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观察描写植物的名句,作者是知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文章运用散淡的语言、恬静的笔触,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树叶、爬山虎的脚的颜色种类、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内容。文章从整体到个别,重点放到爬山虎的脚上,并紧扣题目,让教师读后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人们注意观察周遭事物的强烈兴趣。教学本文,不仅要使教师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征或者它是如何用脚爬的,还要鼓励教师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式,学习怎样写出内容详细的文章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字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理清课文的作文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征,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式,培养留心观察周遭事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式读懂课文,感受爬山虎的树叶和脚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式。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具体、有序地写一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教材词语表中的成语,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并利用。
2.了解理解词语含义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爬山虎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叶子、脚有哪些特征。
导语:同学们,我们了解丝瓜、葡萄要依附着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有一种植物仍不需要这样的架子,这是哪个植物呢?请同学们看看PPT上的照片,告诉同学这种植物是——(学生齐声:爬山虎)。对了,就是爬山虎。今天我们就走进爬山虎,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员通过课题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爬山虎的脚)
过渡:同学们,人和动物是有脚的,借助脚可以游走、跳跃。那么动物也是脚吗?答案是显然的,爬山虎就是有脚的动物。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带着很多困惑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本,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爬山虎的相关知识。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无锡人,现代诗人、教育家、文学出版家跟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改名趣事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12岁入上海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云‘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应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灭亡,皇帝被打败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云‘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像》,署名“圣陶”。以后他既把姓氏与笔名“圣陶”连了出来,这才有了作为后来闻名于世的笔名。
爬山虎 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型态与野葡萄藤相似。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红色。爬山虎的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可茁壮生长,但在潮湿、肥沃的根系中生长最佳。但爬山虎的根会排泄酸性物质冲刷石灰岩,沿着墙的空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到墙体开裂剥落。
2.教师播放朗诵音频,学生边唱边感悟朗读的节奏跟语气。
3.学生自读课本,同时圈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爬山虎(hǔ) 操(cāo)场 占(zhàn)据 嫩(nèn)红 舒(shū)服 一顺(shùn)儿
均(jūn)匀 重叠(dié) 空隙(xì) 茎(jīnɡ) 叶柄(bǐnɡ) 枯萎(wěi)
瞧(qiáo)不起 牢固(ɡù)
会认的字:蜗(wō)牛 弯曲(qū)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土:均(均匀)坎(坎坷)培(培育)坤(乾坤)
木:柄(把柄)柱(支柱)松(松树)栏(围栏)
◆量词归类:
阵: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清香根:一根茎一根针一根棍子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了解字的笔划,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扌”竖钩直挺;右部“喿”上窄下宽,上部三“口”大小不一,下部“木”横长托上。
[占]上下结构,上下对正。上部竖直,在竖中线上;下部“口”两竖略向内斜。
[叠]上中下结构,整个字重心要稳。上部三个“又”的末笔捺都改点;中部“冖”宽,横段在横中线两侧;下部“且”居中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底宽与“冖”相当。
[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目”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右部上窄、长,下宽、扁,“”横画间隔均匀,“灬”上合下开,形成宽底,托住上部。
◆易错提示:
[舒]右部是“予”,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隙]右部上面是“”,不要写成“小”;中间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三、再读课文,整体认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圈画出有疑惑的词句。
2.同桌交流朗读情况,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些叶子绿得这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预设: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涵义,并结合句子确定义项。“新鲜”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刚生产、宰杀或烹饪的水果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油炸、干制等。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④新奇;稀罕。引导学生想象刚长回来的叶子的样子,可以确定“新鲜”在这里的含义对应选项①。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更。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石子丢进水中所造成的水波荡漾的景色,进而结合该句,理解“漾起”指的是爬山虎的树叶在风的吹动下上下起伏。
(3)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腿,那些脚巴在墙上非常(牢固)。
预设:理解“牢固”的含义,教师可以演示东西被胶带粘住难以拉伸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展现什么状况才是“牢固”。也可以直接使学生查字典,理解字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在朗读中探讨以下问题。
阅读与思考:
A.爬山虎生长在哪个地方?(墙上)
B.课文介绍了关于爬山虎的什么内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树叶、脚;爬山虎是怎样用脚爬行的)
C.爬山虎叶子的底色是如何变化的?(嫩红→嫩绿)
D.爬山虎的脚是哪个样子的?(枝状;像蜗牛的触角;嫩红)
E.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爬山虎有着怎样的情感?(喜爱)
预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课本,根据题目寻找答题的关键词句。
