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教案格式课时(【摘要】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

2021-09-12 11: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林荣凑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浙江杭州,邮编311100)

[Abstract] 传统教案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不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它是根据教师的经验和教科书进行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应满足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它指向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因此,课程计划的格式也应相应改变。其核心要素包括相关(内容/绩效)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和教学活动。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苏教版进行简要讨论,并提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供分享和讨论。

【关键词】汉语课程标准课时教学计划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及其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已有五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逐渐从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然而,这只是开始,而且是艰难的开始。这不是真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以宏观而深刻的眼光指出:“目前,虽然有国家课程标准,提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但实际上大部分教师仍然依靠课本。 实施课程。”

习惯是沉重的负担,但我们不能成为柳宗元所描述的虫子。将国家课程标准与教师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让前者引领后者,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进行教学,使理想课程(课程改革方案)在学生层面仍然是理想的。我们需要基于课程标准的三个设计——模块课程大纲、课题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我在《新课程教学:从“模块大纲的发展”和“专项:模块大纲与课堂时间教学计划之间的桥梁”一书中讨论了教案,为读者提供教学设计的参考基于课程标准。

一、传统教学计划: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计划是三种教学设计中教师接触最多的,就像医生的病历一样。规定课时教案格式,核对课时教案已成为教研室和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业务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教师最熟悉的两个地级市语言教学计划格式规定。

第一种类型:文本语句。规定:“无论教学计划的细节如何,都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②教学目标;③重难点教学;④课时;⑤教学设备;⑥教学过程;⑦作业或活动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写)。优秀的教学计划还应包括对教材的解读、设计理念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

第二种:表表达式。提供的样式如表 1 所示。这种格式也印在教科书中(装订/活页)。

表1 某市规定的教学计划格式

课程名称: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或

教学反思

教学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家庭作业或活动设计

黑板设计

教学反思

无需问是谁发明了这些格式,也无需深究其隐含的教学理论。当我们结合书本、网络和工作中的教案来审视它们时,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传统的教案格式如何限制教师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步伐的期待。

将相和教案第二课时获奖教案_教案格式课时_课时计划表格式图

1.基于文本而不是课程标准的设计。课本中的某篇课文设置了“课时”项。这本书也可以理解。汉语教材总是由精选的课文组成。一篇课文可以短到一个课时,长到三到五个课时,这也是正常的。然而,这不正是“教材”吗?他的思想出发点不就是“我要教学生学这篇课文”吗?这显然与基于“使用教材”的课程标准教学,期望学生达到“应该知道”和“能做到”的课程标准。

2.行为主体在教学目标中的错位。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的理解,应该是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或学习目标,目标的主体是学生。然而,通常的三点理论(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机械地理解了三维目标,并不能清楚地表达学习应该达到的表现行为或结果。实现,更不用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阅读课文的内在情感”,以教师为本的方式表达。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徒劳的。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重难点——教与学的重心,即John Goodlad(1963))所谓的组织中心问题。学习的组织中心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几乎是针对可识别的学习者本身。约翰·古拉德认为,一个判断良好的组织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鼓励学生练习预期的行为,二是鼓励学生同时练习多种行为。请注意“鼓励学生...行为”的表述。主体是学生,可以用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计划中,正如崔教授所说,“通常是教学目标中某一点的重复。”

4.以教师为中心领导教学过程。在中国大陆,深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比较常见的教学结构是:(1)组织上传;(2)测试review;(3)讲讲新教材;(4)支持新教材;(5)分配课外作业。​​虽然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大师学习模式、开放课堂模式等相继出现,但从现实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我国学校教学中最常用的。”如上表1所示,“教师活动”是放在“学生活动”之前,教师主导的思维令人印象深刻;课堂没有指向的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手段教师,而不是主体,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副产品课堂教学。

以上是形式上的,只是为了说明传统的教学计划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一两个教学。在《课程实施新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三个特点: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质量。的学生学习成果。根据这三个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并列举了一些,如表2所示:

表2 传统教学计划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传统教学计划的表现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l 思维​​的起点是课本

l 教学目标来源于教师经验/教科书

l 教学目标行为模糊,主体有时是老师

l 没有评价方案,评价以表扬批评实施

l 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l 虽然有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但他们不太在意,专注于单部分教学

l 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课堂学习的一种手段

l 不强调标准、评价等的一致性

l 思维​​的出发点是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

l 评价计划先于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是否得到预期的证据

l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l是模块课程大纲和专题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

l 任务/活动/家庭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将相和教案第二课时获奖教案_课时计划表格式图_教案格式课时

l 强调标准、教材、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学计划:基本框架

以上讨论的是传统教学计划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区别。问题的本质在哪里?是我们的教师根据教师经验/教科书来实施课程(教学),而不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介绍了O’Shea提供的课程模板,全部引用如下:

