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22出师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出师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通常知识。
?2.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语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二)能力目标
?1.朗读短文,疏通文句,培养教师自读文言文的素养。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如何对别人有分寸的陈述自己的看法跟建议。
?2.深切体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掌握本文寓情於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二)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教学设想
本文以议论为主,教学时要注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跟表达上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曹魏、忠于刘备兄弟的情感,教学时要就表明这种记叙、议论和叙事所起的作用。前面未学过《隆中对》,学生对三国形势跟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跟刘备的关系终于有所了解,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课文中给与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本,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将要读过的旧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学生看多媒体播放的主题歌),教师问:你们看过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吗?(看过)说说看出师表表格式教案,你觉得这部电视剧中那个人物是智慧的变身?(诸葛亮)“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巨作,文章质朴真诚,志尽文畅,为后世所敬重。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一)表:古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近代诸侯写给君主的呈文有诸多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表”的基本特点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征讨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历来备受人们的高度赞誉,是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盛赞“或为隆中对,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二)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疆场,诸葛亮为了谋求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逐渐巩固的状况下决定出师伐吴。但刘后主却劝谏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叛乱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真诚的措词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深挚情感跟“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试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字、词圈点出来,将断不准的句子划上记号。
?1.生字:
?殂(cú)弘(hóng)菲(fěi)薄攸(yōu)韦(yí)谏(jiàn)
?猥(wěi)枉(wǎng)庶(shù)弩钝(núdùn)攘(rǎng)除诹(zōu)
2.通假字:
(1)裨补阙漏(通“缺”,缺点;读作quē)
(2)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读作yòu)
3.多音字:
?以遗陛下(wèi)遗诏(yí)妄自菲薄(bó)性行(xíng)行阵(háng)
?塞忠谏之路(sè)长史(zhǎng)裨补(bì)臧否(pī)
(二)教师范读课本,学生认真听读,解决以上问题。
(三)学生自读课本,交流初读课文的体会。
生1:诸葛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嘱托,振兴蜀国。
生2:诸葛亮出师征讨之前对中国政务逐一安排,并说明自己的忠心。
生3:诸葛亮陈述自己出师的原因,并立下军令状,以示决心。
生4:全文着眼于“出师”二字,既向后主提出数条治国建议,又向刘禅陈述出师理由,表达出师的决心跟必胜的信仰。
四、疏通课文,把握文意
(一)学生自读课本,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员完成。
五、整体认知,理清脉络
(一)复述课文,理清文意
指明同学复述课文,理清课文大意
(二)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推导出各个别要点
四人小组探讨交流,全班交流明确: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六、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问题1: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的处境的?
学生探讨交流明确:
先指出原本局势的危机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表格式教案,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如果说以前让你们来大陆投资是为了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