F.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借助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树叶是会 ,它还有脚,它的腿长在 ,形状是 ,颜色是 。爬山虎用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作者注意观察周遭事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结构梳理:〖puxuewang.com〗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请他们想象一下,一面墙上巴满了绿绿的爬山虎,风一吹,满墙的树叶起伏荡漾,这是如此美的景致。叶圣陶先生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捕捉到了爬山虎的美,并且用生动的文字将这些美展现了下来。下节课上我们将再次深入课文,具体研究这些美。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本课的字词或者重点词语,了解了课本的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交流并累积从文中学到的理解词语、划分层次的方式。
(2)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描写爬山虎的美句
※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三角梅,像黑色的地毯挂在旁边。
※每当微风轻轻踏过爬山虎时,爬山虎像被淘气的草儿掀起了红色的长裙,接连不断,好似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凑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爬山虎的树叶一层又一层地围绕着树枝,无数的藤蔓又一圈圈地围绕着主干。叶子是这样茂盛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这时整片的爬山虎就成为了黑色的流动的瀑布,亦真亦幻,倾泻不止。
※红红的爬山虎散发着浓厚的春意,绽放着灿烂的微笑,显示着生命的活力。是期望,是热血,是收获,似乎每一片红叶都写满无限的怀想,挂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将生命化为永恒。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树叶和脚的特性,知道爬山虎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技巧,培养留心观察周遭事物的观念。
3.运用作者的观察方式,观察周围的一种植物,再具体地写一写。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把握爬山虎用腿爬行的过程。
2.描写一种植物,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检测学生课后的备考情况。
操场 占领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茎叶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枯萎 痕迹 牢固 休想 瞧不起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短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树叶,爬山虎的脚的外形跟特征,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作者细致的表述,使我们形成了研究的欲望,激发了我们注意观察周遭事物的强烈兴趣。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爬山虎多么有趣啊,竟然可用腿往上爬。它的脚究竟长在哪呢?是哪个样子的?它既是怎样用腿往上爬的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深入认识。
二、研读课文,重点研究
1.自主交流,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出示自读规定,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用横线画出描写长大后的鸡冠花的叶子的句子。
B.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词语。
C.用“○”圈出描写爬山虎的动作的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圈画的重点段落。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小组代表汇报圈画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重要语句。
A.爬山虎刚长回来的树叶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成为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这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旁边铺得这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的树叶,细细品读,思考:爬山虎的树叶的色彩是怎样变化的?长大了的叶子有哪些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描写颜色的词句“嫩黑”“嫩绿”“绿得如此新鲜”,这些诗句揭示了爬山虎的树叶从刚长出到长大后的形状的差异过程。对长大了的叶子的描写集中在上面一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绿、整齐。
B.一阵风拂过,一墙的树叶就漾起波纹,好看得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你可用自己的话描述叶子在风的吹起下的场景吗?)
预设: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手法的掌握。首先,引导学员朗读段落,从“风拂过”“漾起”中感受这句话是对爬山虎的树叶的动态描写。其次,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感受叶子在风的映衬下的其它动态,用流畅、生动的语句写出来。
C.爬山虎的腿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须。(这两句话从这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运用了哪些修辞技巧?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描写得如此细致?)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掌握这两句话的主要含义。前一句交代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后一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腿的颜色。其次,引导学生感受“像蜗牛的触角”所利用的通感手法。描写细腻,是因为细心观察,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一层,使它们养成善于观察周遭事物的好习惯。
D.爬山虎的腿触着墙的时侯,六七根细丝的头顶就做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贴近在旁边。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画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作的词句,思考:这些句子有哪些作用?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是如何的?)
预设:引导学生诵读句子,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句。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引导学生探讨每个分句的涵义,把握爬墙的方法,然后用精练的句子概括每一方法。
(2)引导学生探讨并研究其它知识技巧。
A.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文中为什么需要介绍爬山虎的叶呢?
明确:思维一,叶跟脚是一个整体,都是爬山虎的一部分,不可能摆脱彼此单独存在。
思维二,人们是先发现爬山虎的树叶,然后才观察它的脚,它的腿藏在叶子后面。
思维三,爬山虎的树叶不断地吸收阳光,它的脚能够长得好,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
B.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说“在旁边铺得这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明确:“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这么整齐,令人惊讶。结合上下文,边看插图边想象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它的脚由直到弯,一拉一紧爬上去了。与它的腿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上翘,叶尖便自然地也向上翘。一顺儿朝下的叶尖,如此整齐的树叶,多象一幅画。
叶子为了充分吸收阳光,所以均匀而不重复地生长,可见爬山虎是如此聪明的植物啊!
C.描写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短语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你看到了吗?请详细说说。
明确:“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拉,使它贴近在旁边。”这句话是讲爬山虎的腿是如何爬的。这句话“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造成了拉力;产生的拉力,使爬山虎在旁边贴得更紧,继而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军队其实是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