1.主题:

2.相关标准声明:

l 标准语句来自周期基准,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

l 标准声明是具体的,包括内容标准和性能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成果:

l 教学目标应描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或结果

l 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证明标准语句中的知识或技能

4.测试这些表现或成就的评估计划:

l 评价方法和工具应该能够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5.教学活动计划:

l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能引导学生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

以下以江苏教育版出版的高中必修语文实验教材为基础,对本课程模板的教学设计进行粗略说明。

(一)topic

繁体中文教学计划通常以要学的课文(如《想北京》、《我的心回去》、《乡村情结》等)为主题,这是基于单课文教学的必要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能否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两组图的活动体验”,让话题成为看透教案并清晰表述的“窗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相关标准语句类内容/性能标准

跟进:关于本课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相关表达)是什么?

Grant Wiggins 提出,教育标准大致分为三类:内容标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成绩标准(学生必须如何完成作业)和任务(作业设计)标准(什么是有价值和严格的作业以及学生应该能够完成什么任务)。作为教案,我们在这个环节要做的就是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解,使其更加具体、清晰。

然而,更难的是《中国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成绩标准。与模块课程大纲和主题计划的制定一样,语言教师可以比较“课程标准”和“实施建议”中的“课程目标”,选择与时期基准、专题论文和呈现方式(文本学习)相关的术语/问题讨论/活动经验),并尽可能清楚地说明编辑的意图。当然,如果你有一个更理想的模块课程大纲和主题计划,并具体说明与课时相关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那就更容易了。

(三)teaching目标-预期学生学习成果

问题:本课在模块课程大纲/项目计划的目标中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是否明确表达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期望和/或他们可以做什么?

课时计划表格式图_教案格式课时_将相和教案第二课时获奖教案

班级的目标是班级的“目的地”。有必要描述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行为或结果。有四个特点:一是“这门课”的目标,要从模块大纲和专题计划来考虑和定位;二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提供给学生而不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实现和证明标准语句中的知识或技能(所以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 三是“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结果”,即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取得什么进步教案格式课时,之前可以做什么,而不是描述教师打算教什么;四是尽量做到“可观察”,即尽可能用具体、可衡量的方式表述班级目标。

高质量的性能始终基于可靠的智力工作。因此,“表现行为和结果”应关注任务(作业-设计)的状态。传统教学计划作为一种“巩固”手段出现。有人称它们为“响应式作业和练习”,并提倡“任务型作业和练习”。连同成绩一起成为课堂目标的内容,“表达任务”要尽可能地体现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生活的必需品。 Wiggins 认为“绩效任务”必须具备:

我真的。表达性任务应尽可能多地涉及实际问题。它应该具有现实的选择性、局限性、标准和具体标准,并且还应该以真实的目的为真实的对象服务。

值得信赖。绩效任务必须有效、可靠,并体现严格的内容标准和绩效标准。

l 用户友好。表达性任务应该是可行的、适当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经验)、引人入胜、受到启发并提供丰富的反馈。应包括演练和纠正,并提供一套清晰完整的说明、指导原则和模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不真实的任务也可能是基于绩效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目标定义为“绩效行为和结果”。

(四)assessment 活动计划

跟进:我设计的评估计划能否最好地展示预期学生应该知道和/或能够做到的期望(行为和结果)?学生能否提供达到或超过标准的作业?

这是传统教案所没有的(不是传统课堂没有评价,说“答得很好”或者“答错了”也是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应说明:(1)assessment task,即通过什么方式或证据(view/homework/expression/board performance/demonstration)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2)assessment 标准,即(教师/学生)用于判断任务完成程度的标准或评分规则;(3)评价后的纠正措施,即如何补充教学,如果它没有达到。

但是老师们认为他们“不能做这么密集的工作,因为他们会在教学内容上牺牲很多时间”。对此,威金斯反驳道:“这并不是说棒球教练说没有时间打球,因为棒球要教的内容太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的观点-引述),无论教学如何,都是合理的,因为教学中对具体任务的具体结果没有要求。“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计划,传统的教师评价将是随机的,无法引导学生的学习。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更重要的是,我们45分钟的教学分为几个连续的环节。确认上一个环节完成,进入下一个环节,我们靠评价,如果有评价计划,那我们就在课堂上“清醒”了。

(五)教育活动计划

跟进:我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来让学生达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是最高的。我们需要思考:(1)什么样的活动(工作/体验/任务)可以有效的达到学习的效果;(2)什么样的方法和顺序可以让有效的工作最有吸引力;(3)In order)为保证有效的表现,需要在链接、演示、对话和指导中给出什么样的预设。

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听中学”和“看中学”——学生听老师讲课,看老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视频,边听边看边思考记忆新课程实施以来,进入了“质疑中学”——从全班到全班,不一定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