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课堂反思

2020-08-01 04: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数学表格式教案_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

语文教案是实施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材料。下面就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造成的问题并且他当时震惊全球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问题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式:

有情感地诵读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反思、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顺利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质疑、解惑,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了解好奇心在发明成就中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周遭事物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怎样阐释问题、提出难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

三、教学策略

表格式教案_数学表格式教案_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

教师应鼓励学员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字词,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借助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反思、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苛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感情上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知道作者是如何把李四光勤于反思、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一定也是众多不明白的疑问,不理解的自然现象,能向朋友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困惑吗?(学生自由表达)当你心中有苦恼时你会如何做呢?(生回答)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还有孩子遇见了困惑,他们既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苦恼的呢?我们先来走近《奇怪的大石头》中听一听李四光的困惑,看一看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苦恼的吧。

(二)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

1.出示自学建议。

(1)大声读一遍课文,思考:奇怪的大木头“怪”在那里?在书上画出有关词句。

(2)在文中李四光提出了这些疑问?用括号画出来。

(3)小组内交流、思考,奇怪的大木头“怪”在那?读一读李四光的问题,从他的问题中你认为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交流。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看见有的同事眉头都紧锁了,哪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探讨?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那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段落展开探讨。

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山坡上。”

这块石头密度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时间久──“这块木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知道。”

数学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

【设计意图】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那里”时,引导学生借助读课本概括出石头的怪:一是石头是独立的;二是面积大;三是时间长;四是说它是天上掉下的陨石,却没有卧进土里。概括起来后,再使教师认真阅读课本找出表现石头怪的关键段落。抓住孤零零这个短语体会这块大石头是独立的;引导学生反思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严严实实是哪个意思,了解这块石头的很大。

(2)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那里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到那里的呢?

这么重的大木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比较大。它需要把草地砸一个很深更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木头到底是如何来的?为什么它的两边都是平整的荒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3)李四光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审视、执着追求的人。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这些问题因何而来呢?这还得从李四光小时候的玩捉迷藏说起。小时候的他经常跟小伙伴们围着一块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木头,他们是如何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吧?

1.请你们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他们是如何围着这块木头捉迷藏的?画出有关语句。

2.请你们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难题。

3.出示课件显示巨石讨论:李四光和伙伴们是如何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4.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只是原因之一。)

天长日久,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造成了兴趣:越来越觉得奇怪,不由得在心里想: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那里来的呢?

(四)体会感悟、挖掘内心想法

1.有了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问同学,李四光会如何问?老师怎样答的?李四光又会如何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分角色演一演3~8自然段。

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演出。

3.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同学的提问,你的疑惑解决了吗?为什么?”

表格式教案_数学表格式教案_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

【设计动机】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打破沙锅问究竟的精神。老师推测是陨石,李四光根据教授的猜测进一步探讨:这么大的木头从天上掉下来,怎么没砸出一个大坑来?这里应注重指导教师读好李四光的推理过程,借助课后填空练习,让学员认识李四光的探讨过程。从而展现李四光那种勤于反思,善于发问的品质。而这个问题,连同学跟父亲都能够解释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引导学生探讨李四光有没有就此放弃,他是如何缓解这个难题的?让人们进一步诠释李四光那种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在读中体会,反复引导孩子朗读老师跟李四光的访谈,采取演一演的形式,让教师整体体验李四光的反思过程。

(五)探索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1.听了同学、爸爸的提问,李四光是不是就抛弃了自己心里的顾虑呢?后来这个谜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你们读最终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由来这一真相的?

引导学生了解以下技巧:

(1)李四光思考这个难题想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到国外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很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或者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搞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此处来的。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5.对这块巨石的探究引导他看到了哪些重大成果?

6.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所以我们骄傲地说(引读):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是呀!同学们,李四光勤于反思、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不但替自己解决了小时的苦恼,他的擅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还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贡献。新日本建立后,国家急需石油,但这些日本学者怀疑美国没有石油。而李四光经过大量的研究,认定我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也就是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石油,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所以我们骄傲地说(引读):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到这里的时侯,你心中有哪个要和李四光爷爷说的吗?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基本观念要求我们全面提升教师的英语能力,何谓全面?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课堂过程中适当安排口语交际,是十分必要的。

(六)补充阅读,进行思维延伸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7奇怪的大石头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数学表格式教案

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砖头,引发他的探讨跟探索,后来发生了轰动全球的研究成果。

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发现苹果往下掉后,也引起了反思:“为什么苹果既不往里面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哪个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证实、不断研究,终于看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你们明白他是谁吗?──牛顿。

2.大家回去可以找名人的故事多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看到。

【设计意图】课下使教师阅读爱发问的名人故事。这个环节的设定意在培养教师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教师的语文能力。

(七)总结布置作业

快乐作业:(任选其一)

1.读──课外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体会。

2.写──学了这两篇文章,你必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下来吧。

3.做──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小嘴去强调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探讨解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发现,相信今天的大家会很棒。

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短文讲述的是我国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故乡的一块巨石造成了问题通过自己许多年的探究终于弄清楚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反思、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设计本文时我把引导师生知道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怎样阐释问题、提出疑问的成为课堂的重点把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成为课堂的难点。课文中涉及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许多地质学知识为了便于师生领会和理解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冰川活动的材料进而更好理解课文。

由于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那里来的表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体现了李四光积极探讨、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于是在课堂中我首先使教师初读课本初步认识内容并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哪些不同使学生借助比较及时开启课文所叙述的事件之中同时鼓励教师领会李四光是怎样在玩中反思的。

其次我在教师初步认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教师理清课文的表述顺序李四光与老师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问题向校长询问跟去美国留学才渐渐知道了其中缘由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再次在教师对课本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我鼓励教师细读课文。

为推动学生探讨我启发学员提出疑问之后在学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那里”和“李四光是怎样阐释和解决自己的困惑的”两个问题展开争论。最后我使教师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课本并重点指导教师读好人物的访谈特别是谈话和答话。譬如“是谁把它放到那里的呢”“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是谁”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交谈和答话的焦点在朗读时需要缓解语气。此外还要留意关键词句的朗读。如“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木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此处来的”带点的词句表明了李四光最终揭露巨石的来由之谜也需要加重语气来读。 不足之处

1、“突兀”这个词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陌生老师需要鼓励教师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个语句而我在课堂中就忽略了这一点。

2、课后安排的“资料袋”它展现了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背景资料在以课文为基础拓展什么知识与怎样拓展两个方面提供了能借鉴的方法跟形式为教师深入理解本课内容提供了全新的系统。我必须旨在为基础再次激励、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为本组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准备。

3、课后的第二、三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而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结合课文的难题更好地开展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