计中点活动。
要知道参与,提高学习水平。
要提供案例,帮助学生学习。
要扩大容量,丰富相关资料。
要多种方式,积极引导评价。
一、“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基本观念: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课堂理念,培养教师主动学习的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师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学会,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2、操作载体:师生共用“导学案”。“导学案”整合教师的课件、学生的导学和评价的卷案于一体,起至“三案合一”的作用,解决了导学与教学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弊端。
3、导学案编写方法:①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③探究性(尽可能设计能供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的内容);④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⑤开放性(有能供学生加强的“留白处”);⑥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
4、基本操作步骤:教师个人备个案→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课堂组织实践“导学案” →课后反思补充“导学案”。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五个环节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
师生共同确立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打算阶段,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思维起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学习的目标,明确目标展示于“导学案”上。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员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员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参加教学学习。
(二)前置自学
前置自学一般应在课上进行,学生按照“导学案”,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难题。自学中,学生可解决的难题自己解决,自己可推导的规律自己归纳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争论寻求缓解。鼓励学生借助圈点标记深入研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指导自学,同时按照掌握的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前置自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借助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完全可缓解的难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能力;二是为教学上的展现做充分准备;三是为学生下一步的鼓励点拨提供起点。
(三)展示交流
学生按照自主学习情况在校长的组织下展现交流自主学习成果。一般问题的展现交流有两个层次,组内展现和组间展示。知识性、基础性的难题可以在组内展现、互相评价,稍难的难题在小组内展现后整理出小组的看法在班内展现交流。自主学习任务展示的契机要跟教学的流程相和谐,要恰如其分的贴着教学目标的推进来展现,不能为展示交流而展现交流,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在师生展现交流的同时,可以按照学生展示的状况确认“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以便尽快进行点拨。学生自己可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所谓的“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择机指导。
展示交流环节是教学十分有生命力的一个环节,它大约有这种几方面的成效:一是展现交流推进了前置自学。要想展现精彩,必须深入自学。先自学后展示可有效地开展师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从而让学员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更切实、更主动、更有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两个层次的展现交流保证了师生参加的广度,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机会得到关注。三是展现交流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学生个体拥有的信息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而信息的交流使潜在的力量显性化,形成真正的力量。课堂上的展现即是一种信息交流,在参加中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在倾听中,使得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认知模式,使其构想的模式赖以延长,将观念的触角伸向更为深远的领域。四是展现可显露学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以此成为教学的根据,这只是教学成功的基本确保。五是展现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快乐程度。形式多样的展现可使学生学得轻松,增加自信。
“展示交流”这一课堂环节理想的教学状况需要是将“学路”和“教路”有机地整合在一体。“教”是贴着学情而进行的有效的点拨,“学”是在学生有效指导下的智慧成长。
(四)合作探究
学生按照导学案或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一环节是对于前两个环节解决不了的内容而修改的,合作研究的难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集体的智慧能够完成。合作研究的方式是老师按照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来强调问题以及按照学生的看到状况提出疑问,然后学生独立构想、合作小组探讨,在班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帮助学员建构完整的常识能力机制。这个环节是灵活机动的,应按照教学内容的长短、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抉择。
(五)达标拓展
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设计,进行巩固训练或达标检测或拓宽改善,以超过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
达标检测题目的设定规定有层次有梯度,能表现知识素养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员选择使用。教师或小组长现场批阅学生训练,收集反馈信息,当堂矫正补救。教师同时鼓励学员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状况进行总结评价。
以上五个环节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流程,将“学路”“教路”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其中“学路”是很基本的。这五个环节又可以在一节课中表现,也可以在一个课题的课堂中借助两节课、三节课来表现。教学中要按照学科种类跟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使全体学员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履历”,最大化的尊重培养发掘学生“学”的素养,让学员资源对教学成效提供最大化的贡献,同时培育学员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素质,为教师的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确立基础。
三、“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操作注意事项
(一)优化集体备课流程,保障导学案质量
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导学案”的品质跟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总结出来有如下方面:
(1)三定: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集体备课内容明确)。
(2)五备: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个人初备时,要求学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突出抓“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跟盲点)。同时,教师必须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员预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初备时每个学生都应努力强调自己有独特的设计方案跟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将个人设计的个案,以说课的方式进行交流,备课组其他学生在仔细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个案,进行非常,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订、教法的选取、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至最佳程度,形成“初案”。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备学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产生的初案进一步加强、整理,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④跟踪听课,形成复案。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听课进行检测,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组员之间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根据大学授课安排或邀约对方听课指导。把关领导要跟踪听课,了解集体备课落实情况。⑤教后思考,形成补案。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小结阶段。备课组学生在集体备课情况下培训,要进行交流,对课堂进行思考,写出较为翔实的教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特点跟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订规范,形成补案。促进未来教学的进一步加强。
(3)两个评价:①包组领导对导学案进行品质评价,把关验收;②学校领导现场跟踪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中学生的体现进行现场评价。
(二)强化导学预设,提高课时效益
“导学案”形成以后,教师应在师生用的“导学案”基础上对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充分预设,这样就能确保学生在教学观察、参与、指导的紧张度和针对性,以保证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效率。
预设的内容包含:(1)前置自学阶段:教师应预设学生的自学形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自学巡视需要某些指导的老师。(2)展示交流阶段:教师应预设展示的方法(自主展示还是提问展示)、展示的契机、展示的思路、展示的学生层次、展示时可能会暴露的弊端、展示时的点拨角度方法等。(3)合作研究阶段:教师应预设探究方法、探究角度、探究可能超过的深度;集体或部分指导的合作小组或个体,点拨讲解的起点、内容。(4)达标拓展阶段:教师应预设不同学生的不同达标度、达标反馈的方式、个别指导帮扶的对象,评价鼓励的细则,总结梳理的方式、内容等。
(三)重视学法指导,使教师主动学习作为习惯
要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由原先单一的、机械的“听讲—练习”的被动状况转向“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主动展现”的切实主动学习状况,除了教学方式原本所起的作用外,教师还需要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学习、合作、展示、倾听、评价。
(1)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的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道理、抒发情感并可跟朋友、老师交换看法。
(2)教会学生倾听:一方面,既应会聆听学生的教学讲解,又要会聆听同学的教学演讲;另一方面,既应听到进,听明白,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听出问题。
(3)教会学生评价:在合作小组或班级内能公允真诚的评判同学的看法,能指责、批判、改正、补充、完善别人的意见。
(4)教会学生合作:在合作小组内,能以宽宏大量的态度主动借鉴对方的智慧优势为我所用,也无法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自己的智慧优势。不相互抵触、互相猜疑、互相拆台、互相封锁信息
桃子桃子桃子好帅这首歌我已经循环了无数遍了很喜欢桃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