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22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0-09-08 1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案格式表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全文下载地址

文章来

源 天添 资源网 w w

w.Ttzyw.cOm

《看云识天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学习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特征。

(3)复习巩固比喻的通感手法,积累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语言精确生动的特征。

(4)积累有关天气状况的谚语。

2.过程与方式

(1)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课文内容的素养。

(2)培养学生用精确生动的语言表明事物特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预测能力,能按照天上的云层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跟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寻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案格式表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1.教学重点:

(1)分析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表明语言的特征。

(3)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2.教学难点:用表格方式表明云的颜色以及光彩与天气状况的紧密关系。

三、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画表格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学生写“云”字的繁体“雲”)很好!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学生提问:有“雨”字;和天气有关;我认为天上有云时,可能快要下雨了吧。)这个字和“雨”字有关,也就是和天气情况有关。我们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古人劳动人民在制造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把握了一些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看云识天气》,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

(二)作者简介

朱泳燚(yì),本文是作者依据相关资料改写成的。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学生速读课本,先独立构想,然后小组交流)

本文按照 “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可以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概述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如何看云识天气。第2 段是 3、4、5 段的“纲”,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炎热的象征”,又将“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特征及跟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那些低而厚密的山峦,常常是雨季风雪的预兆”,又将“低而厚密的山峦”分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并分别介绍他们的特征及与天气的关系。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分别介绍了“晕”“华”“虹”“霞” 四种不同的云的光彩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跟注意事项。

3.全文的中心句是那句?

教案格式表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发生什么样的天气。

【教学设计动机:引导学员速读课本,提高教师抓住关键段落梳理文章行文结构的能力。】

(四)理解研读

1.云和天气具体有如何的关系呢?(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从云的形态看: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炎热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山峦,常常是寒冷风雪的预兆。

从云的光彩看:我们还可以按照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状况。

2.文章第2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如何的呢?分析其作用。

“薄云”往往象征“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会带给“阴雨风雪”——承上表明“云的各类形态”,启下引出“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再次自读课本,认识诸多云的特征以及跟天气的关系,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学生自由回答,同时运用幻灯片展示相应的截图)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文章中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对方知道这些云将会带给怎样的天气。

示例1: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笨重,可我更细腻,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最受欢迎,因为我会帮你们带给晴朗的天气。

示例2:当积云迅速向上突起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形成高大的云山时就成为了我,我是积雨云,然后我越长越高,慢慢变红,最后我整个倒下了,这时乌云笼罩、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下起了大雨,有时还伴有暴雨或者龙卷风。

示例3:我是卷层云,是在山峦的大雪来临之前发生在天空的一层云,看到我,请你们出去前带上雨具。

示例4:我的绰号叫“毛玻璃”,是由卷层云积聚而来的,透过我看天就会模糊不清,我所以得名“高层云”。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跟我形影不离。

小结:在“各种云”的介绍中,我们虽然了解了云,而且也学会了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动机:锻炼学生提炼主要内容,围绕事物进行写作表达的能力。】

4.请同学们把形态不同的云、云的光彩现象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用表格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能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按照光彩现象可以分为四种,表格如下:

晴天云简表

云名云的形态差异高度厚度天气征兆

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悬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

教案格式表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

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 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

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狼群、扁球形,排列整齐2 000米左右较薄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表

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

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红稠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

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住太阳低就要放晴或下雨

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红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

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暴雨大风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造成跟分布状况色彩天气征兆

晕形成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边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白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早、晚,太阳照着旁边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教学设计动机:锻炼学生把丰富的文字内容加以提炼,用清晰的表格呈现出来的能力。】

(五)品味鉴赏

1.语言赏析

本文大量利用借喻、拟人和对偶等词句手法,并且用词精确、严谨,将繁杂的科学常识寓于生动形象的文字中,既带有文学性,又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这是本文最突显的语言传统。试着举例赏析:

表格式教案_教案格式表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1)它们有的象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象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象羊群,来来去去,有的象一床大毛毯,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夜空,还有的象峰峦,像湖泊,像鬣狗,像奔马……

运用了形容、排比的通感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的云姿态万千、美丽漂亮的特点。

(2)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更美好,有时又把夜空照耀得更阴郁。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云层密布,大雨倾盆。

运用了作非常的表明原则,突出地展现了云的变化无常,天气的神奇多变。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发生什么样的天气。

运用了打比方的表明原则,“招牌”一词生动地说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4)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炎热的象征;那些低而柔软的山峦,常常是寒冷风雨的预兆。

这段文字中“往往”“常常”两个限制性词语不能删掉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精确、严谨的特征,删去之后,就绝对化了,不符合实际状况。

(5)最后,云压得很低,变得最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出来,天空被暗红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铺满了。

运用拟人手法,一个“躲藏”逼真地刻画出天空之低,云块之厚,既准确又生动。

(6)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文字用了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云的变迁速度之快,描绘出了云变化的过程,用词丰富,生动形象。

(7)但是,天气的差异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仍然有一定的限度。要精确把握天气变化的状况,还得借助天气预报。

“但是、毕竟、一定、还得”等语句的借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语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意图:提高教师品味鉴赏说明文语言妙处的素养,学习本文运用暗喻、拟人、排比等词句手法说明描写以及遣词造句既形象又朴实的语言特征。】

2.写作手法

能把握云的特征来写,这得益于作者细心的观察;文章层次清晰,有纲有目;运用了分类别等说明方式。

【教学设计动机:培养教师归纳文章写作特征的素养,为教师习作打基础。】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类型众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择了合理的表明顺序。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生动形象,这得益于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说出精彩的科普文章来。

(七)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能借助“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似乎”识别天气,有的方式非常灵,有的未产生了名言,被广为流传,小组探讨并交流。

文章来

源 天添 资源网 w w

w.Tt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