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几点尝试
【摘 要】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新教师人数猛增,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人数增加迅速。新教师学历高、学科知识储备厚实,但是也存在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差,尤其是教学方法及策略方面、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和教研组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快速提升语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新教师人数猛增,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人数增加迅速。新教师学历高、学科知识储备厚实,但是也存在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差,尤其是教学方法及策略方面、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新教师还常常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因此他们往往又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新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必将增强其自信心和对职业的热爱。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学校、教研组和新教师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通过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以及新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自我修炼。
一、用准确的目标引领课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微格教学教案格式,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教师在语文教学目标制定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论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知识点较多,如果光从文本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等方面均可列出很多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研组新教师教学培训的重点内容。
1.巧用参考书目,制定课时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配有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每一册参考书对全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每一篇课文教学目标都有非常详尽的表述。而新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认真学习这三部分教学目标,更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制定好分课时目标。
分课时目标是一堂课中师生教学行为的指向与目的。分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文教学总目标能为新教师在进行分课时教学目标制定时提供依据,教师可以首先将这些目标进行课时分解,在每一个课时逐步落实,这样就避免一堂课中教学目标过多、过高的问题出现。例如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上,很多精读课文都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教学目标就不是一个课时能够完成的。语文课的第一课时通过学习要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根据读悟结合达成“有感情朗读课文”。
2. 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个性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更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较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新教师应该至少对以下几点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学生在本堂课学习活动前的知能基础。教师要从本班学生的基础出发,对课时目标做适当调整。对新教师来说,可以在新授课前做学习前测,以帮助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前测得出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对分课时教学目标做适当增补、精简。这样,分课时目标定位才是比较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
其次是制定好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学目标。班级内学习有困难学生、随班就读生的教学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能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衡量,否则会造成个别孩子的过重学习压力。对班级学习能力特别高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中予以考虑制定个性化目标。
3. 斟酌目标用语,做到心中有数。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新教师不能视之为教案的格式要求,在制定完毕后,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揣摩。新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达用词的敏感性,例如“会写”和“读记”、“掌握”和“了解”、“感受”和“体会”这样的用词在具体教学时就代表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比较抽象或模糊的表达,尽可能改为易操作、能检测的表述,比如某教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中表述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可以更具体地表述为“通过课文重点段12至14段的学习,理解和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用精炼的语言组织课堂
新教师课堂教学活泼生动,教学设计新颖,但是在语文课的实际操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叹:明明定的内容不多,为什么一堂课上不完呢?如果做一个关于教师课堂语言与教学相关性的统计,不难发现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需要好好努力的一个方面。
1.关注有效性提问。有很多新教师为了达到和学生多互动,让课堂感觉热闹,就采用多提问的方式,结果使提问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还有的教师整堂课的问题涉及对象较为狭隘微格教学教案格式,问题设置过高或者过低,整堂课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参与思考。因此,在设计提问方面,尤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语文课堂提问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最优化,与目标无关的问题不问。对于有效提问的设计,要关注问题是否具有思维含量,注意回避 “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减少过于关注文章情节的问题,过一些训练语文能力的问题。对于每份教学设计中的提问环节,新教师都应该做一个基本的梳理和统计:一堂课有几个大问题、几个小问题,问题的解决是否是先个别化操作学习解答再做反馈的为主,而非一般的“一问一答”,避免出现“满堂问”的课堂教学现象。
新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数量上要做控制,质量上也要关注提问设计是否有层次性。一堂课的问题设计若是总在一个平面上,他只能适合一部分学生发展,只能完成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提问设计循序渐进、有层次很重要。在设计时可以同步考虑:这个问题解决的是哪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升的是哪方面的能力。
其次,提问应做到语言易懂。就一堂语文课而言,提问的质量还在于问题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这将关系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指向是否明确。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提问时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学生就更容易明确要求、积极参与。在提问设计时教师应该注意避免同音词混淆、抽象概念、冷僻用语等影响问题的表述。
2. 重视针对性评价。除了提问外,有效的课堂评价也是新教师必须快速掌握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一般新教师的课堂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常常会用评判对或错的方式进行,而很少关注运用评价的调整和激励作用。为便于新教师实际运用,可以将对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大致分为要给予肯定与表扬的、要给予鼓励争取提高的、要给予判断纠错的。因此,这三种评价应努力达到不同的目的:
对于回答有价值的、出彩的、与众不同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肯定,对小学生来说还能采用一定的物质形式奖励,比如用小星星、微笑卡,让低中年级同学更有成就感。
对于尽力而为、回答平实的同学,老师应用评价给予适度引领,鼓励提高。比如:在某某方面再说清楚,一定更好!
