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出师表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2019-12-26 09: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出师表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

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课本内容,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联系实际,发表意见,从中获得有益的一生启示。 教学重点: 1、熟读并抄写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本内容。 2、准确理解课本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联系实际,发表意见,从中获得有益的一生启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隆中对》一文,让我们展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其实在史料中,戏曲里,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谁来帮你们介绍一下?是啊!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演绎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等。诸葛亮曾在公元227年率师北上伐吴前写下了一篇诵千古的佳句,陆游曾赞扬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士是伯中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去感受诸葛武侯对刘氏父子的赤胆忠心。 1、“出师表”该怎么理解呢? “表”,古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教案表格式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

“出师表”,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建议。 2、本文是在如何的背景下写的? 本文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吴,临行时送给刘禅的诏书。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楚国的联盟早已破裂,荆州已经溃败,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虽然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日益困顿。于是诸葛亮派人和晋国修好,又亲自领军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将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征讨,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吴国进而统一日本,复兴汉室。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发音。 崩殂(cú) 侍卫(shì) 陟罚臧否(zhì zāng pǐ) 行阵(háng) 以遗陛下(wi)裨(bì)补阙(quē)漏夙(sù) 猥(wěi) 以彰(zhāng)其咎(jiù) 咨诹(zōu) 遗诏(yí zhào) 2、学生自读,注意节奏。

出师表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

3、重点字词提示。 ①、此诚危急存亡为秋也。秋:时刻。 ②、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③、陟罚臧否。臧否:善恶。 ④、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罚。 ⑤、以遗陛下。遗:给予。 ⑥、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⑦、猥自枉屈。猥:降低身份。 ⑧、则责攸之、祎、允之慢。慢:怠慢,疏忽。 4、古今异义词: ①、开张:今义是商场开始营业或超市经常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②、痛恨:今义是深刻地崇拜,古义是悲哀和遗憾。 ③、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贱,见识浅薄。 ④、感激:今义是真诚感谢,古义是打动、激动。 ⑤、谨慎:今义是说话小心,古义是严肃、慎重。 参考译文:(略) 5、诸葛亮在这篇表中诸葛亮就中国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 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6、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奸臣,容易受歹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状况,再好的宗旨、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

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

“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教师补充: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去世他继任蜀汉大臣,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 234 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渐渐信任太监,朝政腐败。公元 263 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南京,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更著名的昏聩无能的臣子,所以后人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词语就是这么来的。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想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受到乐趣,不再想重返以前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

2、联系实际,发表意见,从中获得有益的一生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本,教师讲述:本文先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唯贤的具体建议。随后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现在我们来深入探讨课文,领会作者那展现着忠于曹魏、忠于刘备兄弟的真情实感。 二、分析课文。 1、诸葛亮出师时,蜀国的情势怎样? 不利条件:“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局势的这一清醒的恐怕,是预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定败亡。 有利条件: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那些贤德忠贞之士,才能救亡图存,以却先帝之业。 2、宫中的事留给谁管理?为什么要教给他管理?朝庭中的事既使谁管理?为什么? 宫中(内):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做法: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实施。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府中(外):人物:将军向宠。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做法:营中之事,悉以咨之。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先汉兴隆的缘由是哪个?后汉倾颓的缘由是哪个?诸葛亮为什么要向刘禅说这种?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希望刘禅可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4、诸葛亮从形势分析至详细建议,是出师前的精心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强调建议外,文章还写了哪些呢? 自己的生平。我们先来听听诸葛亮回顾了过去这些事情? 隐居隆中──“臣本布衣,躬耕于汉中”。 三顾茅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襄阳失陷──“后值倾覆,受任于危亡之际,奉命于危亡之间”。 白帝城托孤──“临崩寄臣以大事”。 南征孟获──“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5、人们回想前尘旧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 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如何的温情呢?我们能够从这种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感情波澜? 他心里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愧疚与感念之情。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有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山辅政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已经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让曹魏地位逐渐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期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傲的意思,他对刘备兄弟,真是一片至诚。他的图报就是以落实他的政治主张为最后目的的。追问: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情真的有如此深厚吗?有一句谚语描述了美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质,它是最好的注解。大家了解这句话是如何说的吗? “士为知己者死!” 6、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唯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心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现在我们来看课文还写了这些内容? 诸葛亮出师伐吴的有利条件和迫切愿望。诸葛亮伐魏兴汉的心愿有多迫切?你可结合第 7 段的原文来感受吗?“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连串的句子写成了诸葛亮规划伐吴计划的激动情绪。可见愿望之极力。

表明自己的举兵兴复愿望和决心的同时,也确立了治国职责,同时对刘禅委婉地强调了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进言,为自己离朝远征做好了妥善安排。表达了报答刘备,尽忠刘禅的情感。 7、全文从强调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种的感情。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 6 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那 6 个字呢? “报先帝,忠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感念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三、探究。 1、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如何的体会,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 教师补充:《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至诚,情意的深切。对后人影响的深远。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提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提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诸葛亮是三国曹魏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态势进行预测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

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研发制造、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诗歌独特传统:语言委婉,感情真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读了《出师表》让人认为很乏味。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大家都明白一句名言:“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当时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已经被别人灭亡。实在是使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种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倍感不可思议!! 四、结束语: 很多史学家也对诸葛亮的“忠”争论不休。有人摇头叹息诸葛亮的忠君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判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准确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看法来探讨既能使我们受到很高的心得和教训。人们现在显然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必须赋予新的内容出师表表格式教案,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种幸福,若可诵记下去,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很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出来出师表表格式教案,看谁选得好,背得快。 板书设计: 提建议 强国家 广开言路 赏罚严明 亲贤远佞报先帝鞠躬尽瘁 忠陛下死而后已 叙经历 表忠心 隐居隆中 三顾茅庐 襄阳归降舌战群儒 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