对于错误回答,教师一方面要及时纠错,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者点明错误,就事论事,切忌批评。
3. 落实辅助性手段。新教师还可能具有的语言方面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说话反复、口头禅较多,还有过多的肢体语言。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辅助手段进行自我纠正。比如运用试讲录音:当完成备课以后,教师试讲的过程中尝试录音,而后自己听取录音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新教师还可以采用微格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执教的录像课,发现教学语言症结所在,平时注意防范。曾有新教师看了自己的录像课以后,明显发现在课堂上自己不停走动,给学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喜欢重复学生回答没有新意等问题,而后的课堂教学表现改进明显。
三、用灵动的生成磨练课堂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了解生成性教学的实际,通过各种学习提升自己生成性教学的能力。对新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它会在每节课中常常出现,而在以往的理论学习中找不到更好的应对方法。因此,在教研组研训活动中,应该重点引导新教师进行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学习,并努力提高生成性教学能力。
1.重视预设。谈到课堂生成,不能不提到“预设”。尽管教师无法对一堂课教学做到完全的预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预设确实能够更好地帮助解决生成的问题,它会让教师对教学对象、内容、目标有更广泛的认识和思考。教师的教学预设能力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教学的各方面、环节能否弹性预设。因此,关注教学生成必须重视教学的预设。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预设越充分,对课堂生成把握度就越高。
从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新教师对预设学习过程不够全面,要增强预设能力,教师必须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比如对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练习设计等方面的灵活运用。比如对某一教学环节的预设,新教师可以多问自己几个“还有别的可能吗”。学生的思维表现往往会五花八门,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只局限于一两种方式。
2. 判断生成。课堂生成一定是有随机性的,它极有可能脱离新教师的教学预设,当学生行为处在预设之外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马上做出是否进行生成性教学的判断,也就是是否需要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外情况做教学的调整。新教师务必牢记判断的依据是教学现象是否有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是否必要、对课时目标的完成的利弊。
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可能是极有价值的,也极有可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就如同很多数学老师喜欢做的一件事“学生课堂典型错误分析”那样,语文教师也可以做这方面得积累和判断,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再次充分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自然会有较强的敏感度,能快速做出生成性教学的判断。
3. 反思生成。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就如同海面的一朵浪花,如果不及时撷取过不多久就淹没在纷繁复杂的教学中了。所以,及时记录生成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记录时要关注客观、具体地描述过程,努力还原当时的师生教与学的行为。
除了记录过程还要进行深入反思。课堂教学生成是执教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作为新教师生成教学过程成败皆有可能,无论成败都值得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于生成性教学,不仅要反思过程成败得失、改进措施,更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反思对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四、用鲜明的特色塑造课堂
很多新教师通过一两年内的努力会快速成长,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自信、机智、幽默,也有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多,疲于应付各种工作,反而不如当初刚工作时富有朝气和热情。而优秀教师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他们也具有一般的特征,例如渊博的专业知识、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富有童真的心态、批判的勇气……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提高的同时,也应通过内修外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1.注重内在信念树立。新手上路,总会有波折。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定也会经历不少的失败,对新教师来说正视课堂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方面非常重要。比如教师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认识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自信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有效性。因此,新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主动调整教学活动,迅速加工课堂信息。
新教师内在教学信念的树立和提升,一方面依靠新教师本人的自我修炼,另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的支持和推动。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织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合理制定和规范管理教学制度、采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都是强化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外部动力。另外借助教研组建设,更能营造课堂教学研究的氛围。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研组一般都采用定期教研的形式开展,通过听课、评课互相交流,使课堂教学研究更有现场感和新鲜感,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模仿、实践、反思能力。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交流、比赛,更是可以加深新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2. 注重外在形象塑造。一名优秀教师一定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尤其是教学风格会成为优秀教师的独特魅力。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自我的课堂教学形象特点的形成。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外形的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对小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好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要注意规范和用词准确,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魏书生先生曾明确提出:每一堂课都有笑声。将幽默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多语文老师所擅长的,因此,新教师需要适时采用,不断创设动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何况幽默的语言还有将突发事件无形转化的作用。
其次,新教师应关注自己衣着打扮。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虽然有一定的年龄跨度,但是学生对教师衣着形象都是比较关注的,有的孩子还会相当直接地评价教师的衣着形象。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服饰色彩、款式、品味足以影响学生上课时的态度、注意力和行为方式。新教师处于自身由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化中,因此更要关注自己日常的衣着打扮,给学生有正能量的影响。有的教师还擅长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装扮,不夸张而有特色,这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三,新教师还应适当运用表情和手势等肢体语言。手势、表情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新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肢体语言特色,就能有效传递信息给学生。比如,有的教师运用赞扬的表情或者竖大拇指的动作来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轻轻的拍一拍学生后背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有的教师则微微一指大屏幕,给学生以提示,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更受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黄代菊.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
[2] 申继亮 等.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3] 张学民,申继亮,林崇德.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全文\完)
我要是伊拉克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